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冬季天氣嚴寒,魚兒潛入避風向陽的深水域棲息,少吃少動,有的則停止進食,處於半休眠狀態,垂釣正式進入淡季。然而,當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到來,特別是中午前後,魚兒便在深水處、背水向陽處或水草叢中游動覓食,故冬季垂釣選擇好釣位和釣點就成為成功的關鍵。那麼如何找釣點呢?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細心勘察地形與水域

到了釣場後,如果是生疏的地方,不要隨便拋竿便釣,而是要先繞場一週,勘察一番。對所垂釣的水域地形、深淺、水草、水色以及水面魚情動態、水位流速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然後結合所用釣具以及氣候等條件,綜合分析,確定出最適合的釣位與釣點。

具體的勘察程序是:

1 看地形地物

垂釣水域的形狀,是長是方還是圓,或是其他形狀;水面是寬闊還是狹窄,大致估計有多深:岸邊有否突兀、曲折處,有沒有伸向水中的小島;四周有沒有與之連接的水體、進出水口、溝汊等;有否水草地段,疏稠情況如何;水域中有否橋墩、碼頭或突出水面的土堆、大石等物;有沒有養魚的網箱或增氧機以及岸邊的樹蔭土質結構等等。

從水域的形狀看,方形的水域,魚兒巡遊必然經過四個角,所以應該選擇四個角垂釣。長形的水域,魚兒大多在長邊一側遊弋,所以要在長邊的中間下鉤,這是釣腰。岸邊向水中突出的部位,大多是人工投餌點,所以也是理想的釣位。一個水域,在有活水不斷湧入的地方,由於新水中溶氧充足,魚類又有逆水而行的習性,所以應該釣進水口。水位的變化,導致釣位的變化,這說明魚類的活動和覓食狀況瞬息萬變,因此要求釣手學會從實際出發,靈活選擇釣位釣點,切忌死守教條。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2 看水勢水色

水勢是流水還是靜水,如是流水則應選擇穩流處或洄水灣處:水勢是漲還是落,漲水選淺,落水選相對較深處;水流速太快,魚兒不在,渾如泥漿,魚兒難以發現餌食,均不宜做釣位。

3 看水面動態

“鳥飛有影,魚遊有蹤”。看水面有沒有氣泡;有沒有魚兒在遊動或魚兒遊動時掀起的波紋與浪花;有沒有魚類的糞便;有沒有被魚咬碎的草莖等。

精心尋覓魚窩與魚道

魚類的遊動、覓食、棲息、集聚和洄游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能尋找到其經常集聚的場所或遊動的必經路線,即魚窩與魚道,在此下鉤,一定會取得喜人的收穫。根據眾多釣友的垂釣經驗,總結出冬季魚的魚窩和魚道有如下這些:

1 水庫的陡坡處。

2 停船碼頭處。

3 村莊的下水出口處。

4 曲折與突兀部位。突兀處容易形成洄流食物較多,流速較緩慢,適合魚類生存,是魚兒洄游的必經之路。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5 水域中的島嶼。

6 樹樁處。

7 橋墩處。

8 進水口處。

9 幾條溪流、溝渠的交叉處。天然水域的交叉處,有活水流入,且水色較其他地方稍渾濁,大多會形成清濁流交界的局面,這種地方往往是魚的休息處。

10 下風口岸。底層魚多愛棲息在下風口,這是因為第一,風把水面的微生物和藻類吹到下風去了,在下風口處魚的食物更多;第二,風浪吹打使逆風一邊的水色變得渾濁起來,無形中增加了魚兒的安全感。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11 “龍口”處,又叫“瓶口”處。顧名思義,“龍口”即狹窄的意思。

12 深水與淺水的交界處。

13 坡沿下的深溝。

14 池塘水下的窪陷處。

15 江湖河水下地形變異地段。

16 亂石水底。

17 河流的洄水灣和支流的入口處。

18 流水橋洞兩邊的靜水區,是魚兒的“歇腳”之地。

19 溝渠與溝渠之間的交叉點,樹蔭下、歪樹旁、亂石堆處。

20 流水溝渠中水草附近的靜水區是魚兒“歇腳”的地方。

21 水底有小坑、小窪、小溝、小槽處。食物較多,又便於魚兒隱蔽。

22 拐角處、洄水灣處。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23 水塘四角處。四方形水塘的四角是鯽魚喜歡棲息的地方。因為在水塘的四角處積存的食物最多,落到水塘中的各種蟲子、植物種子等,被風一吹,波浪一推都集中到四角了,吸引著魚兒,主要是鯽魚在那兒覓食。根據垂釣經驗,一般都選在水塘邊長的四分之一處下鉤,收穫頗豐,而在長形的水塘中則要在場邊的1/2處下鉤。

24 避風向陽處。冬天,可以選擇陽光充足,又能擋風的地方投餌下鉤。碰到有風天氣,一般選擇在迎風口外投餌。

25 水色渾濁又有魚星處。

除了上述25處,還有一處釣點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有水草處。釣諺雲:“釣魚不釣草,大多是白跑。”水草越多、越厚,越理想。

初冬到“三九”寒冬時節,釣點的選擇要由淺向深過渡,垂釣的水域要由小向大過渡,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深水區、大水面處的水溫降低速度要遲於淺水、小水面水域。“六九”到春暖花開時節,釣點的選擇正好相反,要由大水面向小池塘過渡。因為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淺水、小水面的水溫提升的速度要快於深水、大水面。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需要說明的是,冬季釣深是一般規律,在初冬和冬末季節,有時會連續有十幾天的晴好天氣,這時會出現魚遊進淺水的個別現象,但即使出現這種個別現象,也是發生在深淺交界的淺水區或者出現在水域中有利於魚藏身的水草或障礙物的淺水區。

水草茂盛的地方空間侷促,魚兒活動不方便,在水草茂密的水域,選擇比較空曠的地方撒窩垂釣,必有收穫。例如大面積的無草水塘中突現一叢水草,肯定有水中微生物攀附其上,陸地的昆蟲也難兔失足落水,魚兒可守株待兔,釣者可守草待魚。水草和魚有著天然的不解之緣,因水草是魚兒生存的“糧倉”。不少天然水域,河道中長有水草,水草與垂釣有兩重性,既有礙事的一面,也有有利的另一面。在長滿水草的草窟窿和草叢縫中垂釣,每每是十拿九穩的咬鉤,只是要千萬注意遛魚和提竿。

在長有水草的地段,水草的邊緣和縫隙之處,水草、藻類、蘆葦、浮萍等水生植物,還是魚兒的“天然屏障”。冬天到此取暖,熱天到此“乘涼”,颳大風時到此避風。大魚利用它做掩護,獵取其他小魚;大魚不在時,小魚利用它保護自己,防範大魚的追捕。

冬釣選釣位的兩個要點

以上總結的這些釣點,基本概括了冬季釣魚的大部分藏魚點,即使有一些地形沒有說到,也可以根據以上的這些位置推測,哪個地方適合魚類棲息。這些釣點雖然多,但是基本選擇的原理都是類似的,那就是選擇食物充足、利於隱蔽、溫度較高的水域。釣友們在垂釣選擇釣點時,就可以根據這些魚的特性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