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

1、黃仁宇,美國華裔歷史學家,師從余英時,以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倡導者而為世人所知。

2、萬曆十五年間,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的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3、黃仁宇“大歷史觀”就是指:歷史並不是一人一時,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內在規律和聯繫的。要發現這種聯繫和規律,就不能拘泥於單獨的大小事件,必須將它放在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明白。

4、在黃仁宇眼裡,萬曆十五年,這一年雖然發生的都是所謂的小事,但是如果把這些小事,放到更大的時間和空間裡,就會發現這個時期的中國,實際上已經陷入到一種社會困境裡,整個中國社會不但不能進一步增長,反而越來越崩壞。

5、它不是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人的責任,它的本質是:精細的工商業社會和小農社會之間的衝突。

6、在這本書裡,作者將這些衝突具體反映在六個具有代表性的人身上。這六個人分別是,行政首腦張居正和申時行,萬曆皇帝朱翊鈞,軍事將領戚繼光,還有道德楷模海瑞和思想家李贄。

7、張居正改革,表面上看,就是進行制度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有很高的技術性要求,比如說對官員的績效考核。表面上看,就是給各個官員設定任務,讓他們去完成,但是,怎麼對任務進行合理化的制定,既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有效的調控,很容易死板僵化。

8、萬曆可以處罰一些具體的官員,但是他不可能和整個文官集團為敵,所以無論萬曆皇帝怎麼抗爭,在立太子這件事上,他也只能無可奈何的妥協。

9、萬曆可以處罰一些具體的官員,但是他不可能和整個文官集團為敵,所以無論萬曆皇帝怎麼抗爭,在立太子這件事上,他也只能無可奈何的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