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製造業為什麼能留住“命根子”?

長期以來,人們談到歐洲,會非常自然地同高端、熱土聯繫到一起,他們是最先被啟蒙開化的一個大洲,推翻了封建統治,建立起“總統”制度,使得高度集中的權力,以更合理的方式重新分配,讓普通人的智慧得以最大限度地釋放,同時,歐洲又有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前不久,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惹得全世界為之悲傷,那場囂張的火焰被譽為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此外,歐洲還先其它地區一步,最早開始了“人和物”的研究,推動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也藉由蒸汽機、電力革命形成最早的製造業,不僅向世界輸出大量的優質產品,也輸出優秀的製造文化和管理制度。

歐洲製造業為什麼能留住“命根子”?

大概是因為經濟衰退的原因,歐洲製造現在很難被普通人關注到,每逢金秋,全世界的報紙媒體都會不厭其煩地報道新款iPhone以及背後的代工製造商。顯然,人們依舊把iPhone手機作為“最具審美性”的製造產品,但問題在於,相比於光彩奪目的iPhone,人類可能更加需要優秀的汽車、手錶和精密機床等等,而這些恰好都是歐洲製造的命根子。

優渥大陸,歐洲製造都有哪些極致產品?

歐洲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隨便拎出一些成果,就讓其他大陸黯然失色,最小的發明有鋼筆和圓珠筆芯,最大的發明就是“美利堅大陸”,如果再考慮到愛因斯坦、牛頓、法拉第等天才的學術成果,歐洲之於世界的影響,簡直可以用“滲入骨髓”來形容。現如今,美國因信息革命建立起絕對的優勢:科技、經濟、金融都一騎絕塵,向世界輸出了微軟、蘋果、耐克、肯德基等大量的知名品牌,而中國大規模的製造能力已臻化境,常年給這些全球知名品牌代工,數量大且廉價。如此格局下,昔日歐洲熱土表面上看顯得有點冷清,但真正內行的人都清楚,歐洲依舊是製造業的“扛把子”,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可靠、耐用,而且具有相當“極致”的水準,令其他大洲望其項背。

歐洲製造業為什麼能留住“命根子”?

日不落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最早一批的製造強國,在汽車、航天、製藥、半導體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強大的製造能力。相比於一兩部優秀的手機,世界可能更需要一些基礎的民生製造,自然地,這些領域的利潤率也是非常高的。早在2008年,英國擬定的製造發展策略就圍繞“高端,厚利潤”展開,他們建造起歐洲最多樣化的汽車生產裝配基地,幾乎所有知名的汽車企業都在英國有分支機構,要知道,汽車除了代步之外,還有加持身份的作用,這就意味著,汽車的品牌、加工技術都會轉化成高利潤,核心企業包括勞斯萊斯、空中客車、龐巴迪等等,只消看一看名字,就能聞到猛烈的“錢味兒”。

除了大英帝國之外,瑞士也是一個強大且神奇的製造王國,他們已經把機械手錶做到極致,無人匹敵。據業內人士透露,專家在評定機械手錶等級時,會特別考慮“在瑞土生產的零部件數量和加工步驟”, 換句話說,如果一隻手錶的某個零部件是在瑞士加工完成的,它會立即被提升幾個檔次,價格也會跟著上漲,這也難怪,瑞士的手錶工匠,幾乎就是“精確”的代名詞,他們講究每個加工步驟的準確性、完整性、調和性、耐用性、實用性和美觀性,一顆如頭髮絲般的螺絲釘,也會有繁雜的紋路要求。在這些工匠的意識裡,沒有“隨便”的產品,他們認為,自己的產品不止於“銷售”,更會受到上帝的“審視”。

歐洲製造業為什麼能留住“命根子”?

談到法蘭西,人們總會聯想到“浪漫、紅酒、世界盃冠軍”等等,似乎同製造業非常不搭噶,但真正的事實是,法國在高鐵、電氣製造領域都有著領先全球的技術,高鐵企業TGV享有“全球第一速”的美譽,獨創的“動力集中+雙層鉸接+變態級輕量化”技術組合,讓他們始終在速度方面領先,經常創下高鐵時速的世界新記錄。

地靈人傑,歐洲為何盛產製造業工匠?

歐洲製造業之所以強大,表面上看,在於大批的優質工匠,他們享受著“原材料”在手中昇華的感覺,最終制造出“極致”的產品,這樣的工匠多了,就形成整體強大的歐洲製造,但最應該令人深思的是,歐洲大陸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優質的工匠,這關乎地理位置、社會制度以及長期以來的人性塑造。

首先,歐洲大陸的地理位置非常優渥,沒有太苛刻的天氣條件,很多國家地處溫帶,如英國全年都是溫和溼潤的,一年四季變化不大,在如此地理環境中,歐洲人就省去了同大自然對抗的精力,他們不用像愛斯基摩人一樣,討論暴風雪來臨之後的應對措施,也不用像肯尼亞人一樣,琢磨自己為啥這麼黑,更不用揹著妹妹翻閱兩座山去求學...可以說,歐洲人之所以能最先醞釀出現代文明,和其地理位置有著莫大的關係。

歐洲製造業為什麼能留住“命根子”?

其次,歐洲人以“追求快樂、優渥生活”為最高目標,所以,他們的社會制度鼓勵享受生活,而不是為了生計去做“單調、艱苦”的工作,其他國家的人甚至難以想象,他們的社會福利究竟有多好。雖然高福利在很大程度上會拖累“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會更有利於培養出“極致”,製造從業人員因為沒有“生計壓力”,所以,不會拼命地加班或者追求高派遣費,企業也不會因“追求利潤”而出現“降低標準、偷工減料”的狀況,如此氛圍之下,製造業的員工更容易沉下心來去打磨技藝,如一些瑞士手錶採用純手工打造,耗時幾個月,自然地,價值也是幾十萬之上的,可以說,歐洲製造工人不僅僅是在出賣時間,還有自己的思想和創意,既能製造出高端、極致的產品,又能賺取超額的利潤。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歐洲大陸雖然推崇浪漫和藝術,但同樣會給予製造業工人最大的尊重。在歐洲,沒有人會因為自己是工人而感到地位低下,反倒是憑藉著精湛的技藝常常能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歐洲家長在孩子讀完初中之後,都會做一個抉擇:如果選擇做學術研究,會繼續上高中、讀大學;如果是準備工作,就直接跟著工匠師傅當學徒,比如在瑞士就有大量的15歲學徒,經過十幾年的修煉出師。或許也只有在歐洲的社會制度下,學徒們才會有心思去打磨技藝,他們沒有慘烈的競爭,可以完全醉心於技能的修煉。總之,條件優渥的歐洲製造業培養出的是工匠,中國製造拼產能、拼成本,只需要熟練的工人即可;歐洲製造能留住命根子,得益於天時、地利,更得益於“人和”以及清醒的社會制度。(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