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率先“大殺價”:282種藥品直降90%

珠海率先“大殺價”:282種藥品直降90%

隨著耗材的大幅降價,動輒可能最高要價十幾萬的心臟支架介入術會不會降價?近日,廣東藥品交易中心正式公示和確認了珠海市醫療機構第三批醫用耗材限價。自今年10月8日發佈首批醫用耗材限價通知,珠海已在全省率先啟動對醫療耗材“大殺價”試點。南都記者從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獲悉,在珠海醫用耗材“接入”省平臺價格體系後,初步統計,每年可節省採購費用就高達約5000萬元,整體降價12.8%,目前已實施的採購中,有282個品種達到了90%的降價幅度。

行動:

珠海試點為全省進一步降價鋪路?

2017年,時任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的餘峰在第三屆藥交年會上曾坦言,醫用耗材本身存在極強的特殊性,包括產品名稱申報不統一、業內使用產品俗稱而不使用產品實際資質名稱、部分產品須根據患者情況制定、流通環節不規範等,很多企業仍出於自身考慮要求醫院線下采購。

不過,他當時即強調,雖然各級經銷商的價格不透明,但企業不要簡單認為交易數據平臺採集不到,只要存在交易行為,價格信息全省都可以採集,線上線下沒有區別,因為醫療機構必須上傳交易數據。

眼下,隨著珠海試點的不斷推進,廣東醫用耗材“大降價”已在醞釀中。南都記者從廣東省藥交中心拿到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本年度完成耗材交易金額254.52億元,可交易品規數113.2萬個。據該中心董事長朱永勝介紹,為進一步為耗材交易方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系統,廣東藥品交易中心今年已完成了耗材系統升級更新工作,並完成了會員信息遷移工作。

在珠海,省藥交中心與珠海市達成合作共識後,已為珠海市醫療機構提供了62025個醫用耗材採購品種,其中282個品種達到90%的降價幅度,1224個品種達到70%的降價幅度,2568個品種達到50%的降價幅度。

作為全國首推耗材全品規上線交易的省份,廣東早在2016年就啟動了耗材的帶量採購。在自“4+7”帶量採購即將在廣東藥品領域擴圍執行的背景下,何時拓延至醫用耗材領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而廣東藥品交易中心選擇在珠海市率先開展全省首批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無疑給業界指明瞭方向。即,省平臺將持續按照帶量採購、量價掛鉤、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在借鑑其他省份有益舉措的基礎上,承擔全省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價格談判工作的組織及實施工作。

進展:

兩票制零加成組合拳已在開打

來自全國藥品交易年會的最新訊息顯示,在借鑑藥品執行兩票制經驗基礎上,廣東已在加快推進耗材兩票制執行實施。

而藥品領域的“兩票制”,此前就大幅壓縮了藥品流通環節的層級,並以此節省藥品流通成本以及流通環節的層層加價,進而讓利給終端的患者。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這種做法,將在廣東被加速推進和實行。

另外,耗材零加成也在從另一層面降低老百姓的用械負擔。2018年10月14日發佈的《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強調,2018年底前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全部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

其實,早在2012年,全國心臟病專家胡大一在第14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就曾公開表示,“我國濫用心臟支架問題已相當嚴重。不少患者一次性就被放入3個以上,有的甚至被放入十幾個。”而從臨床上看,12%的患者被過度治療了,38%的支架屬於可放可不放。而不容否認的是,多用支架的背後,醫用耗材可以加價銷售曾是不少醫療機構的動力所在。

取消耗材加成及高值耗材限價對醫院是利好

當然,除了用零加成和兩票制壓縮醫用耗材的成本外,如何更為全面地為醫用耗材降虛火,也在被更為廣泛地討論。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周海波就提交了一份關於降低醫用高值耗材價格虛高的建議。

周海波在建議中舉例指出,同為國外進口、同品牌的一種冠狀動脈支架價格,廣東省比臺灣地區貴近50%。醫用高值耗材價格虛高,加重百姓就醫負擔,損害群眾的利益。周海波為此建議除了推進“兩票制”,進口高值暴利耗材還應實行國家談判。

而南都記者最新從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獲悉,廣東省平臺接下來即將以醫用耗材交易數據為基礎,遴選出部分採購金額佔比高、競爭性強、產品數量適中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廣東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談判品種,集中全省醫療機構用量進行價格談判。通過以量換價,切實減輕患者費用負擔,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淨化流通環境,改善行業生態,減少醫保基金支出,助力公立醫院改革。

對於高值耗材限價方面,廣州某三甲醫院醫用器材招標一負責人昨天向南都記者表示,從醫院的角度來說,取消耗材加成及高值耗材限價對醫院是利好,其以近期部分實行單病種付費舉例:一個需要手術且涉及用藥和高值耗材的病種中,由於藥品與耗材取消了加成(即不可作為醫院利潤),此兩點則以該變種治療中的成本進行支出,假如其中耗材在該病種費用比例越高,則意味著醫院方面醫療服務所獲得的收益越低。

“實際上,對高值耗材進行限價也是對過往‘多開耗材’所帶來的灰色地帶進行‘扼殺’,從而體現醫院和醫生的醫療服務價值,當然對於患者而言,高值耗材價格被限價,過往治療費用也是比以前下降了。”該負責人認為,高值耗材限價後,對於醫保資金保護和以後醫保覆蓋也有一定好處。

影響:

外資企業將“首當其衝”?

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後,耗材加成取消、遏制高值耗材和過度使用也成了國家相關部門所聚焦的部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等機構測算,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從2006年的434億元增至2018年的530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5.55%。其中,高值醫用耗材的市場規模約為1046億元,同比增長20.37%,是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中增長率最高的一個。

今年7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包括實施集中採購辦法、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及制定醫保支付政策等,並要求2019年底前要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與此同時,高值耗材濫用也將面臨處罰。

據南都記者瞭解,高值醫用耗材主要由骨科、心血管等各科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的消耗材料組成,以心血管領域為例,根據智銀資本的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心血管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為380億元,與此同時,骨科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達到212億元。

目前高值耗材市場所集中的企業方面,外資企業仍佔據較大市場份額,諸如美敦力(心臟介入類的起搏器、球囊及人工心臟瓣膜、骨科植入的脊柱類)、強生(骨科植入的脊柱類及創傷類、眼科人工晶狀體)、雅培(心臟介入類的人工心臟瓣膜、心臟支架)等,目前在相關高值耗材領域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那麼,高值耗材在國內部分地區被限價和整治後,對於相關外資企業影響如何?南都記者就相關問題向美敦力、強生等外資企業進行提問,截至發稿時對方仍未就相關問題進行回覆,其中有外資醫械企業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對於高值耗材限價情況“企業也較為敏感”。

當然,從目前各地對於外資企業高值耗材方面的限價也可見一斑。以今年7月安徽為例,其對骨科植入及眼科高值耗材進行帶量談判後,進口產品前者降價40.5%,後者為20.9%。

在耗材帶量採購的背景下,南都記者也留意到,相關外資醫械企業加快“中國本土化佈局”來進行對沖。例如在今年進博會期間,強生方面宣佈將“繼續加強中國本土研發”,並與多家中國本土企業(主要為高新醫療器械企業)進行合作;而在美敦力方面,除加強本土研發外,其也針對縣級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等組建相關事業部,以對其他未開發市場進行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