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小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再次提起,是因为丁元英这个人,在事业上他是无与伦比的,但生活中却是不敢恭维的。《天道》是由一部商战为题材的小说改编,涉及到生活的描述并不是很多,甚至有点超脱于生活。


生活中的麻烦事是常有的,小说对此大致有三个层面的见解。

  • 市井中的麻烦
《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基于对物质的满足,才有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在既得利益有限,人的追求无限的情况下,矛盾自然产生,市井中的麻烦由此产生。

古代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山草药,叫“父子草”,因为必需要由父子两人合作才能采摘完成,因此得名。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采摘时,需要两个人一起爬到山顶,一人用绳子绑在身上,另一人将他慢慢放下去采摘,然后,用另一根绳子将采好的山草药拉上来,然后再将下面的人拉上来。

为什么非得是父子?不能是兄弟或是其他关系吗?古人应该是为了防止“图财害命”的麻烦吧,相对而言,只有父子之间不会因为钱财而相互残杀。这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是这种因钱财而发生矛盾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如何化解呢? 一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这便是前人总结的处理市井麻烦的智慧;

  • 辨证中的麻烦
《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辩证的麻烦是隐性存在的,往往随着事物发展而不断变化,使原来的“两者对立”而形成的麻烦,最终愈演愈烈,变为“死结”,很难统一。

例如,小说中的三个发烧友,在退股后,各自陷入了自我辩证的麻烦当中。

首先是叶晓明,他是低风险与高回报之间的麻烦,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最终只能是“从井沿又回到了井底”;

其次是冯世杰,他一直处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麻烦。为了实现振兴农村的梦想,他不惜撒谎,对丁元英和芮小丹用计,多亏是他的初衷是好的,所以最终解决了这一麻烦,不但从井底爬到了井沿,而且又从井沿爬了上来;

最后是刘冰,他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麻烦,但他的理想似乎就是想“开辆二十几万的车”,这与冯世杰的理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也是两人结局天壤之别的原因。他因威胁不成,含羞跳楼,是基于愤恨?懊恼?绝望?还是道德的审判?不得而知。

如果把理想弱化一点,把重心放在现实的工作,刘冰的结局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丁元英已对肖亚文交代,“如果谈判期间他没有做什么不妥的事,可以考虑给他点股份,有份实在的工作”,可惜没有如果。

  • 孤傲中的麻烦
《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有孤傲气质的除了丁元英,还有两人就是芮伟峰与林雨峰。或许是巧合,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个“峰”字。字面意思峰即山的顶尖,所谓高处不胜寒,姑且理解为作者是因名释意。

林雨峰的麻烦,不在于丁元英是否“设计”了他,而在于他的内心,“乐圣只有矛,没有盾”,一句话诠释了乐圣董事长林雨峰的心性,傲气如此之重,孤从何来?孤独求败吗?他的孤傲决定了他无法去杀死一个战胜自己的对手,只有选择以“意外车祸”的方式来解决因为孤傲而带来的失败的麻烦;

芮伟峰,作为芮小丹的父亲在文中只出现了三次,除了芮小丹“一借一还”两次父女的见面对话,还有一次便是为芮小丹处理后事。孤,是因为他为了艺术,失去了家庭。傲,从他对芮小丹的职业选择可以看出,他认准小丹应该从事艺术。他的麻烦是除从事演艺艺术外所有工作都难入法眼,这是很难处理的。

由此可见,生活中麻烦是永远存在的。它不分阶层,不分环境,因为其根本在心。禅宗讲究“破执”,一破“我执”,再破“法执”,后破“空执”,这样才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处理好生活中麻烦事,即使如此,麻烦还是会有的,在于用一种什么心态去对待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