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喪事講究排場,看似習俗所致,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

現在農村發展的速度可以說非常的快了,而且隨著發展我們也能看出農村的一些變化,村民們家裡的家電都多了起來,很多人也都翻蓋了新房,甚至不少有積蓄的農民都去附近縣城買房買車了。其實不僅是村民自己的改變,現在村裡的街道房屋已經煥然一新了,不過村子雖然變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但現在總感覺和過去相比不大一樣了。

現在農村裡感覺人比以前少了很多,哪怕是農閒的時候也沒有那麼熱鬧了,尤其是年輕人平時在村裡都不怎麼看得到了,只有逢年過節才能看到匆匆返鄉的年輕人,和過去八九十年代熱鬧的農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農村留在家裡的大多是老人了,平時在家種種地,帶帶孫子孫女,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

不過雖然孩子們都會給老人打錢,老人自給也沒問題,但畢竟老人年紀大了,哪一天如果突然受了無常倒下了,現在子女大多對於老人的喪事是都會大操大辦的,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葬禮都是很風光的,他們也是認為這也是最後給父母盡孝了,應當如此。

農村辦喪事講究排場,看似習俗所致,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農村喪事大操大辦沒有具體印象,也不知道怎麼就算大操大辦,這樣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來說明。我有個朋友最近回老家了趟,因為從微信群裡知道老家有個老人去世了,本來硬朗的老人一晚就突然倒下了。因為他們村裡基本上哪家有老人走了都要去幫忙的,朋友也是請假回去了一趟,也算是他長大了後第一次參加葬禮,回來也是跟我分享了一些他對現在農村葬禮的思考。

農村辦喪事講究排場,看似習俗所致,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

他說,老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很不幸在外因故去世了,他的小兒子也是和我朋友一樣,在外工作。工資還算可以吧,聽說一個月可以賺一萬多,也是很不錯了。一家三口都在廣東打工生活,老人在家帶著他哥哥的兩個女兒在家裡讀書。知道這個消息後老人的小兒子奔赴家裡為過世的老人辦喪事,辦得很隆重的,喪事就是三天三夜,還有請了舞獅,樂器隊來吹吹打打送上山,前前後後辦下來,大概花費了七八萬元左右。

農村辦喪事講究排場,看似習俗所致,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

朋友回村裡聽到,他們村裡有不少的老人認為這個兒子不錯,很孝順,這麼風光大葬,很有面子。而朋友在參加葬禮的時候,也是碰到了一位他兒時對他很好的大伯,和大伯聊了兩句家常,知道大伯的兒子也是帶著媳婦外出打工了,差不多要年底才能回家,他們二老在家裡帶著孩子,不過,現在兩個孩子大點了,上了小學,有班車接送,他們也稍對輕鬆點了,現在也快到年關了,老人估摸著孩子還有一個多月就回來了,也是很高興。

朋友後來又和大伯聊了聊現在農村葬禮的問題,調侃大伯說,萬一您以後老了走了那您兒子肯定比這個還隆重。可大伯的說法也是讓朋友感到一些吃驚,大伯老了並不想這麼走,這些都不重要,人死了,一了百了,這些面子不要也罷,都是浪費的。有時間多多陪伴老人才是真。這些才最實在。

農村辦喪事講究排場,看似習俗所致,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

我們聽了老人說的話也是很感慨,確實啊,生前孝順才是真孝順,老人能感覺得到;人都過世了,都走了,這種面子式的孝順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做給旁人看而已了,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對這種"厚葬薄養"的行為怎麼評價呢?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圖文無直接關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