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預言人類很快實現永生,但中醫的理論認為這不可能

是的,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牆!請看文章仔細分析。

平時,大家對中醫的理解,基本是將病治好,而沒有更多地希望什麼。

大部分人是這樣想的。

但是有個詞:大病初癒。指那些控制住了病情,身體卻相當虛弱的狀況

僅是把病治好,並不是中醫最希望的。

中醫最希望的是,人們擁有高質量的生命狀態,擁有幸福的生活感受.中醫的高層次境界,是談幸福的,而不是談痛苦的。

西方預言人類很快實現永生,但中醫的理論認為這不可能

《大漫中醫》中星夜大夫和兩個學生的形象

“你現在的痛苦,要這樣這樣地治……”

“你這樣做,生命質量更高,能生活地更幸福……”

這兩個說法,哪個好呢?顯然是後者,大家都希望擁有幸福。

的確,吃藥治好病,並不是中醫希望的最後結果。

中醫高層次講的是預防、治未病,講高質量的生命存在。

已經痛苦到必須來吃藥了,生命質量已經很差了。

為什麼很多人樂此不疲地養生呢?

就是他們在養生的過程中,獲得了高質量的生存狀態,擁有了幸福的生活感受。

高質量、幸福的生命,本來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然而然擁有的。

這也是自然健康所傳遞給大家的:和自己的身體做朋友吧。

但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其實很糟糕。

被汙染的食物、被汙染的環境、被壓迫的心靈。

都在逼迫我們遠離自然健康的狀態,遠離高質量的幸福的生存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養生調理得很好了,仍在堅持養生調理的一個原因:“我要持續地呵護我的身體,我要一直擁有幸福的生命。”

來我們這裡調理的同學中,有好多原來對生活已經喪失了信心,身體太差了,感覺生命都灰暗了。當他們至少堅持了三個月調理下來,心態就轉變了。

有不少同學又有了重新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氣,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這也是他們獲得了自然健康。

心理、生理,都在進入自然而然的狀態中,失去了的幸福感,又回來了。

生命中的幸福,它們也是有根基的。

根基有兩個:元氣、精。

我們五臟六腑的健康,都必須依靠這兩個根基而建立。

中國的文字裡,“元”有初始就具足之意,如“元始”(注意不是原始)。

現在有一些國外的醫生和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設想:若干年後,人類實現永生。

但中醫認為這不是可能的,元氣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牆,元氣註定了人類的壽命。

中醫是立體的,元氣也是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去理解的。在這篇文章裡,我只選一個角度來描述下元氣吧。

元氣,是精子卵子相遇形成受精卵細胞的過程中,父精母血給了卵細胞初始的生命活性。隨後卵細胞分裂出的所有細胞,都共同具有相同的生命活性。直到人出生後保持二十來次細胞的分裂,父精母血賦後代的生命活性才會消失。

就好比給了一個陀螺一個初始的動力,這個陀螺滴溜溜地轉了一段時間,才會停下來。

元氣以細胞活性的形式存在,會隨著細胞的一次次分裂而降低。

有個案例:世界第一例克隆生物:英國的克隆羊多利,因為是用成年羊的細胞進行的克隆。所以克隆羊多利一出生,細胞的活性就只能和成年羊一樣,而不如新生的羊。

所以多利羊長大後,就進入了中老年,而不是從幼年長到青少年。

很快多利羊就出現了很多衰老的症狀,健康嚴重惡化。最後不得不將多利羊安樂死了。

這是因為克隆時沒有接受父母的賦與的元氣,而是直接消耗原細胞的活性。

西方預言人類很快實現永生,但中醫的理論認為這不可能

若是我們過多的消耗元氣,也是會出現早衰。如果我們一直保護好元氣,能活到 120歲左右,也就是:天年。

但絕大部分人,生命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折損消耗了大量元氣,壽命大減,一般也就是七八十歲吧。

所以我們養生的核心,就是減少元氣的消耗。

我們平時的各種對健康折損,其實都在加劇元氣的消耗,也就是在降低細胞的活性。

當身體基礎垮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犧牲元氣,也就是全身所有細胞的活性,來托住體質,不讓繼續惡化。

元氣托住體質,身體不再繼續惡化下去,正是大部分人的體質寫照。

他們感覺不舒服,也不見大病,於是就沒去多想,卻不知元氣在過多地消耗中。這也是他們沒生過什麼大病,但壽命也只有七八十歲的原因。

若邪氣過多地彙集在一處,突破了那裡元氣的保護力量,就會顯出明顯的病症出來。

黃帝內經有段話,其實也是在講述元氣正常消耗的情況下,生命的節奏: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髮去。

我們取男女在生命最美好的青年時期來看吧。

從我的經驗來看,現在的年輕人,在生命最美好的時期,也是損耗元氣最厲害的時期。

首先看女性的: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三七二十一歲,腎氣發育完全,智齒開始生長了,進入了生育最佳年齡。

四七二十八歲,是女性身體發育最成熟的時期,筋骨生長完全而堅實,頭髮也是髮質最好生長最快的時候。身體盛旺,也表示面容是最美的時期,全身散發著成熟女性的美麗與優雅

成熟女性的美麗,要一直到五七三十五歲,才開始向下走,開始衰老。

面始焦,就是面部開始發黃、皮膚開始不大好,開始有點皺紋了。但這也只是剛剛開始,只是剛有了點衰老的跡象。

發始墮,就是旺盛的頭髮終於有了點脫髮的跡象,只是剛開始有了脫髮的跡象。

然後我們再來看現在的女性,特別是職業女性。。

二十出頭一點,就面部發黃、長斑、脫髮……

明顯的,和黃帝內經所述一對比,可以看出現代女性的普遍早衰來。

唉呀,妹紙,你的元氣被折損了很多,讓你提前了十幾年開始衰老。

這樣說來,你的壽數,也被扣除了十來年。

再來看男性: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三八二十四歲,腎氣發育完全,筋骨強勁,智齒生長,是個真正的男人了,可以當父親了

四八三十二歲,筋骨隆盛,肌內滿壯,就是肌肉發育到高峰,充滿了陽剛氣息

五八四十歲,腎氣才剛剛衰弱,頭髮剛剛有了脫落的跡象,牙齒也有了些鬆動的感覺

這是男人在元氣正常消耗下,生命的節奏。但現在很多年輕男性和黃帝內經所述的一對比,就可以發現他們因損耗了太多的元氣而出現早衰。比如九零後就各種脫髮、腎虛等……

對的,雖然現在表面上人均壽命提高了,但生命質量太差,人們普遍早衰。這樣的生命,自然不幸福了。

女性應到美三十五歲,男性應壯到四十歲。

在這年齡之前,都是生機勃勃,過著最幸福的人生。

不靠化妝,不靠藥物,而是自然而然的狀態,女性四十二歲才感覺青春不再,男性四十八歲才感覺不再強壯。

然後,女性的美還會再保留七年,就是到四十二歲。男人的強壯還會再保留八年,到四十八歲,才真正感覺青春不在。

這才是正常的元氣消耗速度,這樣才能活到天年一百二十歲。

為何黃帝內經一開篇就在講人的早衰,我們看周圍的人,就能瞭解,人們折騰自己損耗元氣,不分古代和現代。特別是現在這環境,很多人都無法擁有人生最美好時光的健康的幸福。

這也是,為何大家在這個環境裡,需要持續呵護身體,是為了減少元氣的消耗,讓自己多美幾年、多壯幾年。

讓大家幸福的高質量生命,持續不斷。

如果元氣出現了過度的消耗,這個節奏會被打亂。

同時也意味著,本來俱有的壽數,被自己折損而縮短了。

精和元氣是一體兩面,藏精的豐富 ,能夠有效的減少元氣的消耗。

細胞的活性是需要精來支撐的,就如同長明的火焰需要燃料的充足存在。精越充足,越能保障細胞的活性,對元氣的保護就越好。

精氣神是人的三寶,精氣神充足的人,擁有高質量的生命狀態。他們生活著的幸福感,是生命質量不足的人普遍遺忘了的。是的,高質量的生命俱有的幸福感,很難用思維來理解,而是需要大家去擁有。

精氣神是一體的,精是精氣神的基礎,以精華物質形態存在於身體所有細胞裡。

這些精華物質,存在於人體所有的細胞中。當然,現代醫學研究,檢測出來的是很多種的蛋白質、酶等的存在,但在中醫的整體思維裡,將這些精華物質統稱為精!

西方預言人類很快實現永生,但中醫的理論認為這不可能

中醫認為氣歸精、精食氣。精,是由食物中的氣,所轉變成的身體裡最精華的物質。

那麼食物中氣呢,又是由精所化,即中醫所說的精歸化。

這即是說,我們身體需要的精,是吸收了食物中的氣所轉化,食物中的氣又是由食物中的精所轉化。

那我們需要向身體裡填精,就要吃氣充足的食物。氣充足的食物,那就是植物的種子。因為種子能發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含有豐富的氣。

所以我們吃的米、面,是由種子加工而來,被稱為主食,因為它們是填精最主要的食物。別的食物如肉、油等,再好吃、營養再豐富,也只是副食。

我們要向身體裡填精,就一定要吃主食。

填精,也是自然健康調理特別看重的。體質受損的人,全身細胞內是缺乏精的,在調理的初期階段,需要大量的精來填補。我將這個階段,打了個比方為“還身體的債”,這個還債的過程視各人情況,時間長短不一。當填精到了足夠的程度,體質會出現迅猛地好轉。

元氣活力旺盛,精充足,是擁有良好體質的基礎。這也是自然健康的基礎,體質好,身體能自然而然地抵抗病邪的侵襲,自然而然地將很多雜症自愈。

我是星夜大夫,推薦大家去搜索觀看我畫的中醫漫畫《大漫中醫》,本文插圖即是《大漫中醫》風格。網上挺受歡迎的

另外,請大家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