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掐指一算,我大秦将在我七代玄孙手里统一天下

就在东方各国争相变法,不断强大时,历史似乎将秦国给遗忘了。

这个蜗居在西北苦寒之地的民族,一直受着魏国和匈奴部落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魏文侯时,李悝变法、吴起用兵、西门豹治国,魏国的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加强,秦军在吴起的打击下,不断地丧失土地。

秦国只剩下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狭小。而魏国则一直表现的咄咄逼人,眼看着秦国就有被灭亡的危险。

秦国的出路在哪里?

遥望西北,客居魏国的秦国公子连不无感慨道。

秦献公:掐指一算,我大秦将在我七代玄孙手里统一天下

公子连是秦灵公的儿子,多少年前秦国还是公子连的乐土,如今却成为伤心之地。

小时候,秦灵公对他宠爱有加,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当公子连以为自己即将名正言顺的继承国君之位时,秦灵公突然死去,而此时公子连才只有十岁。

公子连还未及反应,他叔叔秦简公就将君主大位抢了去,尽管如此,秦简公还是将公子连视为心中大敌。

为了免于遭遇不测,公子连在一批忠臣的帮助下逃到了魏国避难,这一去就是长达29年的亡命天涯,其中的艰辛,不敢为外人道也。

之所以能够魏国和秦国简公的双重压迫下生存下来,是因为公子连一直有夺回君主大位的决心。

另一方面,于魏国而言,公子连是秦国曾经的储君,只是因为叔叔篡位而被废,因而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所以魏国在物质条件上给予公子连优厚的待遇。

公子连趁着被困的时间,努力学习魏国的强国之道,同时还密切关注着秦国和国际的局势变化,只等有朝一日待时机成熟后,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公元前385年,秦简公去世,把一片江山交给了他儿子秦惠公,不久之后,秦惠公也去世,秦简公才两岁的孙子坐上了国君之位。

此时的秦国,把持朝政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两岁国君秦出子的母亲,但这位母亲不善于治理国家,在她当政期间,大肆重用宦官和外戚,秦国老贵族与之爆发了激烈的矛盾,一时之间秦国内政分外紧张!

为了缓和局势,秦出子的母亲只好用赏赐去麻痹他们,如此一来,矛盾虽然有所缓和,秦国的国库却就此一贫如洗。

然后秦出子的母亲又想出了依靠加重地主和自耕农的税收来维持国库支出的办法,让她没料到的是,秦国的矛盾愈发激烈,眼看着她的统治即将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而此时的魏国由魏武侯当政,在魏武侯的雄才大略下,魏国的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度,甚至齐国田和都要依靠魏武侯才得到了周天子名义上的认可。这样一来魏国和齐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缓和,但是三晋内部却出现了问题。

此时赵国将国都迁到了邯郸,赵国在防守上也上升了一个高度,免于魏国的攻击。

然而赵国的迁都惹来了魏武侯的不满,这不明摆着跟我过不去嘛,所以魏国要敲打一下赵国的小弟卫国,杀鸡儆猴。

此时吴起由于公叔的陷害,已经逃到了楚国,并且出任丞相一职,赵国抓紧机会,与吴起建立了联系,并且实现了赵国和楚国的短暂联盟,对魏国占领的大梁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而且为了让魏国彻底陷入被动,赵国与楚国还加紧与秦国的联系,霎时间,魏国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境地,这种局面几乎是魏国魏文侯以来的最大不利。

为了打破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魏武侯决定颠覆秦国政权。

秦献公:掐指一算,我大秦将在我七代玄孙手里统一天下

魏武侯明白,依靠自己手中那张底牌,加上魏国的国力,要颠覆秦国政权,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要想彻底灭掉秦国,也不是一件易事。

于是,魏武侯就将公子连送回秦国,在沿途给予他必要的保护,按照魏武侯的计划,只要公子连在魏国的帮助下能够夺回秦国大权,一个亲厚魏国的国家便会就此建立,退一万步说,就算夺权不成功,秦国也必定会大乱一场,失去东进的精力,对于魏国而言,真是百利而无一害。

魏武侯还特意跟公子连商议,要让他心甘情愿的回去,并且要让他心怀感激之情,只是公子连并不像魏武侯想象的那样简单,他并没有脑袋发热,立刻答应他,因为他深知,魏武侯之所以让他回国,绝对不是什么打抱不平,而是为了魏国的利益。

如果此时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那么肯定会被魏国利用,如果借着魏国的势力回国,秦国和魏国连年战争,他肯定会受到那些老秦人们的排挤,即使在魏国的支持下顺利夺回国君之位,在今后的执政期间也必然处处受制于魏国,而自己也将失去一个国君应有的自由和尊严。

而秦国一旦受魏国制约,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境。

公子连需要认真的思考。

经过几天的不眠之夜,公子连最终决定来一个缓兵之计,他首先感谢魏武侯以及上代魏文侯的悉心照顾,然后说明基于魏国国际局势比较紧张,魏武侯应接不暇,所以不愿意让魏国劳师。

这就是说,他要用自己独立的力量回到自己的国家。

魏武侯见公子连不愿接受帮助,也没做过多思考,只要让公子连回国,就达到了预期目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当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魏武侯送了大量金银珠宝和车马给公子连,并且关切的问他何时启程,也好亲自为他送行。

公子连当然不会马上就走,而是推推拖拖准备了一年之久。

公子连其实是想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细细观察各方局势,同时还准备积极打点好各方势力。

当时的秦国已经有很多人和秦出子母亲不和,其中最为有实力的当属朝中大臣,公子连首要任务是拉拢这群掌握秦国政权的人物,其次是联系那些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民,他们的实力虽然不足以颠覆秦国政权,但却是和秦出子利益冲突最大的群体。再次,公子连派遣大批能言善辩者前往秦国,在街头巷尾发布将要实施新政的消息,主要涉及打击秦出子所重视的外戚和宦官,维护公室人员、地主阶级及其他反抗秦出子母亲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当时,最可靠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名气,而是实力。

而军队则是实力的最重要体现,没有军队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公子连将自己此次拉拢的重点放在了秦国军队中军事将领身上,同时还对那些豪杰义士给与优待,尽量用金钱让他们为自己效力。

事实证明,公子连的做法很正确,在他的努力下,获取了秦国大多数人的支持。

如此多的人站在公子连的一方,自然是因为公子连才是名正言顺的秦国国君,还有一点是因为秦国自简公开始,多少年来不但没有实现雄霸天下的宏图伟愿,反而在黑暗的统治下,朝政日益腐败,国力日渐衰弱,整个河西之地都被魏国占领了,秦国上下一片怨声载道。

秦出子时期,秦国政治更加黑暗,如此下去,秦国很有可能就被魏国吞并。内忧外患之下,秦国每个国人都希望能够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一改秦国政治上的黑暗、经济上的落后以及军事上的被动,带领秦国重新走向辉煌。

秦国的大臣、地主阶级以及自耕农等都明白,秦国唯一的出路便是着力推翻秦出子的统治,迎接公子连早日归来,在秦国推行新政。

一年之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公子连只需要回到秦国,便很有可能夺回失去的东西。

于是,公子连来到魏武侯面前辞行。

三十年来,魏国对公子连还算不错,尽管出于政治目的,但无论如何,公子连都需要感谢魏国的盛情款待,为了表示这种感谢,公子连向魏武侯发誓,如果自己能够成功夺回权力,在他有生之年,只要魏国不主动出击,秦国必然不会与魏国为敌。

这种说辞看似真情实意,实际上则表现了公子连一腔豪情和虎视天下的霸气,这让一向眼高于顶的魏武侯心中一震,或许自己放公子连回国就等于放虎归山,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魏武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条搁浅的龙慢慢的回到属于他的大海。

秦献公:掐指一算,我大秦将在我七代玄孙手里统一天下

而公子连最终也实现了坐上国君大位的愿望,是为秦献公,虽然在他的统治期间没有实现富国强民、雄霸天下的最终理想,但他还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夺回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曾经被吴起攻占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到了秦国手中。

秦献公最大的贡献就是跟魏国的少梁之战为秦国赢得了20多年的稳定,为儿子秦孝公获取了充足的时间去发展壮大秦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