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青年李红的不解蛇缘

世人恐蛇惧蛇老幼皆知,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一个名叫李红的年轻人,却与蛇结下不解之缘,并在爱蛇护蛇的故事里,演绎出一段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话。

李红出生在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家庭,在他的记忆里,从小就喜欢到家门口的池塘、秧田和水沟里捞鱼摸虾,就在捉鱼捕虾的最好时节,常在捕鱼逮虾的兴头上,他和小伙伴侍常与水里生长的蛇不期而遇。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常被吓得惊叫着逃离,而他却没被蛇吓住。几次经历下来,反而对蛇有了好感,对乡愁充满了感情。

长大后,他不失时机的学习养蛇知识,四处探听到蛇养得好的地方,多次外出取经,并于2011年专程到广西参加培训学习。学习回来后不久,他说服家人,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了证书,创办起祥云县红云蛇类养殖场,搞起了特种养殖,饲养了以多种眼镜蛇为主的蛇类。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他在忙于养殖的时候,仍不忘初衷,继续摸索蛇性,获取更多的养蛇知识,并利用学到的知识,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近年来,滇西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眼镜王蛇屡屡在居民住地出现。李红常接到求援电话,一次次急切前去处置,足迹遍布县内外十余地,为居民化解了一次次险情,并依法将捕获的眼镜王蛇带回养殖场收养。

红云蛇类养殖场具备野生眼镜蛇、眼镜王蛇收容救护资质,被相关部门批准收容毒蛇后,作为场长的李红,因抓捕毒蛇名声在外,常被请去收容处置误入居民区域的毒蛇,多次前往大理州多个县市收养被森林公安机关收容捕获的野生眼镜王蛇等毒蛇。一次,他接到巍山县森林公安分局电话,请求前往收容一条刚刚被捕获不久的野生疑似眼镜王蛇,带上抓捕工具和收容器具,驱车在凌晨2时许赶到巍山县,连夜将这条巨大的疑似眼镜王蛇带回收容。

李红前往县外收容处置毒蛇时,常应邀现场给森林公安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讲解剧毒蛇的生活习性,以及抓捕剧毒蛇的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人们都称他是“捕蛇高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称呼的背后,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他曾被眼镜蛇咬过四五次,每次都外心的疼,一次被咬后失去一个手指,断指之痛刻骨铭心,至今还留着伤残,却不改初衷,痴情未减,一门心思朴在养蛇上,并将妻子和孩子也带到蛇场,终日与蛇相伴。

常与毒蛇相伴,他对蛇的习性了如指掌,在精心喂养中,也提防着蛇的毒性。在他身上既体现了捕蛇养蛇“艺高人胆大”的超强本领,又反映出了情结蛇缘“胆大心细”的一面。他常年备有对应眼镜蛇等毒蛇的血清,以防不测,做到有备无患。一次,他曾从邻县收容到一条受伤较的眼镜王蛇,由于伤口深,必须进行缝合,方可保全蛇命。眼镜王蛇虽是蛇类中的霸主剧毒蛇,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加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毒性极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人在被咬后的半小时内如果没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必定死亡。考虑到眼镜王蛇是云南省二级珍稀保护动物,他冒着危险给条蛇的伤口做了缝合手术,保住了这条蛇的性命。

在红云蛇类养殖场,不管是自己养殖的商品蛇类,还是办理了移交手续收容救护的毒蛇,都得到妥善饲养。他每次投放食物时,都会按照程序,对照食谱给蛇投放食物,肥壮的蛇吐着信子,抬头咬到食物后乖巧地扒在蛇床上。(通讯员 陈应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