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讓土地“活”起來 村民富起來

土地是植物之母,亦是農業之母,開發區積極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確保土地資源真正“活”起來,村民富起來。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長河街道李船頭社區的紅薯地裡,望著遍地被翻出的紅薯,劉建新眼睛笑成了兩道縫,今年58歲的他在2014年當選社區黨支部書記,之前在社區“兩委”工作16年的他見證了李船頭村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那時的李船頭村連續多年獲評市級先進集體,正源於此,劉建新接手社區後,就暗下決心,要讓李船頭社區像往日那樣,項項工作爭先。創辦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是劉建新上任後乾的大事。

李船頭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新說:“我們村領導村民創辦了李船頭宏民農業股份合作社,共672畝地,2018年合作社種的小麥和玉米,收貨不理想,2019年通過股民大會研究商議今年種的春地瓜200畝夏地瓜32畝。”

為此,連續1個月,劉建新和社區“兩委”成員早出晚歸,搶收紅薯。飯在地頭解決,皮膚曬得很黑,雖然每天很累,但劉建新心裡卻充滿喜悅。 

李船頭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新表示:“現在看這個情況今年地瓜的收成還算行,最高的達到8000多斤一畝,今年價格不如往年,每年都會給股民800塊錢,最後有剩餘各站50%的分紅 ,今年預計這200多畝地達到55 6萬,去了成本和分紅今年有盈利。”

合作社有了盈利,合作社的村民也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實惠。

李船頭村村民劉丙俊說:“我家裡有八口人,都入社,一年一口人一畝地給八百塊錢,八口人6400,地要是自己種,年輕人都打工去了,老人也種不了了,有些地有的管理不到,該澆地或者該除草了沒空,地就減產了,入股合作社後還有分紅,比自己種強。”

不僅如此,在開發區“回收閒散土地”的新模式下,也讓沉睡資源真正活起來。在趙虎鎮呂莊村,村裡的144.67畝的閒散地已集中起來,種上了小麥,集體有了收入。

趙虎鎮呂莊村黨支部書記呂永勝表示:“每年這些地都閒置著,現在我們村黨支部集中利用起來種上小麥,收入的資金我們會用在村莊建設、服務政策、困難戶的救助上。”

作為全鎮閒散地回收的試點村,呂莊村也是全區第一個回收閒散土地的村莊。今年6月,呂莊村在鎮政府的指導督促下,對村裡原集體所有、群眾無償使用的閒散坑塘、河沿、道路、溝渠、場院、開荒地予以收回,村集體註冊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收回土地將由合作社統一運營管理。

趙虎鎮李芳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學謙說:“我們將全鎮閒散地回收,將74個村劃分不同片區,每個片區結合實際,突出一個特色,發展林果和林下為主的經濟,確保‘沉睡資源’真正活起來,助力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