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很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奶奶和鄰居們相約在一起,圍著90年代的電視機,看的聚精會神,討論的很歡,像是坐在戲臺子下面看戲一樣。當時的我,只覺著裡面的音樂,時而歡快,時而悲涼,那樣懵懂和“無知”的我,似乎在昨日。

18世紀末,當人們都沉浸在康乾盛世的時候,危險正在悄悄來臨,以曹雪芹為例,曹家在鼎盛之時,接過4次駕,官場上大多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曹家也不例外,家族衰敗之後的曹雪芹窮困潦倒,是在破產之後寫的《紅樓夢》,《紅樓夢》裡的賈家,何嘗不是一樣呢?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紅樓夢》裡有一個貫穿全文的人物,劉姥姥,從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到第三次進賈府(嚴格算起來是有5次),可以看到賈府從鼎盛到滅亡,從奢靡到典當物品度日的過程,劉姥姥與王熙鳳,有一段“奇緣”。

王熙鳳,賈璉的妻子,王夫人的內侄女,府裡都稱她為璉二奶奶,“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這模樣和身形,都是一等一的好,她雖不識得幾個字,一身的本領確是無人能及,都說她“少說有一萬個心眼子”,“心狠手辣”,賈府上下沒有不怕她的,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鳳姐一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唯獨對劉姥姥動了一點善心,最後救了自己的女兒巧姐一命。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話說這劉姥姥,只是一位來自鄉野間諳於世故的老婆婆,家裡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她和鳳姐這樣的人物,原本不會有什麼瓜葛,原是因為劉姥姥祖上,跟賈府的王夫人,王家偶然連了宗。這日,劉姥姥的女婿狗兒正抱怨著,莊稼收成不好,難以生存,劉姥姥突然想起來,與賈府有些關係,於是便商量著,帶著板兒,去賈府“打秋風”(指上富貴親戚家裡求接濟)。

說去就去,為了一大家子的生活,劉姥姥一大早起來,大老遠的趕到了榮府大門前,卻不敢過去,直到看到門口有人指手畫腳的說話,這才上去問:“太爺們納福!”,那小廝不願搭理劉姥姥,最後就叫她繞道去後門街上找周大娘。尋到了一個小姑娘,讓她帶去了周大娘家中。

周大娘看著劉姥姥楞了好半天,正納悶不知是誰,劉姥姥迎上來笑問道:“好啊?周嫂子。”周瑞家的笑道:“劉姥姥,你好?你說麼,這幾年不見,我就忘了。請家裡坐。”劉姥姥一面走,一面笑說道:“你老是貴人多忘事了,那裡還記得我們?”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這府裡上上下下,多少尊貴的人兒,周瑞家的一個伺候主子的下人,在劉姥姥眼裡,都是“貴人”,就這樣的富貴,是她一輩子都過不了的,賈府的奢靡,與劉姥姥的窮困拮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雙方寒暄過後,劉姥姥說明來意:“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二則也請請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領我見一見,更好;若不能,就借重嫂子轉致意罷了。”聽著劉姥姥這樣說,周瑞家的也知道幾分意思,道:“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叫你見個真佛兒去的呢?……皆因你是太太的親戚,又拿我當個人,投奔了我來,我竟破個例給你通個信兒去。但只一件,你還不知道呢,我們這裡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理事,都是璉二奶奶當家。你打量璉二奶奶是誰?就是太太的內侄女兒,大舅老爺的女孩兒,小名兒叫鳳哥的。”

周瑞家的看在當年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幫過她丈夫的份上,就派了小丫頭悄悄去打聽鳳姐有沒有空,待小丫頭回來說,老太太吃過飯了,二奶奶正在太太屋裡,周瑞家的這才拉著劉姥姥去見王熙鳳,沒想著見到的卻是平兒,平兒讓劉姥姥和板兒坐在炕上,命人端了些點心招呼劉姥姥,讓坐那等著鳳姐。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鳳姐得空過來,見著劉姥姥說:“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說你們棄厭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起小人,還只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劉姥姥忙唸佛道:“我們家道艱難,走不起,來了這裡,沒的給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爺們看著也不像”,寒暄了幾句,便讓劉姥姥坐在炕上等。

鳳姐自小沒見過有這麼一門親戚,心下拿不定主意,便問王夫人的吩咐,而後鳳姐得了王夫人的授意,說自己裁奪著辦,朝著周瑞家的使了眼色,劉姥姥心神領會,心裡又不好意思,可這會子已是騎虎難下,既來了,今日定是不能白來,只壯著膽子說了一句話,鳳姐便知其意了,給了二十兩銀子,讓劉姥姥冬日裡做幾身衣裳,亦或者用在別處也都隨她。

窮親戚“打秋風”在古代是常事,哪個富貴人家沒有個窮親戚呢?二十兩銀子對劉姥姥來說,是一大筆錢,可於王熙鳳來說確如指甲蓋一般,倘若沒有給出這二十兩銀子,巧姐兒也未必會得救。劉姥姥得了銀子回去,來年家裡莊稼大豐收,想送點給賈府的老太太和姑娘們嚐嚐,所以又來了賈府,並且帶了一車子瓜果蔬菜,這次與第一次不同,見到了賈府的主人,賈母。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賈母平日裡累了就跟姑娘們說笑幾句,也甚是無聊,正巧劉姥姥來了,又與她差不了幾歲,就想見見劉姥姥,想是賈府有些時日,沒熱熱鬧鬧的了,賈母就尋思著,帶劉姥姥,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李紈,探春幾姐妹和寶玉等人,一起去逛園子,看荷花,品茶,行酒令……一時間,園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一天轉眼就到了傍晚,想著大晚上不方便,賈母便留劉姥姥住了一晚,第二日再回去。

翌日,劉姥姥裝車回去,平兒與劉姥姥說:“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既給東西又給錢,劉姥姥的本意是來還人情的,可落在別人眼裡,卻是再次“打秋風”,於是便有了“日後別在求親靠友的”,話雖這麼說,人家既上門來了,斷沒有讓人空手回去的道理,何況是賈府這樣的人家。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劉姥姥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賈府鼎盛之時幫助過她,日後賈府落寞,劉姥姥不顧一切的去救,盡了她所有的努力,得知賈母去世,賈府眾人皆入獄,她生活拮据,卻省出銀子來打發獄卒,只為見鳳姐一面,散盡全身的家當,贖巧姐兒出來,並且把她養大。

鳳姐一生,最在乎的巧姐兒,她雖做了壞事,可稚子無辜,鳳姐彌留之際,念著的不是賈璉,而是巧姐兒。

劉姥姥深知鳳姐放不下巧姐兒,可劉姥姥一生艱辛,能有多少銀子呢?她願意拿所有家當來贖鳳姐的女兒,也是念著當年的恩情,她雖不體面,不“尊貴”,在大戶人家眼裡,劉姥姥“俗不可耐”,恰恰是“粗俗”的劉姥姥在賈府落魄之時,第一時間來看望,甚至用全身家當來贖巧姐兒。

《紅樓夢》:劉姥姥,真的是“母蝗蟲”?讀懂了才知道!

當初連下人都不待見她,那又怎樣,她只記得別人的好,不仔細的品劉姥姥,只覺著她真如黛玉所說的“母蝗蟲”一樣,細品之後,劉姥姥真的很值得人敬佩。

王熙鳳活這一世,機關算盡太聰明,做了很多糊塗事,放高利貸,唯獨對劉姥姥,有了一絲善念,種了善果,“因果循環”就是這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