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寵妃戚夫人為何被奉為“廁神”?

洪俊毅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一生有三個重要的女子,分別是呂后、戚夫人、和薄夫人。最為有權的是呂后。最有福澤的是薄夫人,漢文帝是薄夫人之子,西漢從漢文帝開始到西漢末、以及東漢是漢文帝這一枝。而得到劉邦之寵愛最多的則是戚夫人。當戚夫人去世後,被尊為廁神。



那深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為什麼被奉為廁神呢?

其實,戚夫人雖然被奉為廁神,但實際上卻是戚夫人悲慘淒涼結局的體現。

戚夫人能歌善舞,確實受到劉邦的寵愛,同時還為劉邦生下一子劉如意,所謂愛屋及烏,劉邦對劉如意也很疼愛。然而錯就錯在戚夫人心生妄想,還不知足。

當時皇后是呂雉,雖然呂雉有些色衰,但她終究是正室為皇后,其子劉盈雖然有些不被劉邦喜愛,但至少還是太子。

本來戚夫人受到劉邦的寵愛,這對於呂后來說,只是情敵的關係。若單純是如此,呂后則可能不會對戚夫人下狠手。但是戚夫人後來的行為卻讓呂后極度不滿。


戚夫人仗著劉邦對他的寵愛、對劉如意的喜愛,再加上劉邦不喜太子劉盈。故而就勸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太子是未來的儲君,誰能為未來的皇帝,是很重要的。戚夫人此舉嚴重威脅到呂后、劉盈的地位,如此呂后是不能容忍的。

當然劉邦雖然也決定要改立太子,但最後還是沒能成功,呂后最終是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而她對戚夫人的仇恨和顧忌也是埋在心裡的。

直到劉邦駕崩,劉盈登基為帝,是為漢惠帝,呂后尊為皇太后掌握大權。此時呂后大權在握,也就開始了她的報復計劃。呂后不僅害了趙王劉如意。而且對戚夫人則進行了殘酷的報復。


戚夫人在呂后的迫害下,被弄瞎了眼、弄聾了耳朵,去了四肢,割了舌頭變成了人彘。可見呂后的殘忍程度,也反映出來戚夫人的淒涼下場。而戚夫人就算如此,呂后還是沒有放過她,呂后又把她放入廁所中。後人因感到戚夫人悲慘,於是就奉她為廁神。


中孚鑑


劉邦寵妃戚夫人為何被奉為“廁神”?

眾所周知,戚夫人替子爭奪太子之位失敗後,呂后對其製造了“人彘”事件,被呂后被關進廁所。所以有人為了紀念戚夫人,而把她奉為“廁神”。

一、走錯政治路線的美女——戚姬。

劉邦后妃當中,呂后跟戚夫人是一對冤家。呂后生子劉盈,被劉邦冊封為太子。戚夫人天生貌美,多才多藝,深得劉邦恩寵,被呂后深深嫉妒於心。加上戚夫人生子劉如意,向來母以子貴的戚夫人,覺得自己在劉邦枕邊吹吹風,便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跟劉盈太子之位重新洗牌。

可是歷史上有時候就是這麼風雲詭譎,往往在沙場上你死我活、刀光劍影反而容易對陣仗前,可後宮的政治戰爭,一直是看不見血肉,但已然是暗流湧動,殺機四伏的角鬥場。戚夫人走錯了政治路線,也即將走上一條不歸路。

二、心狠手辣的女人——呂后。

有句話叫不作死就不會死。呂后難道是吃素的嗎,雖然自己人老珠黃也就算了,但是想打太子之位的主意,豈不是自掘墳墓嗎?呂后先後找來周昌和張良商量對策,勢必出去戚姬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周昌跟劉邦是鄉里鄉村,更算是開國老臣,對劉邦提建議是直言進諫,礙於自己口吃,反正闆闆正正的道理都跟劉邦說了,太子劉盈是嫡長子,先祖制度不容隨便更改;張良也奉上計策,找來商山四皓(劉邦心目中的世外高人)勸說劉邦。經過這兩條計策,劉盈太子之位總算保住了。戚夫人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但令這位可憐的美人沒想到的事情即將發生。

劉邦死後,劉盈太子即位,是為漢惠帝。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那麼太后呂雉便是皇太后,可謂權力至高無上,無以復加了。這個時候,呂后開始了她慘無人道的報復行動,對戚夫人實行了喪失人倫的“人彘”事件,並把她關進廁所,也毒殺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母子倆都沒有落到好下場。不得不說呂后心狠手辣,蛇蠍心腸。就連後來皇帝劉盈看了人彘之後,也驚悚至極,根本不相信這是自己的母親所為,後來一病不起,鬱鬱寡歡,24歲便英年早逝了。

三、正義屬於誰,勝利又屬於誰?

呂后勝利了,但也失敗了;戚姬失敗了但也勝利了。

呂后的勝利,是手段和野心的勝利,然而她在正義上、在道德人倫上卻輸得一敗塗地,乃至也把自己兒子的心也輸掉了;一代美人戚姬輸了,輸在自己不該在劉邦面前吹暖風,不該爭奪本不屬於自己的政治權益,輸掉了自己和孩子的慼慼性命。但是戚姬又贏了,人彘事件讓自己贏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也贏得了一些人對她的些許尊敬。

直到今天,逢上元節、中元節還有人在廁所外面祭祀這位昔日美人,不過人們都已改口叫她“廁神”了。

(對此您有何看法呢,歡迎關注和點評。)


山城小哲


戚夫人是侯戚鰓的女兒,他與劉邦的故事在《太平寰宇記》就有詳細記載,劉邦十分疼愛戚夫人,不久就與她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劉如意。小兒子長得伶俐,故劉邦對兒子與夫人更是疼愛有加。戚夫人自然也明白這不是一般人能獲的恩寵,整日陪伴在劉邦身邊,只是在立太子一事上時常在劉邦面前哭鬧。戚夫人的意思是讓劉邦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他們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確實因為戚夫人動搖了想法,大臣們都表示不妥並阻止劉邦,所以也不得不停止廢立之事。

到了漢十二年,劉邦身體每況愈下,也越發覺得自己在這世間的時辰不多了,迫切想決定出立誰為太子。呂后此時也坐不住了,整日憂愁纏身,沒有辦法只好前去請教張良。張良給出了一個人名,商山四皓。要說這商山四皓也不是一般人,德才兼備德高望重,本該擁有一片光明的仕途,但他就是看不慣劉邦的辦事風格,從而放棄為官。

在後來的一次宴會上,劉盈與劉邦相聚一堂,劉盈正向劉邦行禮,正是這時劉邦看見了劉盈身後的商山四皓。這一看不要緊,劉邦馬上召來戚夫人,對她說:“劉如意太子現在是立不成了,你看劉盈,已獲得商山四皓輔佐可見羽翼豐滿,無法撼動了啊!”戚夫人聞之落淚,劉邦不忍,用擊築來安慰戚夫人,戚夫人也隨著樂聲起舞。

漢高帝十二年,劉邦病故,劉盈繼承太子,呂雉成為了皇太后。要說最狠不過婦人心,皇太后早對戚夫人狠的牙癢癢,搶我的男人還想立你們的兒子做太子?現在可好,劉邦去世也沒人能罩你戚夫人了。多年的怨恨終於爆發,呂后不僅將戚夫人關起來,還剃光她的頭髮,命她穿囚服幹活勞動。

戚夫人在勞作時自己創作了一首《舂歌》,歌中表達了自己的不幸委屈,並且暗示自己的兒子前來相救。不幸唱著唱著就傳到呂后耳朵裡了。呂后大怒,決定斬草除根。劉如意尚且年幼且與劉盈同吃同住,呂后一時沒有機會下手。有一天早上,呂后趁著劉盈早起外出打獵之時下手,將劉如意毒死。之後又砍斷戚夫人手腳,灌上啞藥,挖出雙眼燻聾耳朵,丟進廁所裡,起名為“人彘”。可惡的是還讓劉盈在旁觀看,生性善良的劉盈因此心理受到重擊,從此一蹶不振日夜笙歌縱慾無度,年僅23歲便離開人世。

後來人們為了表達對戚夫人遭遇的同情惋惜,便她為“廁神”。


歷史名將錄


這應該算是一個誤會吧,《史記》中戚夫人死前是被安置在“廁”中的,只不過這個“廁”的意思更大的可能是“豬圈”,而不是後世“廁神”所想的如廁之所的神。


來歷

在《史記》中,戚夫人因為爭寵,並且幾次想讓劉邦改立太子,但最終都沒有成功。在劉邦死後,她遭到了呂后的報復,砍掉雙腳、剜去雙眼、弄成聾啞人,扔在了豬圈裡,並命名為“人彘”。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史記.呂太后本紀》

為什麼說這個“廁”更大的可能是“豬圈”呢,主要在於最後這個“命曰‘人彘’”,我們知道,彘即是豬的一種泛稱,在《史記·項羽本紀》中便有“賜之彘肩”的說法。那麼豬更應該安置的場所自然就是“豬圈”了。

廁神的說法

雖然這個“廁”很大的可能不是廁所的意思,但並不妨礙民間傳說逐漸將她傳播成廁所,這個也是很好理解的一件事。

後世同情戚夫人悲慘結局的人也非常之多,於是便所把她也化做為“廁神”,稱之為戚姑。按照《月令廣義》記載,唐朝便有民俗,在元宵節請戚姑之神,這也便是“戚姑廁神”的習俗,後世又逐漸訛化,戚姑又變成了七姑,流傳頗廣。


水一白聊歷史


以史為據,答即所問。

《前漢演義》

“忽有宮監奉太后命,來引惠帝,導入永巷,趨入一間廁所中,指示惠帝道:“廁內就是‘人彘’哩。”惠帝向廁內一望,但見是一個人身,既無兩手,又無兩足,眼內又無眼珠,只剩了兩個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還稍能活動,一張嘴開得甚大,卻不聞有甚麼聲音。及宮監附耳與語,說是戚夫人手足被斷,眼珠挖出,燻聾兩耳,藥啞喉嚨,方令投入廁中,(被呂后)折磨至死。”

《月令廣義》

“元宵請戚姑之神。蓋漢之戚夫人死於廁,故凡請者詣廁請之。今俗稱七姑,音近是也。”


至尊聖皇天帝


劉邦寵戚夫人,這本來就惹惱了呂雉。又欲廢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就更加使得呂雉咬牙切齒地痛恨戚夫人。

劉邦死後,呂雉成了勝利方。呂雉為洩憤將戚夫人打入冷宮。並對她進行勞動改造。

也許此時呂雉還沒起殺戚夫人的心,畢竟勝利方對失敗者還存有一點同情心,就算是想殺戚夫人可能也未必會這麼狠毒。

可這戚夫人仗著自己的兒子劉如意是趙王,於是還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鹹魚翻身。


戚夫人是才女,會填一手好歌詞:

《舂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還記得李煜的“虞美人”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是李煜用生命寫的詞。

而戚夫人則是用她自己和她兒子的生命填寫了這首《舂歌》。呂雉見到這首歌后,明瞭戚夫人仍然賊心不死。

那好吧,你戚夫人到現在了還在幻想著你失去得寵的天下重來,那我呂雉就成全你戚夫人,給你加油添把火。去死吧!

呂雉毒死劉如意後,心中憤恨的怒火仍然難平。於是呂雉將戚夫人製成“人彝”扔進廁所裡。

民間百姓覺得呂雉這招太過狠毒,有點同情戚夫人。

本來人們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可戚夫人,因為愚蠢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她的兒子劉如意,這就有“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民間百姓一面同情戚夫人,一面又恨戚夫人愚蠢也就罷了,這麼蠢還想奪政,太自不量力了。

因為同情,因為戚夫人漂亮,又因為對戚夫人還帶有藐視和恨。於是民間百姓,就給戚夫人封了一個“廁神”的“美麗”封號。


吳百蘭


我們都知道戚夫人非常受寵!尤其是為劉邦生下了兒子劉如意,為了自己的將來打算戚夫人就想著劉邦廢除劉盈的太子之位,讓劉如意來當太子,畢竟太子幾乎就意味著皇帝,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可每次劉邦想這麼做的時候,身邊的大臣們都在勸說,最終戚夫人沒能如願。

公元前195年的時候,劉邦病重,自知命不久矣,於是換太子之心尤為急切,呂后得知這個消息後,找到了張良詢問他可有方法解決,之後呂后在張良的引導下找到了不滿劉邦的流氓氣息的商山四皓,後來當劉邦看到劉盈身後的四皓時,再也沒有換太子之心,認為他已經是羽翼豐滿了。
劉邦死後呂后哪能這麼放過戚夫人呢?於是將她關起來,剃光了她的頭髮,,即便這樣呂后仍不滿意,還想著處死劉如意,又命人將戚夫人的手腳砍斷,燻聾了她的耳朵,弄瞎了她的眼睛,灌藥使她不能說話,做成“人彝”,並且關在廁所裡,戚夫人的慘狀再被世人知道後,為了表示對她的同情,才稱她為“廁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