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時光的流轉

改變著人,也改變著所有

城市的變遷改變了老街的模樣

卻帶不走光陰的故事

走進安慶故事裡那些老街

一起感受它的歷史與變遷

吳越街

吳越街,歷經90年的滄桑變遷,繁華不減當年。星級大酒店、超級大賣場,百年老店,經久不衰,更有吳越茶館、吳越書社這樣的老店時刻提醒著人們莫忘了“吳越”的英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吳越街以清末革命烈士吳越的名字命名,這是安徽省修築的第一條柏油路,文革期間改名援越街,文革後恢復原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吳越街來歷

1905年10月24日,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吳 越懷揣炸彈,登上五大臣乘坐的火車,準備刺殺他們。出發前留絕筆書給未婚妻,大意為:不成功,便成仁,願以鮮血揭露清廷騙局,喚醒民眾。

上車後,吳越靜待時機,不料 列車發動時,車廂的碰撞引發了吳越懷中的炸彈,吳越壯烈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刺殺五大臣”事件。1912年5月26日,吳越的遺體送回安慶,舉行了隆重的葬儀。

孫中山先生親題“皖江烈士墓”,並親撰祭文。文中“爰有吳君,奮力一擲”句,就是頌揚著名烈士吳越為揭穿清廷“預備立憲”騙局。

李公祠巷

這是一條以湘軍李氏兄弟為名的老巷。李公祠巷位於北正街中段,西向,原由北正街抵至馬家塘,往南插過來,與北院巷相接,碎石路面,長200米,現街名依舊,但行至看守所後,便向南轉至西丁家巷,東插後可至北正街,繼續往前,可行至關岳廟街。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老城過去祭祀場所主要分為四類,最本土化的,是道教,如佑聖觀、嶽王廟、城隍廟等,其次是佛教,如迎江寺、雙蓮寺、太平寺等,再次就是外來的天主教。另一類祭祀場所,為公祠,如餘忠宣公祠、韓公祠、四賢祠、山谷祠等。李公祠就是屬於後者。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李公祠巷來歷

李公祠全稱李忠武、勇毅二公祠,位於集賢門內的北門正大街,光緒二十三年(1897)修建。所祭者李續賓、李續宜為兄弟,兩人都是曾國藩手下大將,力克太平軍的湘軍功臣。其中李續賓(浙江布政使)因兵敗三河之戰,自縊身死。李續宜則屢戰屢勝,官至湖北巡撫、安徽巡撫等。忠武、勇毅為李續賓、李續宜兄弟諡號,由此也可見二人作戰之勇。

《清史稿》借曾國藩之口評價他們,“續賓好蓋覆人過,續宜則嫉惡稍嚴。續賓戰必身先,驍果縝密,續宜則規畫大計,不校一戰之利,及其成功一也。”同治二年(1863),李續宜病逝於原籍(湖南湘鄉)。後李氏兄弟立功地方(安慶)及原籍相繼建紀念專祠。民國後,李公祠改為李氏家廟,現不存,只留一條李公祠巷。

德寬路、玉琳路和程良路

在安慶城建史上,德寬路只能算是一條年輕的路。它成形於1927年,老名為板井巷。板井巷南起玉琳街名街口,北至染織廠附近。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再往前的一截,因地藏庵而名。走至盡處,東折,與玉虹街相連。由此繼續往東北,至現在工農街的一段,原是繞護城河而行的一條小道,1930年因商業運輸需要,由商團共同籌資拓寬改建,取名為環城馬路。

解放後,環城馬路易名為清河路。文化大革命,路名新取,德寬路與清河路併為一條,統名為青年路。1981年路名恢復,才正式改為德寬路。

德寬路來歷

“德寬”取於人名,全名石德寬。1911年,安徽有97位革命志士,在宋玉琳的帶領下,參加了廣州起義。

其中石德寬1903年考入安慶武備練軍學堂,後又參加安徽新軍,並在此加入嶽王會組織,被推舉為嶽王會皖部糾察員,不久又加入同盟會。

廣州起義時,他在日本留學,聞知信息,特地從日本趕回來。起義中,石德寬不幸被捕。面對審訊,他英勇不屈,大義凜然,後被殺害。

同時在起義中犧牲的,還有兩位安徽籍烈士,一位是宋玉琳,一位是程良。後三位烈士的遺體,都安葬於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為紀念這3位安徽籍的辛亥革命英雄,民國安徽政府特意將西門外的3條路,分別命名為玉琳路、程良路和德寬路。

錫麟街

錫麟街北鄰二中,直至菱湖南湖,南通繁忙商業區天后宮、樅陽門市場及人民路步行街。是我市主城區一條交通要道,同時也是一條百年古街。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街道中的每個出入口都連接著我市重要的活動場所,譬如錫麟街中段貫穿孝肅路,連接著市立醫院、第一人民醫院、女人街步行街等等。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但今天,提起錫麟街,除卻很多老安慶人瞭解這一段厚重的歷史外,很多人只知道這條街道是城區交通最為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是狹窄難行的“背街小巷”、是擁堵不堪的“二中後門”,同時還是美食遍地的“小吃一條街”。

錫麟街來歷

錫麟街街道名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一位為推翻清政府而在我市壯烈犧牲的烈士徐錫麟的。

徐錫麟1906年春慘遭殺害,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這位烈士,我市就把他起義地點旁邊的一條街道命名為了“錫麟街”,同時還在人民路旁立起了一座他的塑像,以示紀念。

狀元府街

狀元府街位於迎江區宜城路街道吳樾社區。這條街道南北走向。南自人民路中段, 北抵永安街南端。全長332米, 因明狀元劉若宰府第而得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狀元府街分南北兩段。南段人民路至孝肅路, 北段孝肅路至永安街。南段東側是大金新百(老百貨大樓), 西側是大金城市廣場(原金華聯);北段西側是中宜大廈---世紀華聯。

狀元府街來歷

狀元府街,舊名“狀元坊”,為明末狀元劉若宰府第。據《安慶舊影》載,系崇禎四年建造。當時建築規模宏大,可惜毀於咸豐十一年兵燹。劉若宰字胤平,懷寧洪鎮人,熟讀經史,學識淵博,並長於書法,工繪水墨花卉。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中一甲一名。大魁後,曾充任崇禎帝的經筵日講官,對這位末代皇帝頗多“啟沃”,由於體質“清癨”衝任日講官不久,即已病故。

安慶舊為懷寧縣治。封建社會,所在州縣出了狀元,是值得驕傲的,明清以來懷寧的狀元,以劉若宰為僅有。據傳,劉若宰的祖籍旌德縣,當時的旌德縣還來爭狀元是他們的。民間對劉狀元的傳說很多,多是離奇巧合,時神時鬼,不足為據。

天台裡街

天台裡街位於迎江區宜城路街道吳樾社區。此街東西走向分為東西兩段。東段:錫麟街中段至建設路北段,長約130米;西段:建設路北段至狀元府街南段,長約80 米。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這條街對於安慶人來說,並不陌生。她在安慶老城中心、繁華地段。街的東端穿過不寬的錫麟街就是原安慶三中現人民路小學。東段南側有女人街;北側有"世太史第"(趙樸初故居)、惠園酒店天台裡店。西段南側有老地方飯莊、老奶奶私房菜酒店; 北側有安慶最早創辦的安慶老年公寓。西端穿過狀元府街就是原金華聯現為大金城市廣場。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天台裡街來歷

據旗杆街先生的《天台裡》資料介紹:明崇禎年間,朱由檢誅客氏魏忠賢閹黨。附閹醜兒阮大鋮(阮鶚曾孫,阮自華的孫輩,時人謂之"阮褲襠")潛返故里(《懷寧縣誌》說他是懷寧籍桐城人),在這條小巷建屋暫住。

因為當時劉若宰的狀元府就在其屋靠北三五十步, 阮大鋮不知羞愧(憑著他萬曆四十四年曾中進士),妄與劉若宰並列。仿漢時劉晨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的故事,竟然將他的住地取名叫"天台裡"。

地名典故與阮大鋮的人品、一生所作所為,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此名一取,幾百年來不過是徒遺笑柄在人間。

孝子坊街

孝子坊街是民國地圖上標註的一條老街,位於大觀區龍山路街道榮升社區。小街南北西走向,南自榮升街中段,西北至北正街中段,全長140餘米。因曾立有孝子牌坊而得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街的南段東側是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側是榮升農貿市場。兩側均為多層住宅樓,一層沿街有少量店鋪。

孝子坊街來歷

孝子坊街是入集賢門插向東南的一條老街,乾隆年間曾立有孝子牌坊。牌坊為孝子濮閎中而立,傳說濮閎中9歲時,母親患了眼疾,一日重於一日,漸漸就什麼也看不見。小小濮閎中就抱著母親的臉,用舌頭一口口地舔,幾天下來,居然把母親的眼疾舔好了。

後母親又患腹脹,醫生建議以絲瓜汁入藥,時值寒冬臘月,大雪茫茫,何處能得新鮮絲瓜?濮閎中哭得悲痛欲絕。後來在家藏瓜種中,居然讓他翻出一枝如新摘者,喜出望外,“急取汁奉母,疾頓愈”。

其父也久病在床,濮閎中四處尋醫,聽說舒城有一位任姓良醫,醫術高明,能治偏難雜症,便步行往返一晝夜兩百多里,為父親求來一單藥方。回到家,兩足盡腫,不能移步。不久母與父相繼而歿,濮閎中便在墓邊搭簡陋小屋,一守多年,沒有離開半步。

守墓期間陸陸續續種下的小樹,幾年下來,蔥蔥郁郁長成一片大林子,當地居民尊稱為孝子林。皇帝聞知此事,大為感動,親書匾額相賜。

進士第街

進士第街位於迎江區宜城路街道天后宮社區。這條街過去是小巷,稱進士第巷。東西走向,西自建設路中段(高井頭),東北至天后宮1號樓。全長160餘米,因舊有進士第而得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巷子西頭南側是原農墾大樓,沿街兩側過去是繁華的花鳥市場,現仍有部分花店.花攤在此經營。

進士第街來歷

據旗杆街先生的裡資料介紹,進士第小巷,與狀元府街一樣,它與劉若宰也有關係。據史料記載,明崇丁丑年(十年),劉若宰之弟劉若宜考中了進士,其家於此處也建了“進士第”。

由於這個緣故,後世將此巷就定名為“進士第”巷。狀元府街是因為明末狀元劉若宰府第在此而定名。這位劉若宜進士是劉若宰的弟弟,所以說這兩條街也可稱的上是兄弟街了。

鐵佛庵巷

鐵佛庵巷位於迎江區宜城路街道。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巷子,南接雙蓮寺街,北至健康路東段。全長近百米,因庵而得名。

安慶這些老街,原來這麼有故事

鐵佛庵巷來歷

據資料記載,鐵佛庵初建於明朝末年,傳為狀元劉若宰所建,為其家廟。因庵內供奉著一尊偌大的鐵鑄佛像,故名"鐵佛庵"。

明末清初,鐵佛庵香火旺盛,為皖城赫赫有名的一座寺廟。在當時安慶城中,凡舉辦盛大佛事,非迎江寺即鐵佛庵。後遭戰火又遭文革破壞,致鐵佛庵蕩然無存。

一條街名,就是個故事

他們承載了生長在這裡的居民的感情

也傳承了城市的歷史

你還知道哪些安慶老街背後的故事?

(關注安慶,聊安慶,聊生活、房子、安慶發展,加jingcaianqing001為好友,註明“進群”即可入群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