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談自由泳划水

一提起划水,大家也許就會想起S劃,近體直劃等等,在全浸裡,很少提及如何划水,只提到了一個詞,錨定。

隨著游泳技術的發展,用身體的轉動來帶動划水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划水手的最大作用是抓住水,把手錨定在水裡,並不做主動的能量輸出。

你見過打井水的軲轆吧。你的軀幹就好比是軲轆,划水手臂是井繩,軀幹轉動就會拉動手臂往後划水。

大熊談自由泳划水

因此,手臂在水裡需要放鬆,稍微在肩膀外側,與水面約為45度,像一把鉤子一樣勾住水,我稱它為“肉鉤手”,其它的工作就交給軀幹的轉動。伸得太平,一是增大打腿的負擔(腿部容易下沉),二是划水往往抓不到水,變成拖肘,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大熊談自由泳划水

也許有人說,這樣的姿勢不是增大阻力嗎?確實。但是,和增大抓水比,這點犧牲是應該的,畢竟我們業餘選手沒有職業選手那麼好的柔韌性,可以做到高肘抓水。

划水也不能推到手臂伸直,而是身體轉動帶動手臂到哪就到哪,帶不動了就應該出水了。如果有推這個概念,說明你就是手臂在主動發力划水了。

當有一天你覺得抓到的水越來越粘稠了,你的划水也就進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