孩子变得斤斤计较,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要远大于让孩子不劳动

现代很多家长都十分注重从小对孩子各方面品质的培养,热爱劳动,担负家庭责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但很多家长都只是片面的去引导孩子,这样的引导,极容易将孩子引到另一个方面,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那就得不偿失了。

同事嘉姐对儿子小豪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常常翻阅各种书籍,名录,希望从中找到培养孩子的宝典,来帮助自己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孩子变得斤斤计较,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要远大于让孩子不劳动

儿子小豪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对妈妈的话,也是言听计从,嘉姐给孩子制订了一个家庭守则,事无巨细的规定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奖惩制度。

嘉姐给孩子的生活中,规定了一些细则都与金钱挂钩,比如帮助家人打扫房间,给五元奖励,刷碗,给五元奖励。

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给十元奖励,观看电视超时,罚五元,等等,几乎所有的规范,都会与钱来联系,看了嘉姐的这份“家庭守则”,我有了一些担忧,果然,不出几个月,嘉姐便开始犯难了。

原来,自从给孩子实施这个守则,虽然积极性是调动了起来,可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喜好谈钱,任何事情,都要与父母讨价还价一番。

孩子变得斤斤计较,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要远大于让孩子不劳动

对钱的敏感度太强,事事以利益优先,每日还计算自己的小账本,身边的小朋友们都被他的“算计”所吓跑,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孩子也变得不开心了许多,让嘉姐甚是头疼。

那么,给孩子划定规则,以金钱为奖励,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过于重视金钱,利益至上,唯利是图

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但是只是简单的利用金钱来诱导孩子,这样极容易使孩子陷入错误的思维,认为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将很多本身应该担负的责任也等同于金钱,长久下去,孩子会片面的认为,金钱至上,变得唯利是图。

2、漠视亲情,不愿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对孩子规范的要求如果以金钱为诱导,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认为家长只重视金钱的交易,也会漠视亲情的重要性,从而不愿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或将其与利益等同,只有看到利益,才愿付出,变得薄情寡义。

孩子变得斤斤计较,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要远大于让孩子不劳动

3、对人格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斤斤计较,不利于成年后人际的交往

长久的给孩子灌输金钱价值,会让孩子格外计较,使孩子变成一个工于心计之人,若形成此性格特点,则极其不利于他成年后的人际交往,影响孩子健康人格形成。

4、错失人生很多重要的意义

金钱不是万能的,人生当中很多具有意义的事情可能都不具有货币价值,可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却远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如果孩子从小对金钱过于重视,事事以钱当先,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精彩的经历,所接触的人及认识的观念将会大大局限他人生的发展。

既然孩子对金钱过于偏见会带来这么多影响。

孩子变得斤斤计较,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要远大于让孩子不劳动

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走出金钱的误区?

1、给孩子划定规则时,首先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的脑海中,明白正确的大方向,才不会使孩子的思想过于跑偏。

2、以身作则的主动承担家务,夫妻双方分工明确,并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让她明白,家务是每个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应主动承担的责任,并不是负担,好的生活环境也会改善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主动融入当中。

3、多以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作为对孩子的鼓励,比如科技馆的参观,植物园的探险等,不要直接等同于金钱,这样的奖励或惩罚,会让孩子有重视,但不会有片面的认识。

家长要了解到,物极必反的道理,金钱固然重要,可权衡利弊,对于孩子的奖惩,尤其是家务的劳作,最好不要以金钱为诱导,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约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