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负荷全国第二!广州排第一,前十中有三个广东城市上榜

城市地下空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开始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成为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两大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在城市的地下空间穿梭,已成为中国大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 2019》近日公布。广州、深圳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虽不及北京、上海,但负荷强度却分别高居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在全国地铁负荷强度榜上排到了第八,这意味着广东在前十名里独占 3 个城市,广东人出行有多依赖地铁由此可见一斑。

深圳地铁负荷全国第二!广州排第一,前十中有三个广东城市上榜

单个城市的地铁负荷强度是通过综合计算通车里程、日均客流、地铁密度等数据得出的;一般来说,通车里程越少而日均客流越高的话,地铁负荷强度越大。

中国地铁总里程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 2019》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发布。《报告》指出, 近 10 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新开通城市数量为 2010 年的 2.1 倍, 新增运营里程为 2010 年的 2.87 倍。 中国运营总里程已经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即将超过其它 15 个 G20 国家 ( 拥有独立地铁系统 ) 的总和。

深圳地铁负荷全国第二!广州排第一,前十中有三个广东城市上榜

地铁助力城市发展 深圳表现领跑全国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亦将显著提升站域沿线土地价值,带来大规模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并带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商务办公的集聚开发。近年来,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利用不协同的问题日益凸显。

深圳地铁负荷全国第二!广州排第一,前十中有三个广东城市上榜

对此,《报告》特别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这一维度,通过对 32 个城市轨道站点辐射范围内,居住、商业、公服等用地对轨道站点的需求意愿、就业职位产生几率等因素进行测算,以此观察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契合程度。结果显示," 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轨道交通与城市整体关联度两个指标基本呈正相关。"

上海已成为中国地铁覆盖率最高的城市,接近 80%,并超出第二名武汉近 10 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依次是是北京、南京、苏州、深圳、成都、广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广州两城市的站点覆盖率不如武汉、南京、北京等地,但轨道交通 - 城市空间契合度却位居全国前列,分别为第一名和第四名,说明这两座城市能够较好地优化利用地铁周边土地空间。

深圳地铁负荷全国第二!广州排第一,前十中有三个广东城市上榜

截止 2018 年底,中国城市地铁平均日均客流量已高达 181.09 万人次,北京、上海突破千万大关。地铁负荷强度排行上,广州高居第一,其后分别为深圳、北京、西安、上海、沈阳、成都、佛山、杭州、哈尔滨。西安作为前五名中唯一的非一线城市,其地铁负荷强度已高于上海。前十名中,连同佛山,广东一共有 3 座城市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