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原城南老車道,現已消失。詩情 攝

  最近,魯南高鐵接二連三傳來好消息,即將開通,臨沂終於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然而,翻開一頁頁史料,沉溺在故紙堆裡的小編,赫然發現,臨沂鐵路史上的,這段往事:

  曾經,1959年,臨沂成立了鐵路建設指揮部。

  曾經,臨沂的鐵路,計劃從南向北穿過城區。

  曾經,臨沂火車站選址解放路西段(今解放路與臨西七路附近)。

  曾經,臨沂被規劃為三條鐵路的交匯點。

  曾經,臨沂城南,規劃一大片森林公園。

  曾經,臨沂城東,規劃高校密集區,有綜合大學、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醫學院……

  曾經……

  你可能還不知道,臨沂還有個臨沂南站,也曾辦理過客運……

  你可能更不知道,

  城區僅存的,鐵路線最美的風景,

  於近兩年,被破壞殆盡......

  01

  1958年之前,臨沂的確不通鐵路。山東省內也僅有膠濟鐵路、津浦線(天津—南京浦口)兩條鐵路。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示意圖,非標準圖。為方便閱讀,地圖上臨沂市邊界範圍,不納入劃分出去的有關縣市,按今日範圍,下同。

  1958年,根據鐵道部規劃,濟南鐵路局編制“二五”期間新建10條鐵路計劃。根據該計劃,鐵路將修至臨沂。但礙於時代條件,計劃均未兌現。

  1958年11月,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完成《臨沂至棗莊勘測設計》。該線路西起津浦線(今京滬鐵路)薛城,東至張新臨沂,線路全長120公里。

  1959年9月20日,臨沂市成立鐵路建設指揮部。

  1960年,濟南鐵路局編制“二五”後三年鐵路規劃。明確修建津浦、膠濟鐵路雙線,新建博山—新泰,泰安—肥城,新泰—臨沂,鋼城(顏莊)—沂水四條鐵路。後來又規劃了臨淄—臨沂—新沂鐵路。

  按照當時的規劃設計,臨沂市境內鐵路線佈局如下: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按照鐵路規劃佈局,1958年下半年,臨沂城的正式規劃工作啟動,國務院建工部派出指導組,指導臨沂城規劃工作。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1958年臨沂城市規劃圖

  根據該規劃,鐵路自北向南穿城而過。

  臨沂車站選址在解放路與陷泥河交匯處南側,臨沂機務段選址盛莊東、白莊西一帶,並在羅莊八塊石一帶,設分支,通向城西(是否通向棗莊,有待考證)。

  鐵路東至沂河為生活區,在靠近沂河處,設立了大量的大中專院校,堪稱今日的高校聚集區(大學城)。主要有綜合大學、臨沂師範、醫學院、體育學院、幼兒師範等。

  鐵路西為工業區,並設臨沂工學院、第一鋼鐵廠、生建鋼鐵廠。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未在規劃原址建立的山東省臨沂師範學校,摘自《山東省臨沂市地名志》。

  1960下半年,山東省規劃院派遣工作組,臨沂市政辦公室人員配合工作組,對1958年城市規劃進行修訂,形成1960年城市規劃。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1960年臨沂城市規劃圖。

  根據該規劃,鐵路依然是南北方向穿城而過。

  臨沂站選址依然在解放路,並更加靠西。

  並在城南、城東結合金雀山、湖臺(現羅莊區政府北護臺公園)等山系,陷泥河、泥沱湖(現雙月湖),魚梁溝等水系,設立了大量綠地、森林公園。

  結合1958年、1960年兩側城市規劃,可以設想,如果規劃順利實施,臨沂城區現狀可能應為下圖: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很類似於今吉林省長春市主城區: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但是礙於時代因素,1961年下半年,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鐵路建設相應進行調整。濟南鐵路局並編制了1964年—1965年調整規劃,上述鐵路下馬。

  1962年底,省內除惠民專屬地方鐵路局,張北鐵路局和臨沂地區地方鐵路指揮部仍保留,其他地區地方鐵路局撤銷,併入市、專區交通局。

  02

  此後,因兗石鐵路東西向穿過城區。臨沂城格局,從此徹底改變……

  兗石鐵路城區第一條鐵路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兗石鐵路臨沂站,摘自《臨沂市城建志(資料稿)》《山東省臨沂市地名志》。

  1977年12月,鐵道部計劃修建兗州至連雲港鐵路,並由鐵道部第三設計院調查。

  1979年,鐵道部第三設計院上報初步設計文件。

  在此文件未經鑑定前,山東海洋學院教授侯國本三次上書國務院,提出了把鐵路終點由連雲港變在石臼所,後經中國科學院論證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研究,採納此建議。

  1979年6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要求鐵道部提出兗州至石臼所的方案。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兗石鐵路沂河特大橋摘自《兗石鐵路》。鐵道部第十一、十四工程局編輯

  1979年9月29日,鐵道部第三設計院編制兗石鐵路補充方案報鐵道部,其中兗州至臨沂段採用原設計。

  1982年6月,鐵道部第三設計院正式交付施工設計文件。

  1981年4月1日,鐵道兵一師三團在兗州至臨沂段先行開工。在4個月時間裡完成了0至9公里間19座大中橋、17座涵渠、4公里路基填方30萬立方米。

  1984年11月,兗石鐵路全線鋪通。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1984年11月,兗石鐵路建成通車摘自《濟南鐵路局志》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1984年11月,兗石鐵路臨沂站內,摘自《濟南鐵路局志》。

  兗石鐵路修建期間,沂蒙山區人民再次發揚“沂蒙精神”,主動騰出住房3500間,幫助建房11000間,發動民工10萬餘人,像支援解放戰爭一樣支援鐵路建設,真的像是當年報紙寫的那樣“盼鐵路,盼的太久了!”

  時任國務院代總理李鵬、副總理萬里曾先後到兗石鐵路視察工作,李鵬併為鐵道兵一師和四師題詞:“發揚光榮傳統,為中國鐵路建設立新功!”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1985年4月,李鵬同志視察兗石鐵路,摘自《濟南鐵路局志》

  坪嵐鐵路——第一條地方鐵路

  1984年3月,省計劃委員會下發文件《關於建設坪上至嵐山頭鐵路支線意見的函》,對修建坪嵐鐵路作出具體部署。

  1984年6月,臨沂地區行署任命趙從鶴為坪嵐鐵路建設辦公室主任。

  1985年3月1日,省計委副主任宋同文在臨沂沂河賓館召開《坪上至嵐山頭可行性報告》審查會議。省政府有關部門和臨沂市、濟南鐵路局、鐵道部第三設計院等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確定坪嵐鐵路為三級鐵路,全長35.6公里。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坪嵐鐵路線鐵牛廟站

  1985年5月,省計委印發《關於坪上至嵐山頭地方鐵路設計任務書的批覆》,要求設計、施工實行招標。7月,招標會議在沂河賓館召開,濟南鐵路局勘測設計院中標。

  1985年8月,臨沂地區行署成立坪嵐鐵路建設指揮部,行署副專員高廣田任指揮。

  1986年10月11日,坪嵐鐵路正式破土動工。

  1987年4月1日,工程全面鋪開,137座大中小橋涵相繼開工。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坪嵐鐵路建設場景(作者 未從可考)

  1990年4月1日,坪嵐鐵路拉通典禮在鐵牛廟車站舉行。省委副書記馬忠臣,省府特邀顧問宋一民,臨沂市專員王久祜、副專員高廣田,日照市委書記王樹文、市長王家政等出席典禮儀式。省委副書記馬忠臣、坪嵐鐵路指揮部指揮趙克明講話。

  在此之後,直到膠新鐵路、臨棗地方鐵路修通之前臨沂境內鐵路佈局如下,並延續10多年之久——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03

  我們再看看一下這兩張圖的對比: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個人認為,上述鐵路的下馬,耽誤了臨沂城市建設不僅僅20年,在原來革命老區落後的基礎上,又落後了30年。

  當年的紛紛“下馬”是對當時大勢的正確應對。但是,是否有個別問題的研判適當,沂州府無力做出判斷,也很難考證。

  但是令沂州府十分痛心的是,目前鐵路一處比較好的風景,深得攝影人喜愛,也於近兩年已經被破壞殆盡。

  2016年7月的時候,她是這樣的: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2018年10月的時候,她是這樣的: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你覺得痛心麼?痛心麼?

  這樣最美的風景,只能停留在記憶裡。

  04

  截止目前,臨沂境內冠以“臨沂”名字的火車站共有四座。分別為:

  1. 兗石鐵路 臨沂站

  2. 魯南高鐵 臨沂北站

  3. 膠新鐵路 臨沂東站(原臨沂北站)

  4. 膠新鐵路 臨沂南站

  其中,前三者市民對此非常熟悉,其他微信公眾號也多有介紹,不再贅述,今只介紹很多市民不知道的“臨沂南站”。

  臨沂南站,緊靠臨沂機場,為膠新鐵路上的一個車站,位於河東區東蘭墩村附近。曾經辦理旅客乘降;不辦理行李、包裹託運。不辦理貨運營業。

  地理位置和站場圖片如下: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60年前,臨沂“解放路火車站”規劃下馬,臨沂城的格局從此改變…

  臨沂南站(作者 未從可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