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11月19日:“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成关键词

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11月19日:“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成关键词

浏览11月19日山东各市党报,可以看到各市上下勠力同心干事创业的氛围、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势头,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成为关键词。青岛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邀请市民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潍坊、临沂等市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事宜,着力在发展中解决突出问题;日照、菏泽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产业锁定了发力的重点,标定了努力的方向,明晰了前进的路线。

青岛:明年青岛怎么干,政府邀您谈一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请广大市民围绕继续打好15个攻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潍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主动适应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带来的重大变革,在审批、投资管理、商事登记等方面加快建立起相配套的体制机制。

临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候

滨州:三年困难职工脱贫超7000户,滨州经验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工会系统关注

日照:出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菏泽:出台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推行“两不罚”,压减涉企行政处罚

烟台:海阳市民用上核能供热,是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

明年青岛怎么干 政府邀您谈一谈

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

11月18日,市政府办公厅通过青岛政务网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为谋划好2020年政府工作,高质量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继续在全市开展“我为政府工作献计策”活动,即日起至12月20日,邀请广大市民围绕政府工作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信中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广泛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谋划好2020年政府工作,高质量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将继续在全市开展“我为政府工作献计策”活动。即日起至12月20日,请广大市民围绕继续打好15个攻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海洋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开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市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出对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电子邮箱,请把电子邮件发至“[email protected]”;通过信函,请将信件寄至“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7号市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邮政编码:266071,来信请在信封上注明“市民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字样。对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将认真研究采纳;不宜纳入报告的事项,将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潍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研讨

11月18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由原来的“法无授权不可为”变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是政府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要主动适应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带来的理念、模式、制度、机制等重大变革,提高创造性,增强落实性,在审批、投资管理、商事登记等方面加快建立起相配套的体制机制。要优化提升服务,搞好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按照“一次办好”要求,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会议指出,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对于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分类监管,完善国资监管模式,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回报、规范国有资本运作、维护国有资本安全。要更大力度地有序推进国企混改,支持企业不断做优做强做大。要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积极协调解决市属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临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短板弱项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11月18日下午,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王玉君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临沂作为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区域,攻坚成效直接关系全省脱贫大局,责任重大、不容懈怠。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候,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拼搏实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王玉君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要树牢底线思维,聚焦脱贫攻坚领域突出问题,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取得实效。要把跟踪督导贯穿整改全程,加强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难落实的问题。要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解决脱贫难题,促进扶贫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服务下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推动临沂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三年困难职工脱贫超7000户,滨州经验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工会系统关注

在困难职工脱贫攻坚中,市总工会做好困难职工信息精准识别的同时,协同市扶贫办共同督促好各单位落实帮扶救助政策。

经过精准识别,根据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实施分类帮扶。资金帮扶根据帮扶资金管理使用要求,按照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三种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救助;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就业援助活动;对于符合政府兜底标准的困难职工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和所在社区争取纳入政府救助体系,为困难职工提供造血帮扶。据介绍,截止到今年10月底,经过精准帮扶、识别,全市国家级在档困难职工已由2017年的7208户减少到165户。

在困难职工申请流程、材料存档方面简化手续、规范管理。全市各基层工会根据困难职工的申请严格核实把关,市、县区总工会认真审核,建立纸质档案,一户一档。基层工会充分发挥困难职工联系人作用,对在档困难职工家庭进行百分百入户核查,及时办理困难职工新增、注销、脱困等手续,更新电子档案。

济宁市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得到全总、省总的充分肯定。2018年7月,全总优化帮扶资金流程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滨州市作为全国4个基层单位代表之一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8月,全省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现场会在滨州召开。2019年9月,滨州代表山东接受全总帮扶资金审计组审计,滨州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全总审计组的充分肯定;10月,在全省帮扶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和档案培训。

日照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关于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日前,日照出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蓄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实施意见》共五个部分、二十八条,明确了日照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实施路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助推全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发力方向目标———力争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到2022年,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亿元的企业10家。同时,人工智能、互联网、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不断加深。

锁定六大领域———产业发展并非“面面开花”,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重点突破

《实施意见》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并非“面面开花”,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选择了六大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G通讯与新一代物联网、集成电路和产业互联网。针对每个领域,《实施意见》还明确了其发展方向和牵头、责任单位。

明晰实施路径———打造“一体、两翼、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让信息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添薪续力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合理谋划各区县功能定位,《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一体、两翼、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体,以日照高新区、东港区、日照开发区为核心,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两翼,以市北经济开发区、莒县经济开发区为两翼,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区。多极,按照空间布局规划,支持有关区县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园区。

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菏泽市场监管局出台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

推行“两不罚”,压减涉企行政处罚。对涉及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轻微违法不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以教育为主,不予行政处罚;首次违法不罚。除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及特种设备等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及上级交办、部门移送、群众申诉举报等情形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首次违法、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的,不予罚款。

下放特种设备登记权限,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成本。将市市场监管局承担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使用登记权限全部委托县区局行使,方便民营企业就近办理,降低企业经营费用。对涉及民营危化品生产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的,主动通知免予现场审查,指导其网上承诺申请直接换证。

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细化培育措施,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每年选派50名左右小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赴外地开展培训交流,提升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和水平。

海阳市民用上核能供热是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

11月15日,面向包括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员工倒班宿舍、海阳部分居民小区在内的70万㎡的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正式供热,这意味着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正式启动,开辟了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的新纪元。

核能供热项目采取核电厂———市政府———供热公司模式,政府购买热量,供热公司按计量付费。此次海阳实施的70万㎡核能供热,据测算每年可节约2.32万吨标煤,减排222吨烟尘、382吨二氧化硫、362吨氮氧化物以及6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约5台10吨的燃煤锅炉,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作用显著。有了第一阶段70万㎡的成功经验,海阳核电正在加快推进以核电热电联产方式进行的核能供热,1、2号机组稍加改造后,即可具备3000万㎡供热能力。随着后续机组建成投运,预计最终可提供超过2亿㎡供热能力,供热半径达100km,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62万吨。

海阳核电的有益尝试开创了国内核能商业供热的先河,也为海阳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写下了精彩“序言”。“海阳拥有百亿级核电产业,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主要的业态也不断壮大,随着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投资方日渐增多,海阳完全可以在新能源综合利用方面一展身手,有所作为。”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表示,立足资源优势,海阳决心放大优势,深挖潜力,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超超 杨鹏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