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深度

摘要:要是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发现了美军舰队之后,南云不更改武备,不用鱼雷换炸弹,而是立即命令舰载机出动前去攻击美军舰队,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日军在占尽优势的情况遭到惨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日军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有问题,特别是要坚持用炸弹换鱼雷,结果丧失先机,在更换武备的脆弱时刻遭到美军舰载机攻击,一下子损失了“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3艘航母(第四艘航母“飞龙”号在之后作战中被击沉),这个“换弹”命令是最大的错误。

那么,如果南云在接到发现美军航母舰队的报告后,不换鱼雷,让攻击机挂载炸弹立即起飞前去攻击美军舰队,结果会怎样?

这就让我们来梳理下中途岛战役的过程:

6月4日4时30分,日军舰队到达中途岛西北240海里处,派出7架侦察机对东南海域进行分区扇面搜索,原来计划派8架侦察记,但“利根”号巡洋舰的侦察机因弹射器故障,未能按时起飞。

4时45分,南云决定先空袭中途岛,起飞108架舰载机,其中零式战斗机,九九舰爆(轰炸机)和九七舰攻(攻击机)各36架。第一攻击波刚起飞,南云就命令起飞9架零式战斗机在舰队上空进行空中掩护,另有9架零式在甲板上待命,随时准备起飞迎战。

5时45分,美军巡逻飞机发现来袭的日机,立即用明码向中途岛报告。

5时47分,另一架美军巡逻机发现了日军舰队。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5时55分,中途岛的雷达发现日机来袭。6时拉响战斗警报,并起飞26架战斗机迎击。双方飞机在距中途岛30 海里处遭遇,随即发生空战,美机被击落16架,4架因伤在海上迫降,还有4架被击伤。日军只损失2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顺利飞临中途岛,尽管美军高炮火力非常猛烈,却阻止不了日机的空袭,日军以4架轰炸机被击落的代价,炸毁了发电厂、储油罐、机库等一些地面设施。由于美军早有准备,岛上的飞机都升空躲避,所以带队长机友永丈市海军大尉在返航途中要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攻击。

6时07分,美军战役指挥第17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海军中将命令第16特混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根据巡逻飞机报告的日军舰队位置发起攻击。斯普鲁恩斯准备继续航行缩短同日军舰队的距离再起飞飞机。他的参谋长布郎宁上校认为如果在7时起飞舰载机的话,将在日军攻击中途岛的飞机返回航母着舰的有利时机时到达日军舰队上空,斯普鲁恩斯采纳了他的建议,于7时02分命令“企业”号起飞14架TBD鱼雷机、33架SBD轰炸机和10架F4F战斗,“大黄蜂”号起飞15架TBD鱼雷机、35架SBD轰炸机和10架F4F战斗机,总共117架飞机前去攻击。留下8架轰炸机和36架战斗机用以自卫。而弗莱彻考虑到侦察机只发现了日军2艘航母,所以保留了一半飞机,只于8时30分命令“约克城”号起飞了12架TBD鱼雷机、17架SBD轰炸机和6架F4F战斗机前去攻击。很多人都认为斯普鲁恩斯是是以谨慎稳重见长,但这个出击命令,斯普鲁恩斯一下就投入了90%的轰炸机和鱼雷机,相比弗莱彻只出动一半舰载机,绝对是孤注一掷式的豪赌了。所以斯普鲁恩斯的谨慎也是看情况的,该出手时还是很果断的,一点不保守。

7时10分,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岸基飞机开始攻击日军舰队。首先是6架TBF“复仇者”鱼雷机,接着是4架B -26轰炸机,虽然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但让南云感受到美军岸基飞机威胁较大,而凌晨派出的侦察机又没发现附近有美军军舰,所以在7时15分下令在甲板上待命的,原来准备攻击美军军舰的第二攻击波的九七舰攻卸下鱼雷,换上炸弹,准备攻击中途岛的地面目标。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日军当时的轰炸机九九舰爆载弹量只有250公斤,真正对地对舰攻击的主力是载弹量800公斤的九七舰攻,如果是攻击军舰就挂载一枚鱼雷,如果是攻击地面目标,就挂载两颗500公斤炸弹。所以既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而中途岛岸基飞机的威胁又很大,那么换上炸弹轰炸中途岛就是很顺理成章的决定了,所以这次换弹命令,南云并无不当。

另外,日军的战前预判,美军的航母舰队还在珍珠港,所以进攻中途岛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引诱美军航母舰队出战,而南云舰队将先掩护登陆部队占领中途岛,然后以逸待劳迎战来援的美军航母。不过对于美军航母的确切动向,日军并不清楚,所以南云还是做了万一美军航母在中途岛附近的准备,第二攻击波都挂载鱼雷就是准备用来攻击美军舰队的。

7时30分,从“利根”号起飞的侦察机报告在距离240海里处发现10艘美舰。此时日军第二波的九七舰攻都在机库里换装炸弹,无法起飞。如果这10艘美舰里编有航母,并出动飞机前来攻击的话,就极为不利了,于是南云急令侦察机查明美舰舰种。日军实在太不走运,这架侦察机如果不是因弹射器故障而延迟30分钟起飞的话,就可在南云下达换弹命令前发现美舰,这样日军第二波攻击机还都挂载着鱼雷,可以立即起飞,而不是现在的尴尬局面。如果说日军在中途岛运气不佳的话,这才是运气最背的地方。当然,这个偶然也是有必然原因的,日军向来比较轻视侦察,一般每个侦察扇面都是只派一架侦察机,而美军通常是派两架侦察机。而且日军侦察机飞行员都是二流三流(一流飞行员都开战斗机),所以在战争中侦察机报错方位,敌军数量等等失误就是家常便饭了。

7时45分,南云命令暂停卸下鱼雷,根据形势再做决定。

7时55分,美军中途岛的岸基飞机又来了。先是16架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再是15架B-17轰炸机,最后是11架SBC“守护者”轰炸机,但依然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8时09分,日军侦察机报告美军舰队编成是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没有航母。南云这才放下心来,因为美军岸基飞机不断前来攻击,威胁很大,所以命令继续卸下鱼雷换上炸弹,还是准备攻击中途岛。很显然,这个真诚报告,对南云的决策影响很大。如果美军舰队没有航母,那么威胁程度就小多了,自然还是要先对付中途岛。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8时20分,日军侦察机紧急报告在美军舰队后面似乎有1艘航母。南云认为这样规模的舰队也应当有航母,马上下令停止卸鱼雷换炸弹,重新装上鱼雷,准备用于攻击美军航母。虽然眼下中途岛岸基飞机威胁很大,但美军航母既然出现了,现在只是距离较远还没来得及投入攻击,相比岸基飞机自然是航母舰载机威胁更大,所以南云此时决定先攻击美军航母,也没有什么不妥。

8时30分,日军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飞机飞回母舰上空,准备降落。这时南云处于左右为难的局面,如果先让甲板上未完成换上鱼雷的第二波飞机仓促起飞,一方面炸弹对军舰的威胁没有鱼雷大,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战斗机为第二攻击波进行护航。日军战斗机数量不足也是中途岛海战失利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日军4艘航母上总共才只有93架零式战斗机,其中36架已经派出攻击中途岛,18架负责舰队空中掩护,而且燃料弹药都所剩不多,很快需要有新一批战斗升空轮替,这样,能够为第二攻击波护航的战斗机最多也就20架,这样轰炸机攻击机很可能可能会因缺少战斗机掩护而损失惨重,而且由于携带炸弹,也很难对美军战舰造成致命威胁。如果先清理甲板让第一波飞机降落,又可能会失去战机。这时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海军少将和“赤城”号的飞行长渊田实海军中佐都认为应该先清理甲板,让第一波飞机降落,再组织第二波攻击。于是南云命令将在甲板上的飞机收入机库,腾出甲板让第一波飞机和在舰队上空即将耗尽燃料的巡逻战斗机降落。

——对南云的批评,就是指的这个“换弹”命令。当时第2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海军少将曾建议立即让第二攻击波起飞,既可以抢得先机,先发制人,又可以腾空甲板,让第一攻击波降落。但是,按照当时日军的作战流程,南云的决定是常规操作。也正因为如此,草鹿和源田才都会建议这么做。山口的建议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如果真的这样执行,恐怕第二攻击波会遭到很大损失,而未必能够干掉美军航母。南云是从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舰长这样一级级晋升上来的典型水面舰艇指挥官,并不熟悉航母战术,按照常规流程来做自然是他唯一的选择。何况他还不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亲信,如果在作战指挥上不按照常规程序操作,一旦出现重大损失,那么绝对就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8时37分,开始接收第一波飞机着舰。15分钟后,飞机回收完毕,机库里疲惫不堪的地勤人员放下尚未完成的换弹任务,为这些飞机加油、装弹。

9时18分,执行巡逻警戒负责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战斗机也全部降落完毕,机库里一片忙碌。50架战斗机加油装弹完立即起飞,在舰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因为现在发现了美军航母,空中威胁的程度陡然增加了,原先只派10架战斗机显然是不够了。。

在回收飞机的作业基本完成后,南云下令沿30度航向以30节航速北进,以尽快占领对美军航母有利的攻击阵位。就在此时,来自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开始了。9时20分,最先飞来的“大黄蜂”号的15架TBD鱼雷机。9时30分,“企业”号的14架TBD鱼雷机也赶到了。这29架鱼雷机和战斗机、轰炸机失散,所以只能单独发起进攻,结果在日军战斗机和军舰防空炮火的凶猛拦截下,损失28架,毫无建树。

“约克城”号的舰载机虽比其他两艘航母晚起飞一个多小时,但航向偏北,而且又在途中知道了日舰的新位置,迅速更正了航线,所以只比“企业”号的鱼雷机晚到了几分钟,紧接着发起了攻击。12架鱼雷机在6架战斗机掩护下攻击了“苍龙”号航母,损失10架鱼雷机和5架战斗机,依然未获任何战果。

但是这些鱼雷机的牺牲并没有白费,正是他们将日军保护舰队安全的战斗机全部吸引到了低空。为从高空进行俯冲轰炸的SBD“无畏”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时24分,美军“企业”号的33架SBD轰炸机从高空俯冲而下,由于日军战斗机都在低空,根本来不及拦截,航母也没有任何准备。“赤城”号被命中2弹,“加贺”号被命中4弹,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加贺”号于当晚19时25分沉没,“赤城”号则坚持到第二天凌晨4时55分,因伤势太重无法挽回,被日军驱逐舰击沉。

10时30分,“约克城”号的17架SBD轰炸机也赶到了,对“苍龙”号进行攻击,既未遭高炮射击,也没有战斗机拦截,命中3弹,使“苍龙”号燃起大火,随即蔓延开来,引爆了弹药舱和油舱。于当晚19时15分沉没。

中途岛海战,南云发现美军舰队不换鱼雷,立即出动攻击会怎样?

所以,由此可见,南云的换弹命令并无大错。日军在中途岛惨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南云的指挥错误,而是飞机数量的劣势。

不是说日军占尽优势吗,怎么反而在最重要的飞机数量上还出于劣势了?

没错,日军投入战役的总兵力几乎是美军的三倍,占有很大优势,但分兵佯攻阿留申群岛,就自己将兵力优势无形中抵消了。就是在中途岛方向,也是分为三个距离遥远难以相互支援的编队,所以真正用来对付中途岛和美军舰队的只有4艘航母:“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其中“赤城”号载机是21架零式、21架九七和21架九九“加贺”号载机是30架零式、30架九七和33架九九,“飞龙”号载机是21架零式、21架九七和21架九九,“苍龙”号载机是21架零式、21架九七和21架九九,总共93架零式、93架九七和96架九九,总共282架。

另外,还有40架(一说48架)零式是作为占领中途岛之后驻扎在中途岛的航空队,但这40架都是出于打包运输状态,根本没法直接参战。所以日军实际的飞机也就282架。

而美军3艘航母,“企业”号载机是27架F4F、17架SBD、14架TBD,“大黄蜂”号载机是27架F4F、38架SBD、15架TBD,“约克城”号载机是25架F4F、37架SBD、145架TBD,共计233架,还有中途岛岸基飞机121架,总计有354架,对日军飞机在总数上是1.125:1的优势。在战斗机方面,日军是93架零式,美军是航母上的79架F4F,中途岛21架F2A和7架F4F,总共107架。虽然日军零式在性能上比较领先,但美军已经开始采用第3舰载战斗机中队的萨奇少校发明的“萨奇剪刀”战术,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零式的优势,所以日军并没有多大优势。而且还是中途岛和航母从两个方向形成的夹击之势,又更多了战略态势上的有利。

因此,日军的失败就一点都不意外了。南云换不换弹,结果都一样。当然,日军也有运气不佳的因素,如果运气好的话,至少不会损失4艘航母这么惨,也许损失1到2艘航母,但日军的失败却是早已注定了,所以南云的换弹命令并不是决定性的原因,更多是背锅了。南云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职务战后就被撤掉了,当然第一航空舰队也已经徒有虚名了,原来有6艘航母,现在就只剩“瑞鹤”号和“翔鹤”号2艘航母了,也就是一个航空战队的实力了。而真正该为中途岛失利负责的山本五十六,说是一切由他来承担责任,但他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还是座得稳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