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负债有大学问,谈谈我从财务报表出发分析企业的一点经验

本文通过自己对投资和企业分析的理解,把会计知识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试图对广大股民和企业管理层能有所帮助。

核心观点:

①企业负债可以分为预收和应付两大类

②企业负债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扩张战略、上下游关系、财务竞争力

③企业存在更多不可控风险,无法计算的风险比如股权结构、市场变迁、技术革新,政策监管等等,一般比财务风险更重要

④或有债务是比较隐蔽的债务

⑤债务的核心应该是债务成本、可支付资产覆盖和回款质量。而不是所谓的资产负债率和周转速度等等。

一、企业负债的概念

企业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事项中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小负债有大学问,谈谈我从财务报表出发分析企业的一点经验


企业的负债按其性质和特点,通常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指偿还气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人营业周期,一般的企业会计期间是按年计,特殊的企业比如房地产公司,它的一个营业周期可能比较长,如果存在捂盘开发、捂盘销售,那么周期还会延长。

二、企业负债的来源

企业为什么会负债呢?大概原因有三个:①企业扩大规模需要②短期借款安排③集团资金的安排问题

我们考虑负债一般是考虑风险,作为企业财务结构的重大组成,负债不仅仅和风险有关系,还和企业的收益、战略、经营紧密相关。

我们考虑①,我们以茅台和格力为例,同样出于扩大规模,增加营收的目的,借款100亿,茅台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格力用于新能源开发和芯片研制,市场完全给出了两种不同反应。

为什么呢?茅台用于扩大生产,根本不愁销路,解决了盈利的基本矛盾,风险低利润高,绝对没问题,也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占有率和打压对手),融资成本也会极低(可能不需要)。格力呢,同为优秀企业却面临激烈角逐,行业扩张受压,说明核心竞争力确实没茅台高,采取多元化风险大,融资成本也会相对比较高,还面临护城河弱化的风险。

②③本质上是一种财务安排,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现金流充沛,账面几百亿现金,还是有债务。这说明这部分融资并不是企业本身的经营性需要,有可能是向控制性投资公司提供资金、财务过渡等等,风险很小甚至没有。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经营风险属于主导地位,财务风险虽然相对独立,但是一定程度受制于运营风险。我们经常说财务服务于运营就是这个道理。

一家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高质量运营缓解、化解。运营风险却难以通过财务运营彻底消除,常见的是每况愈下,毕竟企业核心是要赚钱的,而不是省钱的。

三、从流动负债看企业竞争力

小负债有大学问,谈谈我从财务报表出发分析企业的一点经验


这里我首先说明一下我自己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解:

1、服务于企业战略。不符合系统优化的竞争力是耍流氓。

2、竞争力是比较优势。全面优势是对别人耍流氓。

3、竞争力得赚钱,这个钱不是利润,是现金流。不赚钱的竞争优势是对自己耍流氓。

那么从负债端如何能看出企业的竞争力呢?一句话:低流动资产对较高流动负债的保证,如果存在并且长期存在,它表明企业存在某种竞争优势,处于强势地位。此类企业的风险不实用比率计算出来的财务风险,而在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这里插一句:流动负债(对应流动资产)体现的人企业短期的经营风险,核心是企业的市场地位。财务风险分析应该结合负债和现金流综合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体现的是企业的融资风险。

企业的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是对应的。除了现金货币等,我们考虑经营性的流动资产/负债,包括预付款项、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和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款项。我们可以简单把负债归位两类:应付和预收。

企业的竞争力就体现在付款端个收款端。优势地位的企业一般是两头吃,提前收销售商的钱,拖欠供应商的钱,下来剩下一大笔资金,甚至可以做到0本金运营,你说厉害不厉害?强势不强势?

这种优势还体现在负债的结构,我们一般认为现金优于票据(银行承兑)优于款项(欠条)。那么优势企业给别人的欠条多一些,自己收下游的现金或者票据多一些,自己承担的负债不良风险很小。

不仅仅有强势地位的象征(拖欠不给,提前收钱),还有强势地位的质量(风险给两头),面子里子都有了。

四、有意思的预收账款

预收款项是负债段一个很有趣的项目,很多搞不明白,经常闹笑话,犯糊涂。

一句话:预售款比较高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负债风险被虚夸了。

(类似的还有固定资产折旧哦,比如水电;历史成本选择下的经营性房地产,比如雅戈尔、百联股份,当然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本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再多说一句,如果你是财务精通,那么投资百联股份可能面临价值陷阱,作为大型国企,经营性房地产是沉睡的资产,几乎没可能进行资产重置,更不要说变现了)

我们看看最具我代表性的案例:房地产公司。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有两种:首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我国采用权责发生制。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重要概念,即国内房地产行业实施预售制,房屋竣工交付前产生的销售收入在财务上会作为负债。通行的会计准则中,只有当所售资产在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时,卖方才能确认收入。(题外话如果不采取预售制度,房地产不会如此迅猛发展,当然也不会有如此风险,金融工具是双刃剑,我们却只喜欢一面)

假如你和开发商签了合同交了钱,但还没拿到房,开发商就不能确认这笔收入,而是把这笔钱计入到对你的负债里。

很显然,这部分负债并不需要支付利息,最终会随着项目竣工交付转化为结算收入,并不构成真正的偿付压力。

正因为如此,在衡量房企负债情况时,必须剔除预售房款的影响,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销售越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的情况。

经常有投资房地产公司的嘲笑我不懂,其实是他觉得我不懂而已,很简单的财务知识,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在于经营风险,而且是财报上看不见的。题外话了,这个不谈。

总结一下:预收款项是一个隐藏有利润因素的负债项目。

五、财务分析的一点经验

任何脱离商业实质的财务分析都是耍流氓。

小负债有大学问,谈谈我从财务报表出发分析企业的一点经验


我们看财务报表项目数字要①看规模②结构③看质量

涉及:财务是服务于经营的。很多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是无法货币化的,在财报上看不出来。这部分的风险其实更大。比如技术革新(诺基亚)、市场变迁(数码相机)、政策监管(中兴)、核心人物变更(陆奇)、股权结构(万科)、竞争地位(五粮液)、战略抉择(711便利店)、企业文化(海底捞)、上下游风险(富士康)等等,这些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大事件。

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风险和受益,需要平衡。

看单一财务比率是没有意义的。流动或者速动比率超级高,不一定就是说明企业的短期尝付能力好这样的正面评价。

也可能是下面的情况:企业有大量闲置现金,资产利用率低。比如说一些大型的国企,基本都不生产了,但账上趴了几个亿闲钱……

应付账款多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说一些强势的大卖场,因为压供应商的货,速动比率就低得要命,甚至是0.几……这个速动比率低反而是市场地位强势的表现。

没有说两个会计科目一比,就有一个客观的好坏指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财务分析的时候尤其得注意~要关注数字之后的故事。

六、思考题?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速动比、流动比往往普遍比欧美标准低,却没有大规模破产或者违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