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一个师团有多少人?为什么采用这种编制?

鸢飞九天2018


经过这么多年的抗日神剧的洗礼,看着剧中我军战士轻松杀死一个又一个鬼子,不由得都拍手称快。然而这样的电视剧不仅是对真实历史的歪曲,更是对为了抗战胜利、保家卫国而付出了鲜血甚至是生命的先烈们的不敬。真实历史上的抗日战争,通常是在我敌双方在5比1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势均力敌,而在万家岭大捷中,国军十余万人包围了日军的106师团打算全歼之,可最后依然还是让日军跑了。那么日军的师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战单位,竟然拥有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呢?。今天小祁就和大家聊一聊二战的日军师团。


(二战日军师团)

二战中的日军编制是一个奇葩,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日军的编制从高到低依次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需要注意的是师团就是二战日本陆军的最高固定编制,而我们说熟知的“军”则属于战役级别的作战单位,不是常设单位。

对于日军的师团人数,不可一概而论。那是因为同样是师团,日军又分出了个三六九等。分别为甲种师团、乙种师团、丙种师团、丁种师团。

这四种师团在火力配置和装备上都存在差异,也承担着不同的作战任务。

甲种师团(挽马师团)

这是二战日本陆军的主力作战部队,也是日军的常备军最早设置于1886年。这样的师团在七七事变前一共有十七个,番号分别为近卫师团、第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第16师团、第19师团、第20师团。


(二战日军的战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番号并非理解的近卫师团加上1到16师团,因为之前日本进行过裁军,而13、15、17、18四个师团因为作战不力而被裁撤,因此形成了这样的并非连续的主力作战部队番号。

甲种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下辖2个步兵联队),加上工兵、骑兵、炮兵、运输等4个联队,一共是8个联队,再加上师团、旅团的非战斗人员一共有28200人。在实际作战时,日军还会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或者补充战斗人员,这种情况下一个师团的人数可以达到4万人以上!在人员上几乎可以和国民党的集团军抗比较。


(二战日军的炮兵)

而甲种师团的火力配置也是最高的,这里以第3师团为例。第三师团下辖的两个旅团,也就是4个步兵联队就装备24门步兵炮、96挺重机枪、432挺轻机枪、432具掷弹筒。联队直属的炮兵中队还拥有16门75mm山炮、16门37mm反坦克炮。而师团下辖的炮兵联队则拥有36门75mm野炮以及12门105mm榴弹炮。而这种火力配置,不要说是八路军,即使是国民党的中央军也是不敢想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装备,又岂会受小日本的欺负呢。

乙种师团(驮马师团)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军的马匹开始不够用了,于是日军就不得不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骑兵联队,改为了大队,而且个别师团甚至不设骑兵。需要注意的是乙种师团是由甲种师团的后备役兵员扩编而成的。


(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影视形象)

乙种师团下辖除了骑兵联队以为的7个联队,加上非战斗人员一共有24400人。

乙种师团只是在甲种师团的基础上裁撤了骑兵联队,因此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和甲种师团一样,同样承担野战作战任务。

丙种师团

由混成旅团扩编,下辖3个步兵联队,工兵、炮兵各一个联队,加上非战斗人员一共有约15500人。

因为缺少了骑兵和运输联队,因此这样的不具有野战能力,当然日军组建这样的师团的初衷也不是希望他们参与野战任务,而是用于执行防御任务。因为当时日本和苏联的矛盾加深,于是大量的野战部队被抽调到北方,而为了接替当地的防务也就组建了丙种师团。

所谓的混成旅团是日军的一种旅团编制,但他们不隶属于某个师团,而是进行独立的战斗任务。


(二战日军师团长)

丁种师团

同样由混成旅团扩编而成,但是只下辖3个步兵联队,而其他兵种则只有大队或者中队编制,大约11000人。

这样的师团也是不具备野战能力的,而且没有了炮兵,连基本的防御任务都够呛。组建这些师团的目的是执行反游击战以及大后方的防御任务,比如说他们主要就用来扫荡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需要注意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从没有成建制的消灭日军的师团,最接近的一次就是万家岭大捷中的106师团。

说了这么多来介绍二战时期日军的师团,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二战真正日军的战斗力,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究竟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又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


小祁说历史


日军一个师团有多少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问的应该是二战时候的日军的一个师团,而不是现在日本自卫队的,因为现在日本自卫队没有师团编制。 二战时的日本陆军是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大约1.8万人,其中步兵约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左右。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开始是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左右。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一、甲类师团:下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二、乙类师团: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三、丙类师团:由混合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四、丁类师团:也是由混合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五、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吾评武愿


日军师团分四类,一等甲类人数超过2.7万人;二等乙类;三等丙类;四等丁类(多为新编或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而成,人数近1万人。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每个分队13人。

日军小队五十几人,稍大于国民党军队的"排",由7人小队部、3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3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分队构成。

日军步兵中队比国民党军队的"连“大许多,有一百八十几人,含3个54人的小队、19人中队部、8个通信员等人。

日军大队有一千一百多人,远大于国民党军队的"营",又小于国民党军队的"团",含30人大队部、3至4个中队、1个机枪中队(174人)、1个炮小队(55人),极少数大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

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配备有12~14门步兵炮,人数达3800人,比国民党军队的"步兵团"大,含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运输队(有骡马、大车)、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3个步兵大队(108挺轻机枪、36挺重机枪)、1个通信中队(4~6个电话分队)、1个无线电小队(5~8台电台)、1个122人炮兵中队,极少数联队配备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

日军旅团编制在师团下,每个旅团约3000~8000人。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独立混成旅团有6000~8000人。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又实施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2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步兵炮)。独立混成旅团下辖5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5000人。


跪射俑


日军的师团人数实际上并不一致,我们以抗战中期为例子,日军当时的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师团编制。

日军的甲种师团是日军的主力师团,也就是日军的常备师团,共十七个师团,每个师团有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两个联队,工兵,骑兵,炮兵和辎重部队各一个联队,八个联队加上师团本部等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日军的乙种师团在后期日军的马匹紧缺的情况下压缩了其骑兵联队的人数,有的改为一个骑兵大队,有的甚至不设骑兵联队,这类师团有七个联队和其他辅助部队,加上师团本部

的非战斗人员共计24400人。

日军的丙种旅团就更差劲了,是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的部队,也就是说,这种师团原来仅有一个旅团的部队,一共有三个步兵联队以及工兵联队和炮兵联队,加起来共五个联队,这些士兵和师团本部等非战斗人员加起来共计15500人。

最后,日军的丁种师团,也是和丙种师团一样,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组成,步兵三个联队,其他部队仅有中队编制或者大队编制,加上师团本部等非战斗人员共计11980人。

下面来说说日军这些师团编制不同的原因。

早期日军只设置十七个常备师团,即甲种师团,但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兵力明显不够,只能扩编,但是部队总不能都组织成甲种师团那么多人和装备吧,日本国内工业也供不起啊,所以只得减少部队编制数目来降低对军工的负担。

日军的四种师团分工也不同,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是作战的主要部队,丙种师团负责担任驻防和警备部队,而丁种师团因为人数较少,行动迅捷则被安排扫荡后方游击队。

至于为什么日本采取师团,旅团,联队这类编制都是仿照在一战之前各国的所谓“方形师”来对部队进行整编的。这种一般是一师两旅四团这么编,日军也是一样,一个师团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两个联队,一个师团就有四个步兵联队。实际上这种编制到了一战二战就已经比较落后于三三制的部队,因为方形师的编制导致每个单独单位人员过多,兵力不能有效分散开,所以日军给丙种丁种师团都采用的每个师团三个联队。


战斗机解说家


要说日本师团编制就要从二战时期说起,当时世界陆军师级编制总体说有三种编制,大多数军事强国陆军师编制是标准编制,人数在一万到一万五之间,一种是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师编制,人数在一万五到两万或两万人以上,还有一种就是以苏俄为代表的小师编制,人数在五千到一万之间。日本是陆军学德国,海军学英国。虽然日本的军队编制袭自德国,它不同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军队军、师、旅、团、营的编制,日军的编制为:军(等同苏联方面军或欧美集团军)、师团(军)、旅团(师)、联队(旅)、大队(团营级之间人数远大于营少于团,如果是小师编制,大队的人数人1200就和一个团差不多了)、中队(连营)、小队(排)、分队(班)。上面说的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也是日军最高级别的固定编制单位,日军师团的最高长官为师团长,军衔一般为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的军衔,虽然也有元帅和大元帅,但大多作为荣誉军衔,因此,日军师团长中将的军衔,在日军的序列中已经相当高了。日军更高一级编制“军”的司令官,军衔也多为中将。为了适应不同战斗的需求,日军的师团也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等级。甲级师团最高,约有28000多人,乙级师团24000余人,丙级师团则有15000余人,最低级的丁级师团,则只有11000人。这里再说一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编制,一个国家的军队编制要看其想定的作战对象,欧美国家都是工业国,技术兵器不在话下,编制规模主要看国家战略,和自身财力,欧美国家各有各的不同,德国欧陆大平原的之中,大十字路口,四战之地,西边是欧陆陆军第一强国法国,东边是欧洲压路机沙俄后来是苏俄,工业马马虎虎但是人多。还有当时产值世界第二,他的师级编制就是大编制。法国既要陆军抗德国,海军对英国,都是烧钱户,钱不够师的编制就根据面对的对方军力维持在一万一到一万五之间。英国海军强,师级部队编制同法国数量少,别的欧洲工业国像卢森堡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这类国家的师级部队也是这样,东欧工业实力相对于西欧差远了,都是小师五千到一万人,但是基本武器能保证但是支援兵器不足,但是人多,都是几十个师一起。美国开始正常编制就是万人冒头的简编师,主要靠海军。这是为陆战才玩的大师编制,财大气粗,战后也保留了编制,但是数量不多也就十来个。这样的简介就看出来了,日本的师团和旅团这个级别就是对应同欧美打仗,要夺取东南亚的资源用来战争,预计由于德国在欧洲搞事,主力来不了,能来的也就是万人上下的动员部队,以当时日本甲级师团的配置够用了。但是他联队以下是应对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由于工业不行,编制上学的是德国,但是实际上玩的是苏俄小师的路数,技术支援兵器几乎没有,正常情况几乎就是人数差不多时支援兵器比你强,联队以下时,级别同等建制单位下比对手多不少人,完全可以一对一僵持时,在分出小部队去偷袭侧后,在加上人员训练素质原因,我们一个集团军对一个师团才能打防御,


不死贫道69525045


倭军在侵华战争之前学习的是德国陆军,所以采取大编制师,比如最初17个常设师团满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加配属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后勤辎重、野战医院、防疫供水等部队达到2.8万兵员,这个数字远比当时中国军队的军要多,加上空海军的支援,倭军师团属于重兵战役集团编制。

当时,倭军标准旅团达到7900人,人员与国军正常师相同,论战斗力敢挑国军的集团军。标准联队3800人,人员与国军旅相当,敢挑国军的军,而倭军标准大队1100人能打得国军一个师到处跑。毕竟中央军的师剔除空额之后也就六七千,其他地方军甚至只四五千兵力,既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战术呆板,被倭军击破一点就会全线动摇。

武汉会战后,倭军兵力严重不足,所以先后搞出乙类师团(2.4万),及混成旅团升级的三联队丙类师团(1.5万),或者5大队组成的警备师团(1.1万)等二三线部队。

主要还是资源分配问题,倭国陆军分配到的资源有限,钢铁、资金、石油优先拨付海军,倭国陆军在战术、火炮、自动武器等诸多方面难以紧跟美德的发展步伐。加之人员不足,只能逐步缩小编制,调老兵去参加太平洋战场。


四川達州


按照军武次位面第三季第15期“中国德械师,抗战初期德国援华内幕”给出的数据来看。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个别连队,还有战车联队),除此之外还有野战医院,通信部,防御给水,部队兵器勤务单位等,整个师团约2万人,战时可扩编2万5千人。

日军最小的单位为步兵分队(13人,一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四个分队为一个小队(52人),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156人,每个中队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四个步兵中队为一个步兵大队(624人,外加一个150人的指挥部和4-8挺重机枪的175人机关枪中队,一个有用2-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55人的大队炮小队。而三个步兵大队组成一个步兵联队,而一个步兵连队还包括一个通信中队,一个宿舍炮中队一个联队炮中队。一个步兵联队约为2250人。

而相比中国满编德械师的一个步兵团人数约为2325人,和日本一个步兵联队人数相差不多。但是中国的两个团成一个旅,两个旅成一个师,一个满编师人数约为1.2万人左右。而两个师又成一个军。所以中国一个满编军的人数和日本一个甲种师团的人数才相差不多。

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编制,其实它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的人员单位编制差不多,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而具体的人数由具体情况来看,各国单位编制人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比如朝鲜战争时中国才知道美国一个营的人员编制是800多人。
图片来源:军武次位面与网络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师团是一战之前欧洲的方块制师的编制,这其实是源于15世纪晚期,由于火枪的出现,步兵作战能力有了质变,全世界都开始回归步兵方阵(中国戚继光也是引领者之一),要防备骑兵的冲锋,方块制师,两个旅四个团。

但是到了一战时期,由于技术得进步,出现了无线电通讯等通信技术,军队能够在更大规模上的调动,就像玩星际争霸2这种游戏,战场指挥官能够微操了,所以需要更细致的编队,而不能像过去那样F2A了。

再加上一战非常残酷,大量成建制单位被打残,传统的方块制师就不适合战争实际,所以出现了三角制师。事实上主攻方向一个,助攻方向一个,预备队一个,三角制是非常合理,而且灵活。

图:北洋军阅兵

事实上我国北洋军或者清末新军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块制师组建的,一直到1924年,在孙中山的带领下,国民党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在苏联的帮助下,组建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国军队才接受三三制。

三三制有个很明显的优点,那就是对各个部队指挥官的要求较低,所以非常适合战争补充和扩充军队,但是缺点就是会集中大量资源在所谓主力上,过去一个军,就靠一两个主力团,比如当年陈赓的太岳兵团,主力就是四个团,也就是后来13.14军的四个主力团,而一个主力团,主力也就是一个连。

《士兵突击》中钢七连高成为什么牛逼哄哄?不仅仅因为他有个当军长的爹更在于,钢七连是702团的主力连。

日军由于在一战中,主要就是占领了青岛,打了德国的远东殖民地,所以战争参与度低,并没有意识到方块制的落后,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穷。

大家不要以为编制就不是战斗力,科学的,合适的编制同样的战斗力,就像二战时期,能够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德军创造了闪击战,同样的,科学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军人人才进行编组,又要通过实际演习进行调整与验证,这其实并不比开发什么先进装备体系省钱。所以直到今天,师改旅已经是中美俄的主要编制形式,但是像韩国,仍然采用二战时期美军的编制,就在于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搞新编制,如果随意动编制,反而会导致战斗力的溃散…比如某湾。

所以二战时期,日军仍然采用方块制的师团,甲乙师团都是四联队制的,军队达到1.8万人,而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军师团很快就不够灵活,丙丁两种师团都是在混成旅团的基础上扩编的,就是三个联队制。

到了抗战后期,1944年,日军兵力严重不足,这时候的师团就全部成了三三制的,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