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记:中考成绩不拔尖没事高考亦能上北大

本期“学霸”

学霸养成记:中考成绩不拔尖没事高考亦能上北大

李叶舟

毕业学校:巢湖市第四中学

目前就读:北京大学

李叶舟,巢湖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文科660分,位列全省第九名、巢湖市第一名,现为北京大学学生。

□口述/李叶舟

整理/徐 徐 储 攀

风雨之后见彩虹

在高中第一次大型集会——军训动员会上,学姐的一句分享让我铭记在心:“高中是一场修行。”此前也曾听说过种种高中时代的拼搏故事,但当真正踏入高中的教室,看到整洁的黑板,我才意识到:属于我的风雨,就要来了。

选择那条路

其实,在高一上学期我并未很认真地考虑过自己将来的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我单纯地想要脚踏实地地面对眼前12门科目的强劲攻势,每一门课都不拖后腿。然而,在高手如云的实验班还是常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终于,在一次数学考到及格线后,我被数学老师叫出去一番苦口婆心地说教。最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准备以后学文科?”

现在已不记得我当时的反应了,直到文理分科的日子渐渐临近,我才开始认认真真地考虑这件事。其实,我的物理、化学并不差,生物甚至能在班里排到前列,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成绩是我拼尽全力得到的,如果后期的难度提升,我很可能毫无招架之力。反观文科,虽然曾被地理弄得狼狈不堪,但很大原因在于我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文科科目上。二者相互对比,我决定选择那条更适合我、更感兴趣的道路——文科。

敢于梦想

进入文科班后,我给自己定下的大学目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什么把它定为目标呢?说来有些惭愧。因为我的外语不错,我希望通过语言去认识其他国家的文化,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这个目标对我来说是那种跳起来就能够到的程度。

其实,那时会偶尔白日做梦式地想想自己会不会可能是创造奇迹的那个人,但最终都赶紧打消这不可思议的念头,埋头继续没有完成的任务。那是什么让北京大学成为我的目标呢?两件事。

2018年的夏天,学校传来了毛子漪学姐考入北京大学的喜报,当她到我们班给我们讲述她的学习经验和心路历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不是不可能的,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我没有理由做不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勇敢一点,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点呢?这个消息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让原本打算放弃自主招生的我开始认真准备,最终通过了暑期课堂的初审。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第二件事。暑期课堂让我真正走进了我梦想中的燕园。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未名湖边微风轻拂的徜徉,教授、讲师们的博学风采,还有学长、学姐们浓浓的人情味儿,那种兼容并包而思想深刻的学风。我开始真正地了解北京大学,了解到那个“No.1”的标签后这所园子的真实面貌,并且深深地热爱上了它。

所以在回到学校之后,我毫不犹豫地在愿景墙上写下了我的目标:北京大学。

抓住每分每秒

在愿景墙上写下了目标,高三的大幕就拉开了。

大概是因为我们学校一直学风严谨,高三对我来说更像是日历翻开了新的一页,别无更多意味,我还是和之前的日子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高三毕竟是高三,愈发繁重的任务和愈发频繁的考试让我感到了压力。

我曾在考试名次下滑、考试成绩跌落之后崩溃过,而我偏偏是一个执拗地相信自己想法、听不进别人劝慰的人。但是几次反复下来之后,我发现真的没有时间再让我崩溃和颓废几天,我所能做的就是快速收拾好心情,再次踏上征途。过多的思虑并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我更加紧张、更加无法集中。

其实,我并没有特殊的学习方法,所能做的只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刷题、看书、刷题、看书。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我比较会利用时间。高三时,我养成了把每天的任务写在便签上的习惯,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这样每次在教室需要思考一会儿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间就节省了出来。还有“错峰”的小技巧。晚饭后、跑操后办公室的人不多,我就选择这个时候去问问题。

但我并不是一个每分每秒都在K书的学生,当我意识到这个时候我真的学不下去,我会适当地给自己调整,如上放学的路上,我就会放空自己,让自己不再考虑学习。但当我坐在书桌边或者捧起书,我会保证自己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

慢慢的,我开始享受看似痛苦的刷题、背书的枯燥日子,在一次次的突破中获得难以言表的喜悦。

享受过程 水到渠成

高中的最后时光里,很奇怪的,我并没有考前综合征爆发的极度紧张,而是淡然。

在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候,班主任把我们几名名列前茅的同学叫到办公室,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要忘了自己是谁。”

于是,我逐渐不再考虑我曾经的成绩、不再考虑模拟考试的排名,我静下心来,从每一次失误中寻找可以提升的点,一次次地跑办公室请老师帮忙分析试卷,一遍遍列着课本提纲。当一个个漏洞被逐渐填补的时候,我觉得我获得了难得的提升。

所以最后走进高考考场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紧张感,只是像往常一样完成了我的高中最后一次考试。

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雨,我想起了利物浦队歌《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中的一句歌词:”At the end of the storm is a golden sky.”

高中是一场修行,但坚持下来之后,必将有彩虹。

校长说

巢湖市第四中学校长孙善禹

学霸养成记:中考成绩不拔尖没事高考亦能上北大

李叶舟同学高考裸分成绩660分,位列全省第九名、巢湖市第一名。该同学中考仅名列全市第75名,经过高中三年的积淀,最终一鸣惊人,紧跟毛子漪学姐的步伐,昂首迈进北京大学。

在巢湖市第四中学像李叶舟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砥砺奋进、后来居上,创造了“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传奇现象。2019年高考,我校再续辉煌,文科、理科全省前500名达9人,连续四年应届高分段、一本、二本达线人数(均不含艺体)均位列巢湖市第一名。

既脚踏实地地学习,又心怀理想的天空,巢湖市第四中学踏实奋进的学风熏陶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并伴随他们走向远方。

班主任说

李叶舟的班主任茆晓秀

学霸养成记:中考成绩不拔尖没事高考亦能上北大

李叶舟是我很欣赏的一个学生,我欣赏她敢想敢做,中考成绩并不拔尖,却在高考中迸发巨大能量,这都是她敢于梦想、敢于实际的成果;我欣赏她好读书却不死读书,她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却并不一心只读圣贤书,她关心时政、关心班级,作为班长,她既能做好表率,又勇于担当责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欣赏她平衡学习与兴趣爱好的能力,她爱好琴棋书画、足球、篮球,她能做到在学习中专注、在爱好中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