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劉姥姥為什麼吃不慣大觀園裡的“茄鯗”?

誕生於清代中期的文學鉅著《紅樓夢》,往往被視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寶藏。

作為中國古代最經典的關於禮儀文化的小說,《紅樓夢》向讀者展示了清中期貴族生活奢華的飲食文化。全書一百二十回中,讀者能看到超過180種、出現在一日三餐中和宴會中不盡相同的食物和飲品,從簡易小吃、便餐到精緻的宴會。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賈府中秋開夜宴

以往的研究者對曹雪芹捕捉清中期飲食文化之光輝的技巧讚許有加,更對他描述精英階層飲食禮儀的天賦歎為觀止,然而研究者卻未能對飲食在小說中所扮演的深層次、象徵性角色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紅樓夢》對飲食錯綜複雜的描寫,不僅僅是用來裝點賈府豪奢與特權的細節。黃金銘提醒我們,在小說第一回中,曹雪芹曾以美食家的隱喻“誰解其中味”來挑戰讀者對“荒唐言”的解讀

這一回中,曹雪芹用飲食標識出賈府關鍵象徵性場所——大觀園——中純潔與汙濁的界限。大觀園締造之初,乃是青春與女性的純潔王國,隨後被男性主導的成人世界之汙濁所侵染,當此之時,純潔與汙濁之間暫時而不穩定的區分成為小說道德層面的核心議題。大觀園這一庇佑所的隳墮乃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馬克夢(R. Keith McMahon)在其論著中對清代小說所持之觀點,“過度的純潔或與世隔絕反倒引入了另一截然相反的過度的侵染”。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蝦鬚鐲子小金錶,蘆雪庵裡吃燒烤

第十六回中,榮國府接到宮中御旨,長女賈元春升為元妃,並將開啟史無前例的省親之行。為了迎接元妃,整個賈府都被動員起來了。毗鄰榮國府和寧國府之間的地段被開闢出來,建起精緻的花園,作為元妃省親當晚的住所。元妃回宮之後,傳旨讓小說的男主人公賈寶玉和他的堂表姐妹們一起住進花園,因此,從第二十三回起,圍繞著這個新的住所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家庭組織結構。

在這個過程中,曹雪芹在女性、青春、純潔與男性、年老、汙濁之間劃清界限,並以此建構小說的道德秩序框架

大觀園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女性的純潔世界,這正符合賈寶玉的人生哲學——所謂“天地靈淑之氣只鍾於女子,男兒們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大觀園是一個受保護的純潔女兒國,儘管十分短暫,但它曾免於外部世界的玷汙。物品在大觀園裡外的交換流通,標識出純潔的內部女性世界與汙濁的外部男性世界之間的差異,並且向讀者提示外部世界已經對大觀園的純潔和安全構成了威脅。

第五十八回中的一個小插曲向我們展示了食物標記大觀園特有的等級制與空間邊界的方式。在這一場景中,寶玉病後初愈,身體虛弱,只能喝點稀粥。食物送到了寶玉房裡,年輕的女戲子芳官被要求學著吹過湯碗的表面以冷卻清湯。襲人對她的教導十分嚴格,她必須吹得十分輕柔,以免唾沫濺到湯碗裡。

你也學些服侍,別一味傻頑傻睡。口兒輕著些,別吹上唾沫星兒。(第五十八回)

芳官的乾孃當時正在房外,聽聞此話便衝進房內要幫忙吹湯,以免芳官不小心將唾沫吹到碗裡。寶玉的侍女晴雯連忙對何婆子厲聲喝道“快出去”,並警告她,為寶玉吹湯的活兒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她來做。

快出去!你讓她砸了碗,也輪不到你吹!你什麼空兒跑到裡槅兒來了!(第五十八回)

乾孃不僅進入了禁區,而且還膽敢提議由她來把關寶玉的食物。園中各處住所中,除了年老女性之外,年輕成員之間可以超越主僕邊界自由交換食物。這一點在寶玉將他吃了一半的稀粥遞給芳官食用時得到了重申。儘管寶玉處在這一等級制的頂端,年輕人之間仍可自由分享食物,而年老、已婚(骯髒)與年輕、處女(純潔)之間卻不可行。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寶玉的大丫鬟之一麝月怒斥婆子

寶玉經常很不情願與男性分享食物,但他卻很熱衷於品嚐與皇家相關的一切食品。玉釧兒送去給寶玉的那碗湯,得用一套特殊的湯模子才能做成,有菱角、蓮葉蓮蓬、菊花、梅花各式,先前只在元妃省親時用過一回。寶玉從父親致命的鞭打中康復過來的第一頓飯,就點名要吃這種湯——從他所愛戴的、如同母親般的長姊那裡尋求安慰。這些模具平時極少使用,王熙鳳通過周密的家庭存貨清單找到了它們,並決定不只是給病中的寶玉做一碗湯,還要讓女眷們也都趁此機會嘗一嘗。

在寶玉痊癒的過程中,元妃從宮中派人送來了另外一種物品——兩個小玻璃瓶,螺絲銀蓋,盛裝可飲用精油。兩小瓶都是特供宮中的,一瓶裝“木樨清露”,另一瓶是“玫瑰清露”。寶玉姐姐元妃的恩惠,暗示著來自最尊貴女性的治癒力量戰勝了來自男性世界的毀滅性力量——父親的鞭打致令寶玉的身體幾近化成血漿。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寶玉遭賈政鞭笞

食物既擁有佑護的力量,同時還具備破壞與危險的一面。小說中的兩個關鍵場景,將向我們展示大觀園的主人們如何遭遇從外面流入園內的非宮廷食物的威脅。第三十九回初結海棠社,為聯詩作賽開筵席,寶釵安排她哥哥薛蟠從外頭張羅一些螃蟹送到大觀園。大觀園的所有成員都參加了這次宴集,此外還有年長的已婚女主人,如王熙鳳、賈母與王夫人。這一奢侈品的過量供應,標識出賈府所特有的奢華作風。按劉姥姥的說法,“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的了”。(第三十九回)

此外,從大家吃螃蟹時不以為然的樣子,讀者不難獲知,螃蟹這一昂貴的食物在賈府中從未被當做什麼稀罕物另眼相看過。例如,在嬉鬧中平兒把蟹黃塗在了熙鳳臉上——她本來的目標是琥珀。小說中這場輕鬆樂事前後所發生的事件,暗示了小說十分關鍵的籠括性主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宴會開始之前,賈母的追憶如預兆般令人不寒而慄,她兒時曾從水邊的亭子上墜水而幾近溺亡,而那亭子正與螃蟹宴舉辦地十分相似;當晚,賈府馬廄中一場忽如其來的大火為宴會畫上了句號。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螃蟹宴作螃蟹詩

這些災禍都被擋在園牆之外,大觀園的主人們仍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繼續他們牧歌般的特權生活,但前後的災禍共同營造出一種大限將至的預感——外面的混亂失序不久將滲透到園內。

吃螃蟹的時候,宴會常客提醒大家,螃蟹寒氣太重了,須得飲酒才能祛寒,但到最後,卻是馬廄裡的大火以大規模爆發的熱量完勝了“寒氣”。

同樣地,神奇的大觀園也通過食物的權力來抵制來自外界的汙濁之流。例如,第四十一回,鄉巴佬劉姥姥參觀了大觀園,還加入了給史湘雲螃蟹宴還席而安排的一次特殊宴會。太太們和姑娘們都參加了這次午宴,劉姥姥也被邀在內,以她粗野而欠教養的方式給賈府的女眷帶來許多樂趣。王熙鳳命人給劉姥姥拿了一雙沉甸甸的銀箸,而劉姥姥勢必因其笨拙之態而成為女眷們幽默的消遣。王熙鳳解釋道,這銀箸可以用來檢驗菜裡是否有毒,菜裡若有毒,銀箸就會變色。劉姥姥回道:“這個菜裡有毒,我們那些都成了砒霜了。”(第四十回)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劉姥姥當天所吃的菜餚中,就有《紅樓夢》最負盛名的一道菜——茄鯗。這道菜需要十隻雞來配它,茄丁得在雞湯裡煨上好幾次才能收幹。茄鯗之後還有一些十分可口的點心,有松穰鵝油卷、各色錯綜花樣的小面果子。劉姥姥開懷大吃,遍嘗美味佳餚,結果卻發現這些食物著實與她的脾胃不相宜,不免腹瀉起來,蹲了半日方完,將方才所進昂貴之物都瀉了。這些精緻的食物與大觀園的貴族男女、賈府的閨秀佳人相宜,但對窮老粗鄙的劉姥姥而言,卻是難以消化的。

理性讨论,刘姥姥为什么吃不惯大观园里的“茄鲞”?

《臧否饕餮》

作 者:余文章 鄧小虎 主編

帶領讀者暢遊中國美食家的著作,

展現美食在社會和文化歷史上的聯繫。

部分觀點資料來自

《臧否饕餮: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飲食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