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詩奴賈島的這10個字,道出了寫詩之苦。與賈島的這般辛苦相比,詩壇的數次超水平發揮,就可謂再幸運不過的事了。

《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先說崔護,平生只存6首詩,卻因為在牆上隨手寫的一首《題都城南莊》名垂史冊,他的這次超水平發揮可謂驚豔文壇;再說北宋末的林升,目前只找到了他的兩首作品,但卻憑在旅館牆上那首“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超水平發揮,讓他一詩成名;最後說元代詩人唐珙,生於何年卒於何時都沒人知道,但卻憑“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在文壇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而本期要和大家再介紹一次超水平發揮,這次的詩人名叫錢起。此人早年多次落第,直到29歲時他在考場終於超水平發揮了一次,寫下了一首流傳了千年的《省試湘靈鼓瑟》,不但在當科一舉高中,也讓他一詩成名,堪稱《全唐詩》中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省試湘靈鼓瑟》

唐.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從詩的名字來看,這是一首在省考的考場上即興寫的詩。湘靈是指舜帝的一名妃子,舜帝死後她殉情而亡,後被人稱為湘靈,時常在江邊鼓瑟表哀思。

詩的開篇寫的是在湘水邊經常能聽到湘靈的樂聲,這是起興。而後的6句詩人不直接寫樂聲的動聽,而是以河神、旅人、金石、舜帝、白芷等人與物聽曲後的反映來側面描寫。河神馮夷聽完不自覺地翩翩起舞,而楚地的異鄉旅人更是不忍卒聽,再堅硬的金石聽了也傷情不已,蒼梧山上的舜帝聽了感動不已,就連江邊的小白花也為它吐露芬芳。在這6句中,詩人無一讚美之語,但已極盡讚美之意,不可謂不高明。

《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接下來“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一句是樂聲隨著流水飄到了湘江,隨著悲風過了洞庭湖。這兩句化無形的曲聲為有形,再以風和水為媒介,讓讀者的心也被拽著飄向遠方。

最後兩句是神來之筆,讀者跟著詩人來到了洞庭湖,希望能尋到曲聲的源頭,見一見江上的湘靈。但詩人卻讓全曲突然停止,曲終人不見,江上只有點點青峰聳立。湘靈早就與湘江之水,與江邊青峰融為一體,處處都有她的曲聲和倩影,又處處無跡可尋。這樣的落筆,不但令全詩的意境得以昇華,也讓結語變得耐人尋味,堪稱出神入化了。

《全唐詩》最牛的一次超水平發揮,詩人一詩成名,後世:如有神助

縱觀全詩,詩人的起句並不驚豔,但寫曲聲卻是洋洋灑灑的大手筆,而到了結尾卻是縹緲不盡,是大開之下的大合。在應試中有如此超水平的發揮,不得不說錢起是當真有才。不過也正應了陸游的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後來錢起再沒能寫出能與此詩相媲美之句了,難怪後世不少人都說當時寫這首詩時錢起是如有神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