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首先要说的是,这么多年,国足的确没有让球迷非常满足过。

不管是90年代的巅峰时代,还是2000年之后的新生代,其实中国足球一直以来都是在球迷内心期望值不断降低后才能达到勉强及格的状态;足球这项大运动,没有像乒乓球、排球等其他小球那样取得快速的发展,也就是说,中国足球现在并将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这就是现实!

然后荒谬的是,从90年代到现在,男足球迷从来都是以亚洲一流水平自居,即便是亚洲其他对手后来居上已经在实力、理念和球迷方面全面碾压的时候,依旧如此。所以,围绕国足的评论和话题,充满着可笑和欢乐。

尤其是2008年以后,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缅甸、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男子足球领域进步神速,不单单体现在这些国家出现了很多实力不俗的球员,还有就是他们对于足球领域的支持和规范,几乎达到了欧洲国家水平。这些国家对中国足球的反超,是全方位的。

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因此,此时再把这些国家当做“鱼腩”和“送分童子”,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当然,中国足球发展的牵绊受制于复杂的中国国情,因为它的系统化和复杂化,远远大于乒乓球等小球,别的不说,就只是从场地成本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别。一块足球场地的建设和维护,让很多社区和机构都将之视为累赘。

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足球的发展牵绊,可见一斑;其他如配套医疗设施、青训成本(不仅仅是指有形的财物成本,还有一个参与者的未来成就或者生存成本)等就更加的复杂了。

不止是管理者和球员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认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亚洲末流水平,从而树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和训练态度,同时球迷也应明白,你所支持的球队,如今是一支什么水平的球队,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还是算了吧。

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国奥队对阵立陶宛的比赛中,小将邓宇彪的一次停球失误被媒体冠以“匪夷所思”并大加报道讽刺,而对之前他的优异发挥视而不见,这的确是“匪夷所思”!

笔者网络上曾看到过日本节目中转播福原爱对战张怡宁时的比赛,那个解说对福原爱能够接住张怡宁的球大加赞赏,而福原爱的反击更是让解说激动万分!

这也是文化的不同,国人对自己的质疑和反对更大,反而对外人有着比较大的宽容。

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足球需要成长的,还有孕育足球成绩的大环境。

当期望大于现实:做一个理智的国足支持者

丰渥的土壤,科学的管理,再加上球员本身的自律,想要有突破,也并非不可能。

我们应该认识到,像伊拉克那样把足球当成唯一出路的环境,我们并不存在;我们要像欧洲国家看齐,用良好的土壤,去孕育中国的足球之花,这其中肯定有曲折,有反复,但总会有结果。

至少,我们需要这么认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