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从没有哪部犯罪片像《教父》那样情节纷杂而逻辑清澈,也从没有哪部犯罪片能如此完美地兼具艺术和商业,在IMDB榜单排行上,《教父》高居第二已经说明了一切,它始终是黑帮片类型里的影史第一,影响深远,以致后来的黑帮片或多或少有着它的影子,但也不过是拙劣的模仿而已。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教父》详细而生动地讲述了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兴衰历程,影片通过出彩的镜头语言、巧妙的情节安排以及精密的叙事逻辑,将一个宏大而浩瀚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当然,《教父》也毫不掩饰地反映了美国20世纪以来的文化、风情、都市等面貌,伴随着影片黑色、沉郁的风格,展露的是史诗级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在我看来,无论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教父》始终包含了对美国的政治、社会的重大议题反映,影片企图将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或标签。

众所周知,不同于之前的轰轰烈烈,20世纪20~40年代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形势渐微,虽然之前的女权运动虽然为女性争取到了政治权利的平等,但长久以来的社会阶级、家庭父系传统等影响下,女权运动并没有达到“观念”上深入人心的平等,再加上一战后消费主义盛行、工业化的加剧,女权主义消沉于时代的变革里。

1935年,女权主义者吉纳维芙对此忧虑不已,她在《哈波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问道:“女权主义死了吗?”,指出性别歧视观念仍旧存在,并探讨了女权主义的困境,深刻揭示了女权主义的危机。

而40年代出于二战时期的因素,男权主导下的战争将女权主义变得更加边缘化,人们崇拜战争英雄,崇尚强大的理性、科学、权力,女权主义越发微渺,另外,此时的社会舆论大多支持传统的家庭模式和角色分配,即由女性负责家庭琐事,男性负责经济来源,作为家庭支柱,这样的典型父系观念巩固了男权,继续延续着不平等的男女权力,女权主义似乎已然成为一直难以解决的时代议题。

这样的时代议题同样是影片《教父》所蕴含的主旨之一,旨在折射那个时代下危机的女权主义。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影片一开始,随着一场“父亲为女儿举办”的情节展开,伴随着女儿婚礼上的热闹的音乐和舞蹈,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由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正在表演着一位“巅峰”男性该有的模样,在这幕场景中,黑色的颜色与昏黄的灯光交织,漆黑整齐的家具陈设,伴随着老教父模糊却有力的嗓音,形成一幅奇特的电影镜头语言,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老教父的形象塑造的极为深入人心,他有着男性所梦寐以求的一切:权力、理智、有情有义、诚信谦虚......他说“我会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的对白使得他早已成为无数男人所膜拜的对象。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老教父太强大了,而这对于老教父形象的塑造显示了一件无可质疑的事实:柯里昂家族是典型的父系主导下的家庭模式,这个黑帮家族需要这样足够理智、足够强大的男人来使的家族能屹立于风雨中。

在这样典型的父系家族里,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无非是传统家庭观念下的妇女形象。而事实也是如此,纵观《教父》全片,即使是站在老教父背后的妻子柯里昂夫人,也从未插手过家族事务,原因便是男权的强大使得对女性有着过分的保护欲,从而导致女性在家族事业里的弱势、没有话语权。

事实上,在《教父》里,女权主义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力感”,这种女性无力的情势贯穿于全部影片,具体在女性面对丈夫、家族事业斗争时表现出来,而老教父与其妻子还算和谐,这得益于老教父品格的高尚。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但对于其大儿子山提诺来说,这样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大儿子山尼好色成性,常常按奈不住色心享尽风流,山尼的妻子看在眼里,但作为妻子的她显然“无力”反抗这个大家族的少爷,作为这个大家族的外来者,面对柯里昂家族这个庞然大物,面对山尼的拈花惹草,她显然已经默默接受了这样的情势。

而另一方面,即使是老教父的女儿——康妮,也备受这种“无力”的诅咒折磨。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康妮

作为这个黑帮大家族的千金,康妮和他的母亲一样,也从未插手过家族事业,父亲、兄长、家族里的男性们已经将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条。但康妮的丈夫——卡洛,却显然是个无耻的“暴君”。仅仅结婚几个月,便勾搭上别的女人,而且还是在康妮怀孕期间,对待康妮也是非打即骂。

很显然,卡洛所代表的是男权社会里的反面案例,在卡洛的眼中,男女是不平等。

而康妮的身份虽然是千金大小姐,却仍会遭遇家庭暴力的迫害,这样强烈的反差无不揭示了女性于传统家庭中的地位,反映的正是弱势的女权主义。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卡洛

在《教父》的家庭结构里,卡洛虽然是外来者、柯里昂家族的女婿,但导演却将卡洛安排成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柯里昂家族和塔塔利亚家族战争期间,卡洛当了背叛者,陷害了山尼,影响了局势发展,使得柯里昂家族权力转移至老教父小儿子麦克身上。

但仔细想想,理清前因后果,这不正是“一场男权肆虐所引发的血案”吗?从叙事线索来看,卡洛家暴了康妮,康妮的哥哥山尼看不下去而痛打了卡洛,卡洛因此痛恨山尼,从而背叛了山尼,但追本溯源,归根结底,还是传统男权下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歧视的惨剧,如果卡洛是个好男人,也许山尼死亡的悲剧便不会发生。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而同样是柯里昂家族的外来者,凯显然是《教父》里为数不多有着女性尊严的角色了,作为麦克—新教父的妻子,凯即不像老教父夫人那样对丈夫不管不问,也不像康妮一样遭受了暴力的摧残,凯身上的“无力”是因为对麦克忠诚的爱,在影片里,凯和麦克是天生的一对,而且恩爱无比,爱给了凯一切,但也束缚了她,在爱面前,凯无力反抗,她实在是太爱麦克了。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麦克

但作为新教父,麦克身上承担了柯里昂家族的所有重担,而这也显然造成了麦克与凯的隔阂,凯想了解麦克,但麦克并不想让凯插手,所以在面对凯对自己所做所为时,麦克的大男子主义便开始作祟,掌握大权的麦克自然也承接了父亲过分保护家人的习惯。

这在影片最后的一幕镜头里,有着更深刻的诠释。

反思《教父》:危机中的女权主义

凯相信麦克没有杀掉卡洛,但实际上麦克为了稳住凯而撒了谎,凯放下心来与麦克仅仅相拥,之后,凯缓缓离开麦克,在门外注视着门内的麦克,仔细分析这副画面构图便会发现,麦克始终处于景框的中心位置,象征麦克的男权强大,凯缓缓离开麦克,在镜头中,凯的部分由中景转为近景,人物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而麦克的位置始终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麦克与凯渐渐回归了男女传统地位,依旧是男权当立,女权弱势。

与《末路狂花》直接地对于女权的探讨不同,《教父》里所映射的处于危机中的女权主义更具有历史感,伴随的是整个时代下柯里昂家族的兴衰历程,间接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女权形势,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映,结合现实主义的传统,再加上导演高超的镜头语言,使得影片情节极具戏剧张力,将时代的烙印深深嵌入史诗般的故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