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週報」瑞銀被罰4億港元,教育養老保險爭奪理財市場

瑞銀遭香港證監會罰款4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11月11日發表聲明指,瑞銀(UBS)在長達10年的期間內向客戶多收款項及犯有嚴重的相關係統性內部監控缺失,對其作出譴責並罰款4億港元。

UBS亦已承諾將多收的金額連同利息全數退回受影響的客戶,以對他們作出賠償。退回的款項總額約2億港元,並涉及於2008年至2017年期間以在買賣後增加利潤幅度及收取高於標準披露水平或比率的費用而多收的款項。多收款項的做法涉及約2.87萬宗交易,約5000個在香港管理的客戶賬戶受影響。

香港證監會認為,UBS沒有披露利益衝突並在欠缺透明度的交易中向客戶多收款項,不但沒有遵守以維護客戶最佳利益的態度行事的基本和總體責任,亦濫用不虞有詐的客戶對它的信任。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證監會期望所有中介在管理客戶的買賣時,秉持嚴格的誠信標準。UBS多年來有系統地向非常大量的客戶多收款項,其操守遠遜於這些要求。雖然每次多收的款項只佔每宗買賣的一小部分,但UBS的失當行為涉及欺詐及廣泛地濫用客戶對其信任,以致它得以在有關過程中賺取其不應得到的龐大額外收入。

銀行理財下破4% ,教育、養老保險爭奪理財市場

安永近日發佈了《2018-2019保險業風險管理白皮書》,2018年我國保險行業整體呈現發展趨緩、監管趨嚴的態勢。

《白皮書》顯示,我國保險密度從2012年的1131元增長至2018年2724元,增長近140.85%,家庭投保率也同步大幅增長。在此背景下,各大保險公司及互聯網保險網服務平臺開始從以“保單”為單位經營用戶向以“家庭”為單位服務用戶的方向轉變。

據記者瞭解,目前教育險的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相比定期存款、銀行理財仍有一定的吸引力。教育險也成為2020年險企開門紅的重點佈局項目之一。

“銀行理財收益降低,吸引力減弱,資產荒的背景下,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則可以補位,其中教育險、養老險都是重要的佈局範疇。”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市場部的負責人表示。

諾亞控股三季報公佈:配置規模累計6718億,高淨值客戶達28.8萬人

2019年11月12日——諾亞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證券代碼:NOAH,以下簡稱諾亞)公佈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審計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諾亞實現淨收入8.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0.4%,環比下降3.4%;非GAAP淨利潤3.5億元,同比上升23.7 %,環比上升34.3%;前三季度實現淨收入26.0億元,同比上升5.5%;非GAAP淨利潤9.2億元,同比增長17.0%。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諾亞累計配置規模達6718億;累計服務高淨值客戶規模達288245人,同比增長21.7%;黑卡客戶人數達875名,同比增長近20%,黑卡客戶AUM同比增長53.2%,人均存量超過9000萬元。

14家險企收到調研函 ,"清虛工程"邁向深入

近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介部向14家產壽險公司發出了一份《關於調研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管理情況的函》。

文件表示,中國銀保監會擬就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管理情況開展書面調研。調研的具體內容包括四項,分別是:1、各公司針對從業人員銷售產品的分級分類管理情況及相關制度,包括銷售不同產品的資質、測試、培訓、業務管理要求等;2、各公司針對從業人員從業狀況的分類管理情況及相關制度,包括誠信記錄、獎懲記錄、業務品質管理等;3、各公司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監管的政策建議;4、請外資公司提供本國或地區保險監管部門及行業自律組織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管理情況及制度資料。

參加這次調研的保險公司以壽險公司為主,分別是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陸家嘴國泰人壽、中英人壽、中德安聯人壽、人保財險、國壽財險、華泰財險、美亞財險、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以及安聯財產保險。

平安旗下又一“獨角獸”即將上市,估值80億美元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1月13日,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即“金融壹賬通”)宣佈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以美國存托股票(ADS)的形式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交易代碼為“OCFT”,在紐交所或者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暫定募資金額為1億美元。

此次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四個方面,分別為增強平臺技術能力、拓展海外業務和戰略投資、提高品牌效益及用於銷售和營銷以及一般公司用途。

截至今年9月30日,其服務客戶已涵蓋中國所有主流銀行,包括6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險公司。

證監會撤銷華信證券全部業務許可,由國泰君安託管

11月15日,證監會宣佈撤銷華信證券全部業務許可,並委託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成立行政清理組,對其進行行政清理,清理期間,由國泰君安對其證券經紀等涉及客戶的業務進行託管。

證監會稱,鑑於華信證券違法為股東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提供融資、違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淨資本等風險控制指標已不符合持續經營證券業務的規定,且逾期未能改正,嚴重損害客戶合法權益,危及公司穩健運行。

值得一提得失,針對華信證券違法違規行為,早在2018年5月至8月期間,證監會已對其採取了限制股東權利、暫停資產管理業務、責令改正等監管措施。

截止目前,華信證券業務全面收縮,風險已有效隔離,客戶資產安全,同業業務了結,員工基本穩定。行政清理期間,託管組將繼續保障證券經紀等業務的正常運行,保持存續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行政清理組將依法組織轉讓證券類資產,並妥善安置客戶和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