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奖”设1亿美元捐赠金,97岁杨振宁:极有远见的事情

11月17日下午,在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捐赠人轮值主席沈南鹏发言表示:为了让未来科学大奖得以永久化,后续将设立1亿美元的捐赠基金。未来科学大奖建设在2016年,有着“中国诺贝尔奖”的美称,也是我国第一个由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大奖。

“中国诺贝尔奖”设1亿美元捐赠金,97岁杨振宁:极有远见的事情

在2016年1月17日的未来论坛年会上,未来科学大奖也宣布诞生于此,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名单揭晓在2016年9月19日。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的召开位于首都北京,并宣布了“数学与计算机奖”的未来科学大奖设立。截止到今年的九月份,未来科学大奖一共组织4次评奖活动,共有16人得奖。

未来科学大奖包括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生命科学奖等三个奖项。单项奖金在100万美元,用于奖励上一年度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如今时光已流逝了四年了,未来科学大奖一共颁发给了16位卓越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贡献惠及了全人类,大奖的奖金也来自于12位捐赠人十年的诺言。

为了保证大奖的公平和公正,捐赠人轮值主席沈南鹏表示:“今后还将设立一亿美元作永久捐赠基金,让未来科学大奖得以永久化,也让科学家有更多的资源去创造研发,和开括更辉煌的科研目标”。

在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97岁的杨振宁先生也来到了颁奖现场,97岁的杨振宁先生认为:“在19世纪的末年,瑞典设立了诺贝尔奖就是一件非常有远见的事情,这个奖项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有着巨大的意义。如果能让未来科学大奖要变成一个永久的基金,这是一件极有远见的事情”

来自于生命科学奖获奖的邵峰,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的副所长,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质科学奖获奖的王贻芳和陆锦标,也都有着不俗的身份,王贻芳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而陆锦标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教授,以及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那么,对于“中国诺贝尔奖”将设1亿美元捐赠金,来让未来科学大奖得以永久化的捐赠,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