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县城航拍 金源摄

河曲视窗网特稿:(王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2016年以来,河曲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园林绿化之路,形成了依山傍水、绿波涌动、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精准规划,隩州古城焕发最美新颜

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暖暖的阳光下,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在白朴公园的游乐场里玩耍,他们的喧闹声像朝阳般染红了人们脸上的笑意。被绿草掩映的石阶上、蜿蜒平整的林间小道上、精致美丽的小亭里、巍峨挺立的文笔塔下,随处可见人们悠闲漫步的身影。登高远望,长城大街和黄河大街如两条玉带,拥绿挟翠地向远处笔直地延伸过去。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嘹亮号角中,这座古老的小边城,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焕发出美丽的新颜。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2016年,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基础上,生态兴县、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作为更高的目标全力推进。县领导决事如流,应物如响,通过召开“创园”动员大会,制定“创园”工作方案,逐项分解“创园”任务,形成了县级领导带头担责、职能部门主动履责、责任单位尽力尽责的创园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止目前,河曲县城市绿化系统已形成“一带”“三心”“四轴”、绿圈环城的合理格局。俯瞰河曲,8.6公里长的旅游路线如一条翠玉做成的腰带,将大半个县城环抱其中。湿地公园、临隩公园、西口古渡、鸣三省小广场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这条腰带一一串连了起来。

因地制宜,“一带”景观提升城市气质

“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这就是河曲得名的缘由。的确,河曲县城区位独特,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但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开始凸显,人民群众从注重“温饱”逐渐转变为更注重“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城市因水而活,因水而特。眼下,黄河已成为河曲县最亮眼、最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时候,设计者充分借助河曲的地理优势,突出“一带”景观绿化,彰显河曲滨水特色。在创建过程中,以三面环城的黄河为背景,通过滨河景观绿化带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将“鸣三省”“西口古渡”“护城楼”“隩曦楼”“白龙庙”等沿黄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成一个以观光观景为主,兼有休闲、散步、晨练、骑行和交通功能的带状式滨河公园,极大地彰显了河曲滨水特色,展现了黄河文化风貌。

这条带状景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开拓了河曲的旅游新格局,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多赢。

绿圈环城,“三心四轴”打造绿地廊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河曲县城,既有“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美丽,也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雅。目前,县城东山与元头湾防护林带已全部按规划建设完成,新增防护林绿地38.39公顷,总面积达到130.3公顷,县城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97.16%。县城周围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护林体系,组成抵御风沙侵袭的环城绿化带,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抵御自然灾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为了满足群众“看到绿、闻到香、享到荫”的目标,创园过程中重点突出县城三个重要公园绿地建设,以改善县城人居环境。目前,规划中的“三心”已完成“二心”建设,一是新建了临隩公园,总占地面积12.89公顷,绿化面积9.24公顷,乔、灌、草、花立体配置,层次分明;园内“隩曦楼”高36.2米,滨临黄河,是绝佳的观河平台。二是扩建了白朴公园,通过对原采砂场、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储煤场、旧砖窑、临时垃圾点进行拆除清理,依山就势全面绿化美化,新增绿地面积14.5公顷。现在,园内景观和谐自然,已成为河曲县集文化、休闲、健身、游乐为一体的综合公园。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河曲县极力突出“四轴”街道绿化,打造县城绿地廊道。对长城大街等四条主要街道,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原则,实施高标准街道绿化。同时,对旧城区所有街道进行植绿补绿,全面消除绿化缺株断垄、黄土裸露现象,打造网格化绿地。现在,已建成区17条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97.68%、80.19%,林荫路推广率达到73.94%。开元路、长城大街、临隩大道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园林道路”,成为绿色密布的城市生态走廊。

让地于民,街头游园扮靓人居环境

“过去只有礼拜天的时候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活动一次都要跑很远的路。现在家门口就建了小游园,走路三五分钟就到,孩子每天散了学都要过来玩一会儿。”家住河偏路的高女士手指着摇椅上欢笑的孩子,高兴地对笔者如是说。

从2016年打响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战役开始,河曲县委县政府兼顾全局,大小齐抓,极力为市民创建舒适、优雅、健康的人居环境。到目前为止,充分利用城区边角空间,已新建、改建街头小游园5处,增加公园绿地面积6.38万平方米,还增设了坐椅、秋千吊椅、蹬力器、漫步机、跑步机、推手器、跷跷板等公用设施,为市民打造了一个个迈出家门便轻松可达的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我们是根据实地情况,在不影响周边正常建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美化绿化,努力把小游园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据县“创园”总指挥部负责人杨振华介绍,小游园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广场、林荫小道、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县委县政府还下大力气开展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和创建园林式单位及居住区活动,通过实施“拆危建绿”“拆墙透绿”“破硬还绿”“缺株补绿”“立体造绿”,大力提升单位、小区园林绿化水平。三年来,省、市、县共命名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31个,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年提升率达到12.3%,极大地提升了河曲市民的幸福指数。

节能减排,绿色理念助推生态文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的荣誉称号不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要通过创建把河曲县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保护得更好,要提倡市民们爱护好我们的家园,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河曲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沿着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多方投资12.56亿元,全力加快城区道路修建、供排水、集中供热、供气、保障住房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县城载体功能明显增强。

同时,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加大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狠抓工业污染、城区烟尘、扬尘的专项防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16、2017、2018年三个年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339天、348天、307天,符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的国家标准。还对黄河沿岸76公里范围内污染企业的监管与治理进行了强化,全面实施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对资源整合后保留的9座煤矿开展了绿色矿山创建活动。为了实现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加大投资力度,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程及管网配套建设,建成了总库容90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和县城生活垃圾的消纳问题。并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进节能墙改和住宅供热计量收费工作,节能建筑比率达到50.18%,近两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为98.52%,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31.37%。

三年战役,春华秋实。碧空如洗镜始开,绿波涌动入画来。河曲县正在持续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增加城区绿化建设投入,扩大城市绿量,优化绿地布局,推动公园游园、绿廊绿道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白朴公园航拍 金源摄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河曲:绿波涌动入画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