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聽歌已被國人接受?對不起,我們只對高質量音樂買單

過去在線聽歌,下載歌曲都是信手拈來的事情。隨著音樂版權意識的提升,多數歌曲已經開始收費,下載歌曲已經不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聽歌花錢,已經成為多數大眾習以為常的事情。儘管如此,多數人仍是隻願意為高質量音樂付費?而不是“普通”音樂。

付費聽歌已被國人接受?對不起,我們只對高質量音樂買單

在互聯網音樂行業,騰訊音樂掌握著絕大多數的資源,也成為推動音樂付費的重要擔當。根據騰訊最新公佈的三季度財報得知,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增長在本季度收穫新高——同比增長42.2%至3540萬,創下了自2016年以來的最大淨增長。而網易雲方面,8月份網易Q2財報顯示,網易雲音樂付費有效會員數同比增長135%,具體會員數量卻沒有表明。但兩大平臺數據依然透露出,在線付費音樂是個趨勢。

即便如此,國內在線音樂付費“質量”仍不高,尚處於探索階段。艾瑞諮詢的相關報告顯示,中國在線音樂用戶的平均年齡為28.7歲。在付費群體中,高學歷、高收入者居多,但用戶整體付費額度較低,近半用戶每月花費在10元以內。同韓國、新加坡等在線音樂市場較為成熟的國家相比,中國的數字音樂付費率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也就意味著,會員數量在增加,產生的經濟力依然沒有迸發。

這並不是沒有依據,以國外互聯網音樂平臺Spotify為例,其用戶基數僅為騰訊音樂的三分之一,卻擁有高達46%的用戶付費率,直接推動了全美音樂的付費音樂產業。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美流媒體音樂收入達到 74 億美元,其中付費訂閱收入增長高達32%,達到 54 億美元。而根據騰訊音樂收入的構成,Q3季度在線音樂收入僅為18.95億元。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中國聽眾不會把錢大把投到聽歌上面。在付費方向層面,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有近六成用戶願意在內容質量滿意的前提下為內容付費,內容付費佔數字音樂總收入的比例已接近六成。比如9月份,QQ音樂上線的周杰倫與阿信合作的歌曲《說好不哭》,兩天時間,僅在QQ音樂就售出了666萬張,銷售額近2000萬元人民幣。不僅如此,該單曲發佈後10天,K歌錄唱就累積了超1200萬首。

不可否認,國人對於音樂的品味還是有自己的堅持。諸如網絡歌曲,說唱歌曲等,流行音樂依然是主流,特別是周杰倫,陳奕迅等實力派唱作者。如何提高歌曲引入質量,讓“說好不哭”類型歌曲進入主流,才是打開付費音樂市場的繩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