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又來討飯了",童言無忌讓老人心塞,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

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古往今來人們討論的熱議話題。尤其是在月子期間,女性身體狀況欠佳,婆媳間又是第一次這麼直接親密地接觸,婆婆和兒媳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婆媳今後關係的發展。

"奶奶又來討飯了",童言無忌讓老人心塞,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

張奶奶剛踏進兒子的家門,8歲的孩子看到奶奶,就大聲的說了一句:"媽媽,奶奶又來討飯了。"簡單的一句話,扎痛了老人的心,但是張奶奶還是強忍心寒,自己去拿了碗筷吃飯。面對孩子的童言無忌,張奶奶的兒媳一臉冷漠,絲毫沒有想制止的意思。張奶奶自己心裡也明白,兒媳不待見自己這麼多年,無非是因為月子仇。

在兒媳坐月子期間,張奶奶想給兒媳一些臉色看看,想來個下馬威。於是,她不但沒有照顧兒媳,而且還把兒子買來的一些補品和菜,都拿到了自己家裡和女兒吃,逼得兒媳不得已只能自己點外賣。

寶媽回來向寶爸訴苦,老人卻顛倒黑白,說兒媳自己偷偷點外賣吃,老人菜做得再好都不賞臉。寶爸兩邊為難,最後相信了自己媽媽。只是沒多久,寶爸就發現媽媽是騙自己的,張奶奶見兒子責備自己,便發誓和兒子兒媳再也不來往。

後來,隨著女兒的遠嫁,只剩張奶奶一人在家。身體越來越差的她,想要和兒媳握手言和,但是兒媳卻始終不願意搭理她。如今孩子都已經8歲了,張奶奶年紀也越來越大了,眼花手抖再加上手關節疼痛,沒辦法自己做飯,只能經常來兒子家裡吃飯,開始了看媳婦臉色的日子。

月子仇真的要記一輩子?對家庭、對下一代的教育均無益

1、婆婆畢竟是老公的媽,別讓老公"裡外不是人"

對於兒媳婦來說,婆婆只是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外人,但是在婆媳矛盾中,最為難最受苦的其實是丈夫。一邊是自己的媽媽,一邊是自己的妻子,無論是幫助母親還是幫助老婆,都是忠孝難以兩全。

開心果媽媽覺得,寶媽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把矛盾終結在自己這裡,何必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讓老公左右為難,裡外不是人。

2、只有月子仇,卻牢記一輩子,矛盾會越來越激化

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如果對方有所悔改,何不選擇握手言和呢?

婆媳矛盾,說到底只是一個矛盾,在沒有任何傷其本身的情況下,只要事後老人能夠認識到自己做的不當之處,作為晚輩,開心果媽媽覺得我們也應該學會退讓,原諒他們,不應該將問題嚴重擴大化,鬧得家裡雞犬不寧。

3、對子女教育無益,孩子長大後,易和媽媽產生疏離

婆媳關係,不只是會影響到家庭關係,也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問題。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也會開始關注到媽媽和奶奶之間的矛盾問題,會從一開始對媽媽的認同,到後來開始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如果媽媽一直揪著一個問題不放的話,那麼孩子心底也會認為媽媽是個斤斤計較的女人,對媽媽產生疏離感。甚至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後,還會學習父母的做法,對待自己的父母,這樣的發展真是讓人細思極恐。

開心果媽媽寄語:

人和人之間,總會產生矛盾。這個矛盾,如果永遠記在心裡,那麼不但會讓自己心情變得不愉快,也會讓自己和對方永遠無法化解。婆媳,本該是親近的一家人,但切莫因為自己的方式不對,而造成矛盾越來越激化。開心果媽媽覺得,婆媳矛盾,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它從未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