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無論外人如何譏諷廣場舞,身在其中的人,自然懂得它對於內心真正的意義。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一到開空調的夏季,菲爺的整個肩頸腰背幾乎都在靠各種膏藥續命,各種理療推拿也不見效,想想還是應該靠自身的機能,多加強鍛鍊。

但跑步實在太無聊了,而且也很難活動到全身的各個部分,於是在公司附近報了一個爵士舞的班。

上了幾節課下來,有明顯的改觀,而且整個人的心情和狀態也好了很多。

在某個辣媽群裡跟姐妹們分享,生活態度得到了群友的讚許,覺得我總是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情,願意去嘗試新領域新生活。

對這個評價我是認的,但假如我說,「我決定從今天開始天天下了班之後去跳廣場舞」呢?

大概換來的會是另外一種曲調,「你怎麼了,這麼想不開?」

廣場舞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處於鄙視鏈底端?似乎一旦加入了這個隊伍,就跟「大媽」、「鄉土」、「放棄人生」劃上了等號。

說實話,爵士舞和廣場舞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頂多就是音樂曲風不一樣,舞蹈風格不一樣而已,但很多東西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菲爺今天想為「廣場舞」正一正名。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說實話,菲爺真心覺得:廣場舞有益身心。

首先,廣場舞和爵士舞一樣,都是全身運動。

在健身的很多項目裡面,跑步也好,擼鐵也好, 比較火熱的卷腹也好,或者keep裡面的一些核心功能支撐練習等等,幾乎所有的鍛鍊都是針對身體局部的鍛鍊:例如跑步鍛鍊的主要是下肢,核心訓練主要訓練的是腹部肌肉,而沒有任何一個運動能像廣場舞這樣伸手抖腿扭腰轉頭,渾身上下都能運動到。

我有個親戚以前因為天天坐著打麻將,結果肩周炎脖子痛腰痛一堆毛病,自從加入了廣場舞大軍,每天都跳,痴迷地跳,所有的毛病都神奇般地解決了,其實就是全身運動的效果。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其次,廣場舞這樣的運動鍛鍊的不僅僅是身體,更是頭腦——因為它得記動作!

說實話,在智能終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能夠鍛鍊我們人腦記憶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少了,就連輸入驗證碼的幾個數字,手機軟件也都很貼心的提供了一鍵盤複製的功能。

現代社會里,真的幾乎已經多少能夠鍛鍊記憶力的場合了!

人體的很多機能都遵循著一個客觀規律就是:用進廢退。長期不進行記憶訓練的話,人的記憶這項功能很快就會退化了,那麼離老年痴呆也就不遠了。

所以跳舞記動作的這個功能還真的是很強化的「記憶訓練」,而且有很多動作是手腳頭要全身都要配合的,要記住他們需要經過反反覆覆的訓練,是訓練記憶功能的神操作。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再次,廣場舞真是對於國民心理素質的極佳訓練啊!

在傳統的文化裡,女性是閨門不出的,更不要說在公眾場合下表演。而廣場舞把中國國民裡的這種羞澀感一掃而空,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塊空地的角落隨著音樂起舞。

在全民娛樂的今後時代,這些接受了廣場舞洗禮的人,從此可以淡然從容的面對鏡頭,走向舞臺,未必不是國民心理進化的一樁好事。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更深層次一點講,跳舞是生活裡的百優解

很多人覺得廣場舞俗氣,無非是音樂曲風太粗糙,簡易又重複的旋律,極具洗腦效果;歌詞太直白,例如最親愛的思密達/你說我給你的愛壓力山大/我不過想要愛結果開花/你說我不夠懂你我的心碎啦/我給了你真愛你還我傷疤……

但是想過沒有,恰恰是這種最具洗腦效果的曲目、最直白的歌詞,最能夠促使大腦的的多巴胺分泌,因而也最能給人帶來簡單的愉悅感,可以輕易抵消艱難城市生活中其他的不如意。

我媽可謂是典型代表了,因為幫我弟帶娃,前段時間我弟搬家換了個小區,我媽很長一段時間鬱鬱寡歡,後來我才發現,是因為新的小區,沒有組織起廣場舞的隊伍。

說實話,這些幫忙帶娃的長輩們,每天除了帶孩子做家務,一年365天全年無休,生活裡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消遣,加上兩代同住,肯定避免不了各種矛盾不如意,這種日子想過得開開心心的,還真不是太容易的事。

然而我很快發現我媽又明朗起來了,原因就是她在新的小區終於又組織起了一批新的廣場舞隊伍,從此每天晚上8點鐘雷打不動去跳舞,一跳就是一個半小時,生活裡的所有不如意,在舞步翻飛裡,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還見過老家三四線城市裡的某個女人,老公在外面花天酒地,家裡的家用卻幾乎一分錢都不給,很可能家裡還有那麼一兩個不成器整天闖禍的青春期孩子,在別人眼裡看來,這樣的生活簡直苦到家了,不知道怎麼過下去。

但她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但因為跳舞跳得好,瞬間成了廣場舞裡的領隊。於是廣場舞既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每天只要有空餘的時間都在學新動作練舞,顧不上悲傷春秋;也成了經濟來源,每個月跟隊員收點會費,批發服裝賺點利潤,生活算是有了來源。

舞隊裡的姐妹們還經常有事沒事一起聚餐,一起旅遊,偶爾還能拉到地產商什麼的贊助去商演,可謂樂趣無窮。

廣場舞,這麼一項簡單的運動,從此有了江湖,也有了更多的社會意義。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跳舞其實和其他的愛好一樣,存在無限精進的進步的空間,就像攀登山峰一樣。

廣場舞這個事情其實也是很講究的,跳得不好的像廣場舞大媽,看起來笨拙又可笑,雖然那也能鍛鍊身體;但真跳得好的,其實也一樣是風采飛揚。

雖然這些人沒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但總有一些人對舞蹈天生有覺悟的,腿是腿、腰是腰,跳起來就是比別人好看。

很多興趣愛好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於它們總有值得你不斷去進步、不斷去戰勝自我、不斷解放肉身桎梏的空間。

例如打高爾夫,你永遠需要沉下心來,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自發的動作,永遠是自己戰勝自己的過程;又例如輪滑,無論是速滑還是平花,都有更快更好的要求,使人不斷去突破自己,解放自己。

其實廣場舞也是一樣,從不會到會,從笨拙到熟練,從機械到有神韻,而且市面上永遠有新的舞曲、新的風格在層出不窮,哪些追求跳舞精進的人,也總要時刻保持學習心態,有一雙關注熱點的眼睛,時刻迎頭趕上。

菲爺有一次在天河公園跑步的時候,遇見了一群某餐廳的服務員大媽,在餐廳還沒開張的上午,來到公園跳時下最火熱的鬼步舞,我一看就震驚了,這幫人把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跳得出神入化啊!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他們的裝扮很土,但是跳著舞的樣子,瞬間就帥得不得了!這就是跳舞賦予人的文化上的東西。

我跟著跳了一會兒,一直覺得有一種「臣妾做不到」的感覺,鬼步舞對於動作敏捷性和肌肉力度的要求非常高,能練成這種程度,絕非一日之功啊,

我們當然知道對廣場舞的嘲諷之聲,從來就沒有停歇過。

在嘲諷者的眼中,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往往是處於較低的社會地位,是土挫窮的代表;而社會上那些有地位闊太太們,她們過著做spa,請私教的生活,似乎那才是人生贏家。

類似的嘲諷聲,當然不僅僅止於廣場舞,在這些年風靡的馬拉松中,嘲諷聲也一直不絕於耳。

最典型的莫過於那句,「馬拉松成了新中產階級的廣場舞」,還有那段:「中國新中產的三大標誌是跑步、抄經、喝果汁,朋友圈裡曬步數、曬裝備、曬六大賽事,曬得越多,中產成色越醒目」;

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

菲爺曾經也寫過一篇文章,《馬拉松是中產階級的真信仰還是假狂歡》:裡面提到,很顯然,拋出此般譏諷言論的,往往是坐觀他人的“不跑者”。

菲爺認為,偏好人皆有之,但偏見卻往往是由於對真實情況未有確切的洞察瞭解而導致的。

一定程度上說,馬拉松也好,廣場舞也好,他帶給人最大的價值在於一種小群體的認同。

在腦力勞動已經成為社會勞動結構的主體的當代,直接作用於身體的觸感和知覺,其實是已經成為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一個要素。

廣場舞、爵士舞、馬拉松也好,這些運動對身體的刺激放大了人對身體的知覺,讓人感受到自己正在活著,人們可以通過運動的過程中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所帶來的愉悅緩解日常生活中的焦慮。

關掉糟心的新聞,遠離家庭的一地雞毛和煩心的熊孩子,換上跑鞋,踏起舞步,融入音樂,運動起來的喘息取代了世間的一切嘈雜與抱怨,肉身與靈魂瞬間進入真空,最簡單,也最純粹;平日裡所有的煩惱事都變成汗滴蒸發在空氣中,或者被一通熱水澡洗刷得乾乾淨淨,毫無蹤跡。

也因此,無論圍觀的外人如何譏諷廣場舞,身在其中的人,自然懂得它對於內心真正的意義。

可以說,肯跳廣場舞的婦女,是生活裡的勇士,因為至少她們在尋求這一種方式,去迎接「面向陽光」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