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精明一世,为何不早给戚夫人安排好后路呢?

LiNanWang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无论是在苏北泗水亭拉起起义大军,还是投靠项梁立功封侯,或是只身一人赴约鸿门宴,最终与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高下等等,人们不得不叹服刘邦的眼光、智慧、韬略。

虽然他指挥千军万马,游走险恶江湖,堪称人中蛟龙,但为什么生前不给自己心爱的戚夫人留出一条活路?

在刘邦披荆斩棘的人生旅程中,戚夫人犹如一枚盛开的花朵,用她的美貌和才艺安慰着刘邦的倦意。他深爱着戚夫人,戚夫人依附着他。

有那么一段时间,刘邦想废掉吕雉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然而,这个想法一出,大臣一片反对的声音,刘邦无奈之中放下了这个念头。时间往后走着,刘邦的旧伤复发、卧床不起。这时候,戚夫人一刻不离地守在床边照顾他。

人老了,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看着眼前的戚夫人,刘邦心里一半是感动,一半是担心。他感动戚夫人的不舍不弃,他担心的是日后戚夫人母子的命运。

刘邦猜到了戚夫人的将来。

一旦太子刘盈顺利继承皇位,吕后必然会走向前台,她不会放过温婉贤惠的戚夫人。刘邦或许心里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

刘邦准备为戚夫人日后扫平障碍。

他想改立太子,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只有刘如意当上太子,进而成为皇帝,戚夫人才能真正的安全。然而,朝臣反对,此路不通。

他想提升刘如意地位,让戚夫人“母凭子贵”。这是一个不费周折的出路。于是,刘邦先封刘如意为赵王,让他远离长安。随后,刘邦精挑细选了一个人前去协助赵王。

这个人就是周昌。关于这个人选,刘邦很是动了一些心眼。

当年刘邦想改立太子,周昌誓死相劝。有一次,周昌劝刘邦,太子刘盈虽然软弱,但是并无过错,若果废了刘盈,与法与理都说不过去。如果您要废了刘盈,就先罢免了我吧。

无巧不成书,周昌的这段话被躲在厢房里的吕后听到了。

吕后深受感动。她欠周昌一个人情。

当然,刘邦也知道周昌看好赵王。让他辅佐赵王,为的是以后让他能在吕后跟前求个人情。

当然,刘邦还断了吕后的臂膀,夺了她的权力。公元前195 年,燕王卢绾叛变,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讨伐。樊哙不负所望,大获全胜。有人向刘邦进言:樊哙跟吕后早都串通好了,准备在您百年之后残杀戚夫人和赵王如意。

刘邦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吕后干政,朝廷里本来就有杂音,这下又密谋害人。刘邦即刻派陈平等人去杀樊哙。陈平预感到形式会有变化,他关了樊哙,留下了樊哙的性命,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人生永远都有遗憾,吕后非但没有失权,反而独揽大权。

刘邦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提出要任曹参为相。在刘邦看来,曹参是一个靠得住,能干事的人物,就是想通过曹参来牵制吕后。

然而,刘邦把吕后想得太简单了。愤怒是一个难以压制的恶魔,吕后对戚夫人早已恨之入骨。

刘邦死后,吕后让曹参当了宰相,没几天就借机把他免了。

危险正在走向手无缚鸡之力的戚夫人和赵王如意。

周昌被回调回了长安。赵王如意成了一叶小舟,很快就被吕后毒死了。

赵王如意死了,戚夫人最后的依靠彻底倒塌。吕后想怎么整她就怎么整。

这一切正如刘邦担心的那样,该来的都来了。

刘邦死后,吕后把戚夫人囚于永巷,让她每日舂米。日日苦役,受尽万般恩宠的戚夫人哪能适应得了呢?她通过唱怨歌向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诉苦。

吕后得知后把她做成人彘(人彘指的是把人的四肢剁掉,再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熏聋),接着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最后扔到粪坑里)。

刘邦能打下一座江山,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他想着给戚夫人留条活路,而是他又实在无能为力。


文踪旅迹


刘邦确实给戚夫人安排了后路,只是他也没想到吕后会那么丧心病狂吧。

  • 刘邦在临终前,想要杀掉的最后一个人是樊哙,理由正是为了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

商山四皓事件后,改立太子这件事已经被堵死了。

  • 自此开始,刘邦就着手安排戚夫人的退路。其中一个举措,就包括托付给皇太子刘盈。


虽然刘邦想要废掉刘盈,但刘盈对刘邦的话还是很听从的。

在刘邦晚年,他曾给刘盈写过一封《手敕太子书》,其中有一句:

  •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刘邦很明确的要求刘盈去保护戚夫人母子。

刘盈也确实照办了。你只能说吕后太狠毒,宁愿违背亲儿子的意愿,也要除掉心头恨。但是,不能说刘邦和刘盈没有进行保护。

除此以外,汉高帝十年(前197)刘邦还提拔戚夫人的族亲戚腮为中尉。中尉负责统领北军,算是在朝中给戚夫人安排人吧。


最后说一下樊哙的事。

根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记载:

  •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这里说的很明确:

作为吕后党羽、妹夫的樊哙,在刘邦病重时对外宣称:只要前一刻刘邦闭眼去世,下一刻他就要诛杀戚夫人母子。

听到这话后,刘邦立刻派人去斩杀樊哙。这就不算是保护了?

由此可见,刘邦采取了很多方式保护戚夫人。只是谁也没想到吕后会那么丧心病狂吧。


HuiNanHistory


我不是球迷,但偶尔也看看球。

最近看了几场,又听到了老生常谈的那句话: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在想,政治生态就像个球,越大的越像。

足球、篮球都是。

戚夫人的问题,犹如现今的国家队,究其原因,还是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定都洛阳,立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太子,时年已经五十五岁。

此时,吕雉才四十岁,刘盈年仅九岁。

在吕后嫁给刘邦之前,刘邦有个相好曹氏,没有正式成婚,但已经有了个儿子刘肥。

刘邦称帝时,刘肥已经二十岁。

但刘肥是庶出,没有资格作为继承人,他也比较明智,没有给刘盈添许多麻烦,吕后也没怎么难为他。

可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而且认为吕后所生太子刘盈过于软弱,就想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可想而知,此时吕后压力山大。

吕后二十岁时才嫁给比她大十五岁的刘邦,此时刘邦还有了儿子刘肥。

后来,吕后生了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

一直以来,吕后中规中矩,帮助刘邦操持家务,是个贤内助。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立吕雉为王后,但仍然留在沛县。

刘邦想把刘太公及吕雉等家属迎接过来,但由于楚汉战争爆发,被楚军阻挡。

205年,刘邦攻占楚都彭城,将家属一起迁来。

但由于项羽迅速回防,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自己逃跑了,刘太公及吕雉等人被项羽俘获。

直到203年,楚汉议和,刘太公及吕雉等人才回到刘邦身边。

此时,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

戚夫人比吕雉年轻,刘邦外出征战,都是戚夫人随从左右,而吕雉常常留守。

没有史料记载赵王刘如意的出生时间,大约就在这段时期出生的。

刘邦称帝后,戚夫人自恃得宠,时常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想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不确知刘如意出生的具体时间,也就不清楚戚夫人从啥时候开始哭哭啼啼。

但这应该是在刘盈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否则刘邦直接立如意为太子,戚夫人也就不必哭哭啼啼。

看一下,刘邦称帝后,也就是刘盈被立为太子之后,刘邦忙活了些啥,或许就清楚刘邦为啥没有给戚夫人安排好后路。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登上皇帝位。

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封功臣。

但折腾了一年多,才初步拿出了基本方案,原因就是功劳究竟谁大谁小难以确定。最后勉强评定萧何第一,共封赏二十多人,这才算基本搞定。

但其他的人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封赏,日夜不停的在争抢功劳,一时难以摆平。

这事已经搞得刘邦焦头烂额,不管戚夫人是不是哭哭啼啼,刘邦不敢节外生枝,还顾不上这个事。

其次,消灭异姓诸侯王。

刘邦为了对付项羽,许了很多诺言,分封了许多异姓诸侯王。

在汉朝建立之初,共有八人被封诸侯王。

他们的存在,对刘氏江山是很大的威胁。

现在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刘邦要给自己及子孙做打算,就开始清除这些诸侯王。

在刘邦称帝之后的七年中,绝大部分精力是用来对付这些异姓王。结果,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兵败后被俘;韩信、彭越被杀;韩王信、陈豨等败后叛逃匈奴,后战败被杀;英布起兵淮南,亦被迅速平定;燕王卢绾逃入匈奴。只有长沙国作为汉与南越之间的缓冲,且势力弱小得以保存,汉文帝后七年,因长沙王无子而国除。

刘邦在位七年,主要精力就是清理这些诸侯王,直到他驾崩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反叛投靠了匈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被围白登山,几乎回不来了。

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被流矢所中,病得很厉害,之后不久驾崩。

分封功臣和清除异姓诸侯王是汉初刘邦面对的主要政治任务,处理不好将严重威胁汉朝国基。

正是因为刘邦的精明,才清楚孰轻孰重。

这些问题不处理好,将来的江山交给谁都不可能守得住。

但戚夫人哭哭啼啼,也令刘邦决意要废掉刘盈,改立如意。

一开始就遭到了重臣们强烈的抵制。

刘邦自以为身体还凑合,再坚持几年没问题,也不敢太早的确定废立之事。

但在平定英布叛乱被流矢所中之后,刘邦感觉来日无多,决意要做这个事。

可是,留给刘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张良劝谏,刘邦不听,张良就托病不再上朝理事;

太子太傅叔孙通直接威胁刘邦,说“如果陛下坚持废长立幼,他就以血污地。”

刘邦就跟叔孙通打哈哈,说是跟他开玩笑。

叔孙通也不含糊,说:“岂有此理,哪有拿国家大事开玩笑的。”

刘邦就假装答应了他。

其实,刘邦才不在乎这个哪,叔孙通的脑袋值几个钱哦。

真正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的还是吕后。

眼看刘邦要废掉太子,吕后就求救于张良。

张良说:“仅靠嘴皮子已经不能改变太子的命运。‘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都是世外高人,都八十多岁。皇上屡次征召,都没有如愿。如果把他们请出山,辅佐太子,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

果如张良所言,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太子身边有四个老头陪着。

刘邦一问,得知是“商山四皓”,立马就意识到太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于是对戚夫人说:“这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吕后才是真正的主人。”

刘邦从此之后,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精明一世的刘邦,依赖别人夺取天下,最终也落入别人的套中。

冥冥之中都有定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如刘邦最后拒绝医者为他医治时所说: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生命如此,命运如何不如此,国运又如何不如此哪?

戚夫人及赵王如意,不能顺天由命,最终得到凄惨的结局,也怨不得别人。



豹眼看历史


刘邦和戚夫人的情感真的有那么深厚么?一个皇帝如果真想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何愁没有办法?可怜戚夫人还是成了被遗弃的那颗棋子。

在汉朝这场没有悬念的宫斗中,于情于理,于法于制,吕雉占着绝对上风,她是正牌皇后,生下的儿子是嫡长子。

刘盈的存在是绝对无可挑剔。

可是刘邦还是顶着雷高唱反调,难道真的是美人计好使?我只想说很多人被刘邦废太子事件扔出的烟雾弹迷惑。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太子刘盈本性柔弱,刘邦觉得这个儿子没有遗传自己的优良基因,就想着废掉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原因很简单:

刘如意像他!

排除戴绿帽子的可能性,刘如意怎么能不像他?如此牵扯的理由就是一句废话。戚夫人也傻傻的认为自己美的冒泡,有了皇帝的支持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于是这场靠枕边风引导的政治博弈完全一边倒,刘邦坚定的拉起大旗向着所有人开炮!我就这么决定了看你们怎么办?

吕雉第一个不干!废了我的儿子?是不是嫌活的久了?大臣紧接着也不干!皇上真的喝多了,没事找事!

那么所有人投了反对票!

刘邦才发现,汉朝不是曾经的汉朝,大臣也不是以前的弟兄,最可怕的是老婆也不是原来的老婆,以前那个精耕细作,唯我是从的老婆似忽比自己更具权威。

我只想说一点,戚夫人高估了自己的肉体!再丰满肥嫩的肉体,在国家权利的归属权中,完全是不对等的交换。刘邦不傻!吕雉也不嫩。这场换太子的把戏,原来是刘邦自己玩的。


外戚势力的做大,才是刘邦心头的梗。

如果上天再给刘邦一次机会,我认为他绝对不会封吕雉为后,多么痛的领悟!这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已经渗透到汉朝的角角落落,刘邦担心啊,担心的是自己子子孙孙。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汉朝的归属权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吕雉对异姓王的手段,刘邦也暗自忌惮……于是有了这次不成熟的试探。结果完败了……

张良搞出个商山四皓,周昌这个口吃也摆明立场,其他望风向背的大臣们已经跃跃欲试。


死心吧,戚夫人!

刘邦只说了一句:太子大势已成,我也没有办法!我觉得刘邦更多的是在说他自己,死心吧,刘邦!两人开始卖弄文艺,一唱一和的互送愁肠:

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阙,戚夫人嘘唏流涕,上榻去,罢酒。

不知道刘邦唱给谁听,但是戚夫人显然听不进去,一个知道自己快要死的人,还有心情唱歌?面对已经无法挽回的局面,他第一时间设法保护自己的儿子,先把刘如意安排到赵国封地,并且让正直的周昌辅佐。


戚夫人呢?

他自己先放弃了,当然不是在妇产科,保大保小的问题,刘邦只在意自己的血脉。有句话叫人走茶凉,现在即将走,所有的事彻底凉凉。还管什么戚夫人?

作为帝王刘邦是伟大的,从一无所有到登峰绝顶,然而作为男人刘邦是可怜的,不是畏妻如虎,只是生不由己。

戚夫人呢?她确实不自量力,高估了自己在刘邦心目中的分量。等到刘邦一死,她迎来的是吕雉丧心病狂的报复,做成人彘!她始终没有看透汉朝权利背后的秘密,这可不是几次床榻之欢就能摸透的!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简单来说,刘邦安排了,只是没什么用。

戚夫人被吕后整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刘邦晚年的后宫格局基本就四点:刘邦宠幸戚夫人、刘邦宠爱刘如意、刘邦对刘盈不感冒、吕后善妒。

戚夫人受宠长达十年,不仅在于她的年轻貌美,还在于她能歌善舞,抚慰了刘邦晚年的心灵,刘邦废立太子的企图失败后,还跟戚夫人唱和一首。爱屋及乌,聪明伶俐的刘如意也得到了刘邦的宠爱,与此同时,太子刘盈却越发不受刘邦待见,吕后更是早就没了宠爱。

戚夫人受宠跟吕后善妒注定了刘盈继位后,戚夫人就要挨整,只不过不会整死那么严重罢了。这一点戚夫人也是心知肚明,但她显然不可能静坐等着挨整。有了刘如意得宠跟刘盈失宠两个条件,很难不让戚夫人对储君之位生出觊觎之心,一旦夺嫡成功,哪里还需要怕吕后啊。

问题在于,这场夺嫡之争的天平是完全倾斜的。刘盈一方,有嫡长子的礼法优势,有强悍母后的筹划,有外戚的帮助,有朝臣的支持;刘如意一方呢?除了刘邦的许诺就没了,而刘邦的信用值长期欠费,不践行的诺言多了去了,一看废太子太难,他就放弃了,导致刘如意在夺嫡之争当中惨败。

戚夫人可能不怎么读史书,未必知道夺嫡失败的严重后果,尤其她的对手是吕后,连韩信都能搞死的狠角色,更别提她这种文艺工作者了。

其实就连刘邦也不清楚戚夫人将面临着什么,他猜到刘如意可能被视为刘盈的威胁而被吕后除掉,也猜到吕后会整整戚夫人,但他没料到吕后会下这么狠的手,所以他临终前的安排,主要都是保护刘如意的。

《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

除了交代刘盈要关照刘如意,刘邦还把刘如意封到赵国,远离长安,又派忠直的大臣周昌为赵相,保护刘如意。但这些并不代表刘邦不关心戚夫人的死活,为了戚夫人母子他可是连心腹都想杀的。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

当时樊哙正率大军在外平叛,刘邦一听这货扬言要杀掉戚夫人母子,立刻派陈平阵前斩杀,这事是有很大风险的,要是操作不好,大军说不定就反了。当然陈平这个人精知道杀樊哙得罪吕后,不杀得罪刘邦,所以他用囚车载着樊哙慢慢往长安走,耗到刘邦驾崩就立刻跑去向吕后表忠心。

从这点看,刘邦是很在意戚夫人的,但是夺嫡的失败和吕后的铁腕,注定戚夫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吕后成为太后,后宫中但凡有点宠爱的妃子都受到了她的关照。《史记·外戚世家》载:“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後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所以宠妃都被幽禁,只有不受宠的薄姬才安然无恙,跟儿子去了代国,当了代王太后,足可见吕后的报复是全方位的,戚夫人就算不夺嫡,也过不上好日子。

戚夫人被囚禁时还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很多人以此认为戚夫人胸大无脑,把儿子给害了,可吕后宰了刘邦三个儿子,吓死一个,刘如意既不是吕后生的(刘盈),也不是吕后养的(刘长),母子又不低调(刘恒),有没有戚夫人这首歌他都难逃一死,戚夫人这么一唱,多少还留下一首作品呢。

总的来说,夺嫡之争是帝制时代最残酷的斗争,失败者除了死很少有其他结局,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是戚夫人母子夺嫡成功,吕后母子又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平沙趣说历史


刘邦老矣。时光流逝的太快,刘邦转瞬间就老了,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在位时要是想起来这样的一件事情其实又岂是那么的简单。刘邦大权在握,遥指天下可谓是威风凛凛。



在他娶了戚夫人之后,对于这一位女子是十分的宠爱,而吕雉呢,因为年老色衰,渐渐的竞争不过这些年轻人了。


但是她又岂是那么的简单,从当年刘邦还未起事的时候,她就是刘邦的妻子。自刘邦开始起事,她算是一路陪伴着刘邦打下的天下,所以就声望而言,普天之下应该只有刘邦一人比她还高了吧。

在刘邦登基之后,吕雉作为他的糟糠之妻,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后宫之首,名副其实的国母,而且就权力而言,她也是大权在握,就名分而言,普天之下也是她最稳固的了。


想当年,刘邦要废太子,吕雉去求张良,她毕竟还是有面子的。汉初三杰有两个都站在她的一边,其中剩下的一个已经见了阎王,而且还有德高望重之人为太子说话,刘盈得以保留了下来。


在刘邦去世之前,他又何尝不想保护一下戚夫人,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吕雉的威望并不是像那些单纯的靠着宠爱上位的皇后。等他终于有了一些办法的时候,结果自己却去世了。


围知历史


刘邦剧照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吕雉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弄出了残酷的“人彘”刑罚对付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毒死了他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其实以刘邦的政治智慧对于自己死后戚夫人的下场是心知肚明的,他有办法能保全娇妻爱子,只不过和江山社稷相比,一个女子的生死荣辱对于帝王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吕雉和戚夫人的关系有点像年老色衰的原配和年轻貌美的小三。吕雉当年嫁给刘邦可真是下嫁,吕雉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刘邦只是一文不名的小吏,而且刘邦比吕雉大15岁,还有一个私生子。吕雉进了刘邦家后没有任何嫌弃,勤俭持家,照顾老人孩子;而刘邦不是一个待的住的人,三天两头不回家,四处骗吃骗喝,最后还因为喝酒误事被秦朝通缉,后来起兵反秦,吕雉带着一家老小颠沛流离,过得不容易。

公元前206年,刘邦反秦成功,成为汉王,也算功成名就,没想着把家人接到身边,而是娶了戚夫人宠爱有加;后来楚汉相争,吕雉这些刘邦家属全落到项羽手里,俘虏的生活不好过,每日担惊受怕,直到公元前203年9月才被放回到刘邦身边。你想想吃苦受罪全是吕雉,享福受宠全是戚夫人,这两人关系能好么?

吕雉

其实对于吕雉这种堪称帝王枭雄的女子来说,并不太在乎刘邦爱谁,受刘邦宠幸的女人多了,有名号的就达8人,也没看吕雉挨个去报复,为什么偏偏对戚夫人那么狠?根子出在刘邦想改立太子上。吕雉和刘邦有一个儿子刘盈,在公元前205年就被立为太子,只不过可能因为幼年经历的原因,刘盈为人仁厚懦弱,一直不受刘邦喜爱;而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可能是爱屋及乌,刘邦就觉得刘如意英武果敢像自己,一个几岁的孩子也不知道刘邦是怎么看出来的,再加上戚夫人吹的枕边风,反正刘邦一直想废了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从公元前198年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多次或召集大臣廷议,或私下找重臣商议,想要改立太子。只不过吕雉参与朝政多年,根基深厚,有一大批支持者;而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继承帝位名正言顺,还没有任何大的过错,也有很多朝臣支持。对于刘邦因个人喜好换太子的行为,大臣们是群起反对,在这种高压之下刘邦也不得不妥协,放弃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但吕雉和戚夫人的死仇是结下了。

刘如意没当上太子,刘邦就没招保全戚夫人母子了么?当然不是。首先最直接的一个办法杀吕雉,恨戚夫人的只是吕雉,以刘盈仁厚的性子是不会去对付自己的弟弟,事实上后来吕雉要杀刘如意,正是在刘盈出面保护下才没第一时间得手,但刘邦不能这么做,因为初建的大汉朝需要吕雉这个强权人物保驾护航。

刘邦和他的开国功臣们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的既得利益者,这帮人对于皇权能有多少敬畏、能有多少忠诚都是未知数。刘邦为了稳固刘家天下,一方面杀戮铲除韩信、英布、彭越等开国异姓王,另一方面用各种手段打压萧何等大功臣,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前也只是刚刚稳住局面。当时刘姓皇族要么不堪大用,要么年幼无知,刘邦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独自面对开国的骄兵悍将们,皇权旁落的风险太高了,而在刘邦的政治集团中除了刘邦自己,只有吕雉能压服所有人,所以她不能死。

第二个方法是给戚夫人母子大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吕雉不是疯子,当报复成本太高的时候,什么仇恨也放下了。西汉建立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全国四十余郡,皇帝直接管辖的只有十五个,其他地方全在诸侯王掌控之下,特别是韩信曾经统领的齐、楚两大封国,齐国下辖七十余座城,楚国下辖一百三十座城,堪称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兵精粮足,还远离西汉统治根基的关中地区,可以和汉朝中 央分庭抗礼。刘如意只要在这两个地方任意一处当王,只要不自己作死主动跑去长安,手中实力足以保护母子安全。

但刘邦给刘如意的是赵国,这个赵国可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而是一个缩小版,领土仅有邯郸、易阳、柏人、襄国四个县,人口不到35万,最重要的是离长安太近了,完全处在西汉朝廷官军的威慑之下,刘如意毫无反抗之力。刘邦这么安排实际上就是害怕出现戚夫人母子与吕雉军事对抗的局面出现,分 裂大汉朝。

初建的西汉王朝处于一个变革时期,大一统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回归周朝分封制还有很多支持者,刘氏皇族的统治并不稳固,各方势力只是臣服于刘邦灭项羽、铲除异姓诸侯王的武力之下,实际上面临的局面和秦朝时差不多。有秦朝这个教训在,刘邦是不会让刘氏皇族内部公开决裂的,既然吕雉不能杀,刘盈的太子之位不能动,那为了维护西汉中 央的权威、维护大一统,戚夫人母子就只能牺牲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更换太子失败时就知道戚夫人母子死定了,所以当时他给戚夫人唱了一首楚歌“天鹅高飞,振翅千里。羽翼已成,翱翔四海。翱翔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短箭,何处施用!”,并给戚夫人留了句话“吕后真是你的主人了”。此后刘邦让耿直敢言、对吕雉有恩的周昌给刘如意当相国;派陈平和周勃去杀樊哙,要斩断吕雉插手军队的帮手等等,与其说是给戚夫人的保命手段,不如说是刘邦给自己的心里安慰,毕竟面对掌握全国大权的吕后来说,刘邦留下的这些后手完全没有意义。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刘邦给出了答案。


当狗容易做人难


汉高祖刘邦是少见的人精。

楚汉相争中,刘邦、项羽二人双双站在各自的军前,向对方喊话,自幼熟读《尚书》的刘邦文思敏捷,历数项羽的十大罪状,把从小就不爱读书的项羽说得哑口无言。

项羽嘴上功夫不如刘邦,但项羽手上的功夫可比刘邦强太多了,“你刘邦可以口,但我项羽可以手”,项羽一边想一边偷偷地摸向弓箭,正当刘邦说得欢时,“嗖”的一声,一只冷箭从项羽手里的弓上飞出,直奔刘邦胸口。

说时迟那时快,刘邦还沉浸在自己的口活中,胸口就被项羽的冷箭给重重怼了一下,来不及躲避,刘邦就瘫倒在地。

虽然身体承受巨大的痛苦,但刘邦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他清楚,他不能就此倒下,无论如何,他都要站起来,打击项羽的嚣张气焰,于是,刘邦强打精神,站了起来,继续大声对项羽喊话:“项羽,你个混蛋,你放冷箭,射中了我的脚趾!”

刘邦这应变能力,一般的人精是绝对做不来的,所以说,刘邦是人精中的人精,精得不能再精了。


然而,刘邦这么精明,却不为戚夫人母子留下退路,任由戚夫人在他身后被做成“人彘”,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刘邦会如此残忍呢?为什么刘邦会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最爱的女人呢?

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刘邦早就明白,在权力面前,生命是最重要也是不重要的东西。

楚汉相争的初期,刘邦攻入项羽的都城彭城,随即被项羽反攻,落荒而逃,逃跑的路上,刘邦遇见自己的一双子女,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刘邦二话不说,带上一双子女一起逃。

逃啊逃,楚军就追上了,眼看人困马乏,再这样下去十之八九就要被楚军追上,一旦被楚军追上,他,他的一双子女全都得完蛋,没有多余的思索时间,刘邦便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推一双子女下马车。

刘邦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即便楚军抓住自己的一双子女,也是关起来要挟自己,若是自己和子女全部被抓,恐怕就不是关起来这么简单,而是统统活不下来。

这时候,便显示出生命的重要性了,没有生命,所谓的权力,不过是泡影是幻想,没有可依附的实体。

那又为什么说生命不重要呢?

拿鸿门宴来说吧,如果刘邦惜命,不敢只身赴宴,怎么能取得项羽的信任,怎么能为自己日后的崛起争取喘息的时间呢?


对于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来说,最重要的事已不再是一两个人的生命,而是整个帝国的生命,如果牺牲一两个人的生命来换帝国的生命,刘邦非常愿意。

汉七年,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之患,刘邦亲征匈奴,结果被匈奴单于冒顿算计,兵困白登山。

白登之围后,刘邦痛定思痛,发现冒顿不是项羽,冒顿的玩法也不同于项羽,跟冒顿硬碰硬,冒顿就逃之夭夭,不搭理冒顿,冒顿又会跑来骚扰,比当年在项羽后方打游击战的彭越还讨厌。

一筹莫展之际,娄敬献计和亲,娄敬让刘邦派长公主即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当时的鲁元公主已经是赵王张敖的王后,怎么能让她再去改嫁给冒顿呢?但刘邦竟然同意了,刘邦认为,牺牲鲁元公主一个,换来大汉帝国的长治久安,很值得。

连亲生女儿都可以遣送到塞北苦寒之地,又怎么会舍不得牺牲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呢?虽然他很爱这个女人,但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他跟这个女人的爱情也断了啊。

当刘邦决定放弃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代替刘盈出任太子之位的时候,刘邦已经明白,戚夫人母子大概率会遭到刘盈和刘盈母亲的报复,之后戚夫人母子二人是生是死,只能看二人的造化了。

果不其然,刘邦前脚刚走,刘盈母亲吕太后就给戚夫人穿了囚衣上了刑具,随后,吕太后又把刘如意召进京城,吕太后跟刘盈两个,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最终弄死了刘如意。

可怜的刘如意,死前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已经在永巷当了多日奴仆,可怜的刘如意,死前还是个孩子,死前都没能见亲生母亲最后一面。

刘如意死后,吕太后又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人彘”是吕太后的发明创造,是古往今来最残酷的肉刑,吕太后之外,再也没有人用过这等骇人听闻的刑罚。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遥望燕园


一、戚夫人施展床上功夫,缠着刘邦废吕雉之子刘盈太子位,改封性格极像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这本身就是一步大臭棋,原因如下:

秦始皇一生未封太子,长子扶苏没能上位,小儿子胡亥却被阴谋家赵高、李斯沙丘合谋拥立为太子并即位,秦二世而亡。汉朝的开国功臣们大多出生贫寒,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秦末暴动才上位,秦鉴不远,令功勋大臣们不寒而栗。

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生性仁厚柔弱,是个遵纪守法的汉代好公民,加之这位未来的皇帝仁慈有余,大臣们也好当家作主啊!要知道这班大臣参政议政的热情还是十分高涨的!权利权利,有了权就有利嘛!

吕雉年纪较大,经常留守关中,关中是刘邦的老营,吕雉和大臣的娘儿们自然多了一份感情,娘儿们一吹枕边风,吕后和功臣们也就有了深厚感情。

大臣们都是老江湖了,看准了吕雉保住刘盈太子之位占尽天理,而且吕雉手段极为老辣,连兵仙韩信、彭越都被她干掉了,戚夫人和吕雉政治上不是同一个档次的,是没资格和吕雉一起上拳击擂台pk的。

二、刘邦这种老牌政治家知道一旦自己死后,刘盈登位,为刘家子弟、为戚夫人计,都要打压吕家势力,为此他在病重时想杀掉连襟、手握重兵的樊哙。

樊哙是刘邦老乡,宰狗为职业,曾与刘邦一起在芒山、砀山一带做流窜犯。后随刘邦在丰邑起兵,屡立战功,在鸿门宴救过刘邦一命,在项羽封沛公为汉王时,樊哙就是列侯,汉王称帝后,樊哙又立下许多新功:跟随刘邦俘虏反叛的燕王藏荼、平定燕地,随从刘邦到陈县,活捉韩信,击败陈豨和曼丘臣的军队,平定清河和常山二十七县,升左丞相,樊哙部下杀了韩王信,斩杀将军赵既,俘虏代国丞相冯梁、大将王黄等十人,与其他将领们平定代地七十三乡邑,燕王卢绾反叛,樊哙以相国身份攻打卢馆,平定燕地十八县,封舞阳侯,食邑五千四百户。

刘邦病重时,有人诋毁樊哙,说一旦皇上去世,樊哙就要带兵杀尽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这班人。刘邦大怒,派陈平用车载着绛侯周勃去取代樊哙将位,并在军中杀掉樊哙。陈平惧怕吕后,逮捕樊哙到长安去,到长安时,高祖去世,吕后释放樊哙,恢复他的爵位、封邑。

三、刘邦还给赵王派了丞相建平侯周昌,把赵王如意托付给周昌,以期保全。

吕后执政后,下令囚禁戚大人于永巷宫,并派人去招赵王,使者去了几次,周昌抬出刘邦挡驾: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幼,我私下听说太后痛恨戚夫人,想招赵王去一同诛杀,我不敢遣送赵王去,而且赵王正在生病,不能奉诏。吕后派人招周昌进京,惠帝刘盈宅心仁厚,并到霸上迎接弟弟,和赵王一同起居饮食,让太后找不到下手机会,惠帝元年十二月,早晨出宫射猎,赵王年幼,不能早起随往,太后用一杯毒干掉了赵王。吕后又砍断戚夫人手足,挖去双眼,熏聋耳朵、灌进哑药,让她住进猪圈,称为人彘。吕后一时脑子进水,让儿子惠帝参观人彘。从此惠帝整天饮酒淫乐,不理政事,有了不良反应。吕后还做了另一件脑子进水之事,让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亲舅舅刘盈,结果刘盈不愿做乱伦之事,这位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处女皇后。

吕后死后,吕氏后代被元老大臣们诛尽,侄子吕禄、吕产弱智到如此地步,这是吕雉想不到的!





苍茫大地顾炜斌


刘邦改立太子是违反当时的客观条件的,吕后跟随他吃苦受难,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如果说他改立太子的话,第一,违背了当时的继承的规定,长子继承制,嫡子继承制,第二,根据这个人的知识层次,他不可能想的这么周全,他也不便于求教大臣,毕竟这是皇帝家自己的家务事,大臣们如果参与进去,弄不好会身败名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