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體系構建視野下的泉州文化

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世界文化博物館”的美譽。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首屈一指的港口,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各種優秀文化能在泉州這座“海納百川”的國際都市傳播,吸引了歐、亞、非各國商客,“漲海聲中萬國商”,呈現出“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的盛況。多種文化一城共存,反映了中外人民友好相處、互相尊重民族風俗的歷史事實,也是支撐泉州繁榮的精神基石之一。中國文化的和諧、包容與世界文化的水乳交融,形成歷史上泉州的生機與活力。

話語體系構建視野下的泉州文化

為什麼泉州能夠成為“世界文化博物館”?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曾請教湯一介,為何中國沒有因文化之爭而陷入戰爭和分裂?湯一介認為,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具有包容性,而且秦漢以來歷代王朝對社會具有強大的控制和調節能力。然而,中國傳統思想具有包容性仍是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問題。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標本,解讀泉州的多元地域文化,不僅涉及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質,而且對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的構建也具有重要意義。

與西方文化的一元論相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出強大的包容性。在中國歷史上,儒、釋、道在論辯的基礎上實現融合與會通,這與儒家思想的價值預設有關。一方面,儒家思想構建了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並未把這些觀念推向極致,而是留下廣闊的可能性空間,這些價值觀念都受到“中庸”思想的節制。所謂“君子尊德性而道學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其至矣乎”。對於虛無縹緲、無法論證的事物,儒家主張存而不論,不輕易斷言。中庸的精髓在於反一元論、反中心論,避免不知變通,防止人們的思想僵化。孟子引“權”入儒家思想,集中闡釋中庸的內在機制。孟子曰:“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朱熹注《孟子》曰:“執中而無權,則膠於一定之中而不知變,是亦執一而已矣。”

當朱熹稱讚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時,實際上是說泉州文化的多樣性。以泉州為代表的我國“一元主導、多元並存”的傳統文化格局,是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話語體系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沒有話語體系的滋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西方的話語體系非但不能理解中國的歷史,更不能解釋中國的現在和未來。

無論中國,還是世界,都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道路的成功,為世界和中國的學者在話語體系創新上提供前所未有之大機遇。如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突破西方話語體系的理論侷限和認識誤區,成為中國學術界的當務之急。對泉州地域多元文化的深入探討,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提供了一條有益的思路。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國際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