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業虧損加劇,TCL華星前三季盈利13億元

自2017年以來,面板價格一路下跌,全球各面板廠商正在經歷著漫長的行業低谷期。伴隨著半導體顯示產業在產業鏈國別轉移、產品技術路線更迭、行業趨於集中等趨勢背景下,行業格局或將迎來重塑。

行業低谷期,虧損是主旋律

10月底,全球主要面板廠商都相繼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

LGD第三季度單季虧損超4,37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前三季度累計營業虧損達9,57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8億元),淨虧損超過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

群創光電第三季合併營收為新臺幣633億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營業虧損為新臺幣49億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稅後損失為新臺幣39億元,基本每股損失為新臺幣0.39元。

友達光電第三季度營收為新臺幣700.5億元(約合人民幣162億元),與第二季持平,淨虧損為新臺幣39.9億元(約合人民幣9億元),較第2季的虧損26億元新臺幣進一步擴大,而去年同期獲利43億元新臺幣。

就連全球產業巨頭三星也抵不住行業低谷週期的波及。三星顯示面板業務第三季度綜合收入為9.2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60.03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0.0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0.23億元),營業利潤處於經營微利。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顯示於二季度扭虧為盈,主要原因為蘋果向其退還了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38億元)以支付製造OLED面板的成本。

業內大部分廠商虧損持續加劇,主要原因在於長期的供需過剩導致的價格持續向下調整,但成本是持續的緩慢下降,廠商的毛利擠壓嚴重。

“面板屬於重資產、長週期、技術密集型產業,高效的經營效率和效益是企業渡過低谷週期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

TCL華星盈利13億元 構建業內極致的效率成本優勢

在虧損為主旋律的行業低谷期,TCL華星卻展現出不一樣的業績面貌。

根據TCL集團(000100.SZ)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以備考口徑統計,TCL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11.6億元,同比增長19.2%,淨利潤為33.9億元,同比增長38.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華星光電前三季度繼續盈利13億元,同比僅下降28.7%。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中期,TCL華星已連續27個季度EBITDA率排名全球領先。那麼TCL華星光電是如何建立起效率效益水平全球領先的競爭優勢呢?中信證券研究部對此總結為:

(1)雙子星建線策略。華星光電的大尺寸面板生產聚集在深圳,中小尺寸面板生產聚集在武漢,通過同區域建廠策略獲取成本優勢和供應鏈協同優勢。相比友商,項目投資額節省近9億元,年運營成本和運輸成本節省6億元,此外偏光片和玻璃基板的採購成本每年也可節省上億元。

(2)政府補貼持續增厚公司利潤,同時建線時採取與政府共建模式,降低資金壓力。

(3)與三星、小米等大客戶關係緊密,銷售費用率維持在僅1%,低於友商1~2pcts。

(4)藉助集團實現低成本融資,財務費用率低於同行3%。

(5)高世代線助力公司獲取生產成本優勢。高世代線在切割大尺寸面板時效率更高,公司生產成本相比韓臺廠商可明顯下降。

2019年三季報顯示,TCL集團人均淨利由2.85萬元提升至7.61萬元,集團費用率由16.1%降至13.0%;資本結構穩健,資產負債率由68.4%降至60.3%。此外,TCL集團三季度實現經營現金淨流入76.1億元,呈現正向流入,持續的造血能力在重資產、長週期的產業中充分彰顯了其高效經營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規模成長和技術領先 驅動新階段發展

在行業低谷期,面板價格持續下行的情況下,不敢虧損的企業逐步縮減產線、降低產能,TCL華星光電產能進入逆勢高增長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TCL華星依舊保持t1、t2產線滿銷滿產;t3產能已提升至50K/月,正在推進技術改善以繼續擴充產能,其邊際投資效率顯著提高;t4即將量產出貨品牌客戶;t6產能快速爬坡至80K/月,預計在11月份達到設計產能90K/月;t7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2021年量產。

另外,TCL華星的多產品和應用策略取得顯著進展,商用顯示、車載、電子競技等高增長、高附加值產品的佔比持續提升,與視源、鴻合、比亞迪等陸續開展戰略合作。

另外,TCL集團以產品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積極佈局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材料及核心工藝開發與生態建設,變革、技術、創新已然成為TCL集團成長基因。

三季報顯示,集團累計研發投入38.9億元,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1,527件,量子點公開專利全球第二。公司推出“星曜屏”Mini LED背光產品,採用TFT-LCD製程驅動LED背光技術,鞏固大尺寸產品在中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LTPS 生產良率和品質已達國際一流水平,柔性 AMOLED 面板重點佈局屏下攝像、可摺疊等柔性顯示技術,客戶已發佈新品和正式量採。

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上,廣東聚華已推出31吋4K RGB全量子點印刷QLED樣機制備。華睿光電研發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關鍵材料,基於蒸鍍工藝的紅、綠光材料與溶液加工型紅光材料的性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雖然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供過於求的情況依然持續,產品價格繼續承壓,但目前價格已近谷底,加上一些企業或產能被淘汰退出,供過於求將逐步緩解;行業趨於集中式發展,頭部企業發展優勢明顯。TCL集團作為國內半導體顯示行業頭部企業,以當責、創新、卓越為基礎理念,以技術領先為核心驅動,以管理領先和規模成長為保障,未來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的市場需求,將促進TCL集團快速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