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期貨:新棉交售結束 期價或階段性盤整

國內盤面:週三鄭棉主力合約量能俱減,期價震盪收漲,收盤12915,較上一交易日+0.12%;最高報12950,最低報12820;成交量379772,持倉589630,-25348;CF1-5月價差515,+15。

外盤走勢: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週二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交投最活躍的ICE3月棉花合約下跌0.43美分或0.65%,結算價報每磅65.35美分。交易區間介於65.33-66.06美分。

消息方面:1、截止11月18日,全疆採摘進度為98.6%,交售進度為95.5%,北疆大部機採棉採收已結束,南疆手摘棉採收預計12月上旬結束。2、截止到2019年11月19日24點,2019棉花年度全國共有886家棉花加工企業按照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並進行公證檢驗,檢驗量達10048750包,226.9757萬噸。

現貨方面:棉花價格指數3128B價格為13087與前一日現貨價格下調13;棉紗價格指數C32S價格為21230,與前一日現貨價格保持不變。(單位:元/噸)

倉單庫存:倉單14294張,+68,有效預報5008張。

持倉分析:當日鄭棉合約前20名多頭持倉382520手,-15429;空頭持倉為454095手,-8079,淨空持倉佔據明顯優勢。

觀點總結: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週二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因投資者預期市場供應過剩繼續平倉。國內市場:籽棉採摘和加工進入尾聲,新棉交售結束,但銷售仍相對緩慢,短期新棉供應仍顯寬鬆,加之秋冬季訂單需求進入尾聲,下游需求仍顯疲軟狀態。截至10月底紡企在庫棉花工業庫存量為70.96萬噸,較上月底增加0.82萬噸,因紡織企業對下游需求持謹慎態度,新棉採購有限,短期棉價需方向性的指引。此外,部分新疆棉輪入政策落地,考慮到輪入數量佔產量不到10%且價格吸引力不足,對棉價提振有限。短期市場仍圍繞話題為取消加徵關稅是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重要條件,取消關稅的幅度應體現第一階段協議的重要性,在協議未落地前,市場持謹慎觀望態度。操作上建議鄭棉主力短期暫且觀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