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中國古代不乏國之重寶的器物。

其中,秦始皇玉璽算是個奇葩,成為歷代皇帝及野心家夢寐以求的神物,也是王朝更替、江山易幟的象徵。

這也導致它身價高漲,身世坎坷,受到歷代瘋狂追捧、爭奪,直至民國時期。

一路伴隨它的,是陰謀詭計,刀光劍影,大軍征伐。

甚至一些人模擬私制,使得贗品層出不窮。

出現這種現象,既有時代背景的客觀條件,也有人為地推波助瀾因素。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和氏之玉及秦始皇“傳國璽”的面世

印信,起源於古代鑄造青銅器時在上面鑄印圖案和徽記所用的“印模”。

“印者,信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印信逐漸成為身份憑信和權力象徵,在政治、商貿領域被大量應用。

先秦時期,印信的材質有泥土、木、青銅、玉、金、銀、銅、犀、象等。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它們的稱呼及寫法也因材料而異。例如以泥土為材的為“”,金屬材料的為“鉨”、以玉為材料的為“璽”。由此也可見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美石即玉是山川的精華,是上天恩賜的寶物。因而出現了玉崇拜,玉成為權位和財富的象徵。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鎮國之寶。

《戰國策》:"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璞”指未經雕琢的玉石,“和璞”即和氏之玉。

《史記》等史料中記載了和氏獻玉、完璧歸趙等曲折、感人的故事。

和氏之玉是塊罕見的美玉,加之凝結了忠信仁義等道德意義,成為天下共知的珍寶。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秦滅趙,和氏之玉落入秦國。

李斯《諫逐客書》中說:“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指當時的兩件珍寶:“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玉”。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之後,自稱為始皇帝,規定帝、後的印章稱為“璽”,並且以玉為材質;其他的官印、私印只能稱為“印”。

《續新解》雲:“璽,黃羅傘下,蓋皇帝”。

意即皇帝在黃羅傘下統治天下,風雨無阻。

秦始皇命令咸陽玉工王孫壽以和氏之玉為材料,製作皇帝之璽。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丞相李斯以魚鳥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憑。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含義是:我順受天命當了皇帝,國運永久昌盛。

王孫壽將和氏之玉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並將這八個字刻在玉璽上,成為秦始皇獨有之印章。

秦始皇將玉作為權力標誌的思想觀念發展到了極至,獨霸以玉治印的權力。

和氏之玉就此而毀,傳國玉璽出世。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傳國璽”受到歷代瘋狂追捧爭奪

從此,玉璽成為歷代正統皇帝即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和憑證。秦始皇“傳國璽”受到歷代的瘋狂追捧。

秦始皇的玉璽傳至三世子嬰時,秦朝已是搖搖欲墜。劉邦攻破秦都咸陽,子嬰被迫獻上玉璽,秦亡。

這個“傳國璽”成為承天受命的象徵,在漢朝繼續代代相傳。

西漢末年,皇帝劉嬰僅兩歲,“傳國璽”由孝元太后代管。

王莽篡位時,派北陽侯王舜進宮索要“傳國璽”,被太后怒斥為“不復顧恩義、狗豬不食其餘”,但王莽得之後,篡漢為帝,建立新朝。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王莽敗亡時,起義軍攻破長安城,校尉王憲取得御璽之後,便住在長樂宮,佔用王莽的妃嬪、車輦、衣服和器物,打算自立為帝。

不久,王憲即被劉玄部隊所殺,劉玄獲得御璽,在長安稱帝。

赤眉軍攻入長安,獲得御璽,便立劉盆子為帝。不久,御璽被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得。

東漢末年,政治混亂,“傳國璽”先後被孫堅、袁術佔有。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袁術敗亡時,徐璆趁機取得“傳國璽”,到許昌獻給被曹操挾持的漢獻帝。

司徒趙溫問徐璆:“君遭大難,還能保存此物嗎?”

徐璆則大義凜然地回答:“蘇武當年被圖於匈奴而不失節,更何況此方寸之璽呢?”

後來漢獻帝被迫“禪位”,獻上“傳國璽”,曹丕建魏;到曹奐時,被迫“禪位”,獻上“傳國璽”,司馬炎建立晉朝。

兩晉南北朝時期,“傳國璽”的換手率更加頻繁。

“永嘉之亂”時,後漢派兵攻入洛陽,俘擄晉懷帝和羊皇后,得國璽。

之後,“傳國璽”在劉曜、石勒、冉閔、東晉穆帝、劉裕以及齊、梁、陳政權國主手中輾轉。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隋朝一統華夏,獲得國璽。隋亡,蕭後攜隋煬帝之孫楊政道,帶上國璽投奔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率軍討伐突厥。蕭後與楊政道返歸中原,國璽歸於唐朝。

唐末, 朱溫廢唐哀帝,奪國璽,國號為梁。

李存勖滅梁,奪國璽,國號為唐。後來,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洛陽,末帝李從珂與皇族集體自焚,國璽從此失蹤。

“靖康之難”時,徽宗、欽宗二帝以及寶璽,被金兵擄去。

朱元璋建立大明,元廷奔回漠北。朱元璋先後派徐達、李文忠二次遠征,追剿殘元勢力,俘虜元后妃和諸王,但未得到“傳國璽”。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蒙古帝國第35任大汗林丹汗時,一位牧羊人在漠北地下無意間挖掘出“傳國璽”,獻給元順帝的後人博碩克圖汗。

久懷恢復祖業之志的林丹汗聞訊後,即率二十萬大軍攻伐,經過一場血戰,奪得玉璽。

後金皇太極派多爾袞西征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獻“傳國璽”投降。於是皇太極正式改國號為“清”。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追索“傳國璽”,可惜未得。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秦始皇“傳國玉璽”成為歷史神聖之物的原因分析

秦始皇所制國璽,是皇帝處理政事的憑信、實用辦公用品。

為何一個方寸之物,竟然具有如此神聖魅力,使得後世夢寐以求?

這其中,既有時代背景的客觀條件,也有人為地推波助瀾因素影響。

其一,“憑信”的思想觀念在春秋戰國時已深入人心,到秦始皇時已經成熟。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更需要一個“憑信”之物,以號令天下。於是“玉璽”成為最理想的對象。

這個“憑信”的意義類似於聖旨,而且聖旨必須有璽印才能生效。

《明清帝后寶璽》弁言:“寶璽者何?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屬,此秦漢以來之事也。”

其二,秦始皇國璽本物的超凡價值。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玉崇拜文化心理,由 “天下共傳之寶” 和氏之玉所制,一代名相兼書法家李斯篆書,秦始皇專用,這些因素使得它自誕生之日就帶著炫目的光環。

它是稀世珍寶,是藝術品,更是皇帝權力的象徵,因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其三,人為的因素,例如思想觀念,尤其是一些政治野心家的推波助瀾。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這個“傳國璽”被極力宣揚為 “天命所歸”、“祥瑞之兆”,成為後世開國皇帝們夢寐以求的神聖之物,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它的象徵意義類似於大禹九鼎。

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寓意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顯得底氣不足而被世人所輕蔑。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例如東晉元帝東渡以後一直沒有傳國璽,以至北人嘲笑“司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覽•儀式部三•璽》)。

到永和帝時,從冉魏政權手中賺得玉璽,百僚畢賀,東晉政權從而也得以被視為正統。

“符命”說、“讖緯”說等神學思想的流行,使得“傳國璽”的“天命所受之憑信”意義更加神聖。

尤其是政局混亂、改朝換代時,這種思想觀念更加盛行。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例如三國時期,蜀漢太傅許靖、軍師諸葛亮等上書劉備,勸其稱帝。言當年關羽水兵圍攻襄陽時,漢水中“輝影燭耀,靈光徹天”,因而打撈出玉璽。

《三國志•先主傳》中對此記載:“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再如,匈奴族劉淵稱帝,國號為漢,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有人在汾水中得玉璽,文曰“有新保之”,認為是王莽時的御璽,並增添了“泉海光”三字。

劉淵認為正是符合自己名字的祥瑞之物,於是改年號為“河瑞”。

一些獲得“傳國璽”、已經繼承皇位者也要刻意強調,甚至畫蛇添足,以鞏固自己的統治者地位。

例如曹丕建魏,命人在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他非“篡漢”; 石勒稱趙王,得傳國璽,在璽的一邊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題辭。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更有甚者,為了捏造“君權神授”的事實,而私下自制“傳國璽”,以實現諂媚皇帝、抑或自己稱帝的陰謀野心。

然而,往往文字、尺寸、鈕制、質料、數量、規制等莫衷一是,前後矛盾,引發出了層出不窮的歷史鬧劇。

這種對傳國玉璽的崇拜心理甚至影響到現代。

例如馮玉祥部下將領等人向末代皇帝溥儀追索“傳國璽”。

又如《吳氏石頭記》中記載,傳國玉璽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

時至今日,“璽”字仍是人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尊貴象徵。

方寸之物--秦始皇傳國玉璽,為何成為歷代追捧爭奪的神物

總結

縱觀歷史,秦始皇所制的方寸之物--國璽,被後世奉若神明,一直受到追捧。

其中原因,除了秦始皇國璽本物的超凡價值之外,還與玉崇拜、“符命”說、“讖緯”說等思想及文化背景有關。當然,人心作祟,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當然,這也是中華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博大精深的一個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