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宿野外,哨兵回应我的关心:就这条件,不行能咋地

(接上文)《战边关》续:刘师长回忆1

兵说按语

为全面多维地展示11军32师参加对越作战的光荣战史,宣扬英雄之师的血性风采,刻画老山英雄儿女的光辉群像,本号继连载《战边关》正文之后,将继续刊发32师参战官兵的战争回忆。首先选登32师师长刘玉尊的回忆录《往事萦怀》的部分内容。刘师长的回忆真实坦荡、细致深刻,叙事行云、思考入木,系32师历史的珍贵记述,亦为伟大老山精神的生动诠释。谨向32师及全体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们致敬!欢迎广大战友供稿!

【作者简介:刘玉尊,1936年出生,河北滦南人,1955年7月入伍,历任译电员、参谋、连长,副教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83年5月任11军32师师长,1986年转业,1998年退休】

1979年1月21日,我11军32师突然接到昆明军区关于参加对越还击作战的命令。师指示我96团立即收拢部队,做好向战区开进准备。

接到参战命令后,我很高兴(注:作者时任11军32师96团参谋长),20多年的兵没白当,真是天赐良机。但心情也很紧张,很担心,部队高度分散,有个营在下甸搞生产,距营区300多公里,有一个连在腾冲化工厂,距驻地600多公里,加之临近春节,干部、战士探亲的较多,要在4天之内把部队收拢到一起,决非易事。更何况,全团指战员此前一点参战的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接到要参战的命令,思想转弯难度会很大。

除夕夜宿野外,哨兵回应我的关心:就这条件,不行能咋地

接到师指示后,团党委立即开了紧急会议,团长讲了两点:一是传达师指示;二是要求各部门按分工加速自己的工作,保证部队按时向战区开进。

李政委也没时间做工作动员,只讲了一句“同意团长的意见”。团党委会后,我们司令部全体人员也开了紧急会,除传达团长指示外,要求各股按师开进命令,把工作进一步细化,把全团的交通指挥组、先遣组成立好。作训股随时掌握部队的所有收拢情况,并随时报告团首长;通信股要深入到连队,认真检查通信器材,加强昼夜值班,不得空岗。

这段时间,我对“仓促应战”“争分夺秒”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1月26日凌晨,开向战区的车队100多台,整齐地排列在大操场上,各营连按序列在汽车后列队整装待发。

登车号声一响,各分队有序组织登车。此时,军人家属站在路边,轻轻地擦拭着眼泪,是惜别?是担心?或许两者都有,上战场就必然有生有死,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欢送的人多,我始终未见到我家属小孩儿的身影,但我深知他们一定会来为我送行。

前进号声一落,140多台汽车缓缓驶离营区。歌声响起,尘土飞扬,我们踏上了开往战区的征程。我团的集结地域,是蒙自地区的大屯镇。距我团驻地1000多公里,上级命令我团4天赶到,在那里补充兵员、装备。因为路况不好,我们车队只能早起晚归。

当时,我团只有两台北京212小车,团长政委各一台,没有安排我的位置,是对我有意见?为了组织好部队开进,我和作训股长唐忠贵没有车带上两个参谋,乘一辆解放牌大车,在部队车队前后奔跑。行程的第二天晚上,我团在祥云县的清华洞宿营。

除夕夜宿野外,哨兵回应我的关心:就这条件,不行能咋地

北京212越野车,从1965年开始被选定为部队指挥用车,这也是当时县、团级以上干部的座驾。

这里是通往昆明的必经之路,平时这里人来车往,又繁华又繁忙。可在我们到达时,这里却是冷冷清清,路不见人,因为今天是除夕之夜,人们都回家过年。

这里有个风俗习惯,除夕之夜外人不得进村,此时的解放军也成了外人,部队只好在公路边上露营。团部住在一个大车店里,店主也回家过年了,店里空空荡荡。晚上7点钟,管理股请我们在一个大房间里吃饭。很大一个桌子上,只摆了一大盘咸菜,一盆洋丝瓜炖粉条,一盆米饭。

管理员对我们说:“很对不起各位首长,带来的菜已经吃光了,路上又买不到青菜和肉,请首长们就将就一顿吧!明天是大年初一,如果买到肉,再给首长们改善生活。”管理员说话之间,面露难色。大家看桌子上只一盆菜、一盆饭,没有坐下来的意思。还是李清存政委首先坐下盛了一碗饭,并叫我们坐下吃饭。他对孙团长说:“打仗能吃到这饭就很不错了!咱们在辽沈战役时,一两顿饭吃不上是常事,有时只能吃一个冻馒头。”

除夕夜宿野外,哨兵回应我的关心:就这条件,不行能咋地

此刻,我想起临走前老婆给我带了一饭盒准备过年的卤菜,让我在路上吃,这下可派上用场了。我赶忙叫警卫员把我的饭盒拿出来,打开一看,很齐全,有猪肝、猪肚、猪肠、猪头肉。马凤山副团长一看,笑嘻嘻地说:“还是老刘的老伴想得周到,要是今晚再喝上一点就更不想家了。”

马副团长是一天三遍酒,这两天就把两水壶的酒喝光了。他是没有酒吃饭不香,我又叫警卫员赶快把我的酒拿来。没有酒杯,就倒在饭碗里,团长、政委、马副团长和我,一共4人边喝边聊,算是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之夜,其余团里的副职均按分工,随各营开进。

滇西的冬季也很冷,尤其是清华洞镇距大理的苍山很近,风特别大,有“风吹石头跑”之说,是用来形容这里的风很厉害。吃过晚饭,我在清华洞附近检查露营的连队,发现他们有的就睡在汽车上,有的就在公路边的草地上,两个人合伙睡,头上戴着帽子,身上盖着两层被子。

除夕夜宿野外,哨兵回应我的关心:就这条件,不行能咋地

我悄悄地问哨兵:这样睡觉能行吗?

哨兵回答我说:“就这个条件,不行能咋地!”

这是大实话,我无言以对。看了一个连队露营情况后,我即返回休息。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欢迎文创作者加入,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