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神祕的崑崙山到底在哪?它難道只是一個傳說嗎?

gaodaf21


世界許多古文明中,不乏大山崇拜的印記。如希臘的奧林匹斯山、印度的須彌山。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大山的崇拜更加源遠流長。如古代皇帝泰山封禪大典,規模恢宏,儀式莊重。


崑崙山,中國神話中的大山,將中國對大山的崇拜推向了極致。崑崙山即是天帝在凡間的下都,又是西王母居住的聖山。

崑崙山具體在哪?世上的崑崙山有幾處?數千年來一直是個迷。

如果您百度,是得不到“崑崙”最原始含義的。想寫出真正有含金量的文章,就要到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去尋找。

昆者,彝族語言中意為“天”;“侖”與彝語中的“勒”為同音異寫,意為“子”。故“崑崙”者,實為“天子”也。

晉代張華所著《博物志·卷一》中將泰山稱為“天孫”。有天孫必有天子。清代馬嘯所著《繹史》稱“天子之山,夷狄之所稱”。夷狄,是古代中國對少數民族及外國人的稱呼。彝族自當包括在內。因此,彝語中稱“天子”為“崑崙”就言之有據。(參考《彝族史要》)。

清代史學家萬斯同的《崑崙辯》中更是指出崑崙山為三座山。其文曰:……其南三百里有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古所謂崑崙也……。

而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中稱:天下仙聖,在柱洲崑崙山上。

柱洲乃古代對非洲的稱呼。詳見我發的另一篇文章《大明混一圖》。圖中有詳盡的柱洲圖解。下圖為其中柱洲(既非洲)的放大圖。



古籍《十三州志》中稱:崑崙山去北海十三萬裡,有弱水周匝,東南接積石山。

按此說法,崑崙山不在中土較為明確。

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也有對海外崑崙的記述:“漢使張騫渡海至大秦,西海之濱有小崑崙,高萬仞,方八百里。”漢代時期的大秦國是對古羅馬的稱呼。故此處的西海之濱指的實為地中海。(下圖為張騫出使西域後,絲綢之路路線圖。最遠處確實到過大秦)。


漢代時期的古羅馬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古埃及只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張騫在此處發現小崑崙,意味深遠。

《山海經》對崑崙山有較為明確的記載。其中《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博物志》記載張騫來到古羅馬帝國的地中海邊,看到了崑崙山。《大荒西經》中的記載即為此崑崙山。


經文中明確界定了崑崙山的地理位置,既在埃及的尼羅河谷。“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意為:在地中海之南,阿拉伯沙漠的附近,紅海的西邊(古代通常以“前”為東,“西”為後),尼羅河之上。

黑水為何指尼羅河呢?尼羅河每逢氾濫期,都會從其上游埃塞俄比亞境內帶來大量腐殖質,河水會呈現墨綠色或深黑色。氾濫期過後,尼羅河兩岸就會留下大量肥沃的黑色淤泥,而這正是尼羅河賜予埃及的寶貴禮物。故稱其為黑水,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而在彝語中,“黑水”讀作“以諾”,既“以諾河”——尼羅河。讀音如此相似,意味深遠。

由此可見,崑崙山所在地理位置,明確無誤的指向了金字塔所在的尼羅河谷。

“金字塔”是中國人的稱呼,因為金字塔的形狀很像漢子“金”。實際上,金字塔有自己的專有象形文名字。請看下圖:

西方學者對這組象形文字的解讀為:法老聖體(麵包)的昇天之所。

這種含糊不清的解釋不合理處顯而易見。因為,並沒有對上圖中的每一個字符做出詳細的詮釋。更可笑的是,法老聖體面包這個說法明顯是抄襲聖經中對耶穌的描述,而後者的出現要比這組象形文字晚了3000年。

我們的解讀為:左側的立鳥為古埃及文明的創建者——天之子(既天子)荷魯斯的象徵,中間的圖符為臨水之大山(金字塔),右側的橢圓形圖符為每晚都要將太陽吞下的古埃及大神努特的嘴,因為太陽要在西方落下,因此,此“大口”象徵西方之極。下圖立鳥為荷魯斯雕像

下圖為每到傍晚就要將太陽大口吞下的神——努特

因為,彝語中“天子”既崑崙,而荷魯斯又為天之子。所以,金字塔象形文字名稱就是:西方臨水之崑崙山。


其中,大神努特的巨口代表崑崙山所在地理位置,而荷魯斯為建造者(大金字塔俗稱胡夫金字塔,但並非胡夫所建,我之前發佈的文章中有詳細的論述。)

當然,此崑崙山為海外小崑崙。郭璞曾說既有海外崑崙,當有海內崑崙。

如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關注,有時間我會論述海內崑崙的具體所在。

感謝各位的欣賞,下圖為天之子的荷魯斯


打開塵封的歷史


崑崙山,原名崑崙丘,又名崑崙虛,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山,為萬山之祖。神話中崑崙山記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典著作,為中華最早的神山。這和如今地理學上的崑崙山(即崑崙山脈,位於西藏與新疆的交界)不是同一概念。傳說的崑崙山是否真的存在,又在何地,眾說紛紜,尚無定論,比較主流的推測有如下幾種:

1. 根據目前有記載的最早文獻《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以及《山海經·海內西經》中:“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可知大體位置是在我國的西邊,旁邊有沙漠,赤水和黑水之間,而且海拔很高。

2. 漢代以後幾百年,官方和民間也在尋找考證崑崙山所在地,比如西晉割據涼州的前涼王張駿,以酒泉的南山(祁連山)有石室王母堂,即定此山為崑崙山。佛教流行中國後,又有人將崑崙山混同於阿耨達山。不過以上猜測都受到質疑。

3. 到了清朝,康熙進軍西藏,定阿耨達山為岡底斯山,這樣崑崙山便與藏地的聖山合一了。後來乾隆平定新疆,又定崑崙山為于闐南山。

4. 到現在,又有新的說法,有說是青海巴顏喀拉山的,有說是山東泰山的,有說是陝西終南山的,還有說是山西五臺山、河南與山西交界的王屋山、河北燕山的,等等。更有甚者,還“考證”出崑崙山是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中東的新巴比倫城……

總之,崑崙山的確切位置,一直都沒有結論,按照古人的腳力,不太可能跑到巴比倫或者非洲去,我國境內的西或西北方比較符合實際。從《山海經》裡記載有兩條大河,海拔高,還有沙漠,那應該在新疆以南,青藏高原一帶,而且應該是古人難以攀登,感覺遙不可及的雪山一類比較符合。





琅琊王羲之


移將北斗過南辰,

兩手雙擎日月輪.

飛趁崑崙山上去,

須臾化作一天雲.

對於山海經中所講崑崙山具體位置,說法很多。秦漢古人認為,崑崙山就是祁連山。

唐朝:崑崙山特指是黃河發源地,在新疆和西藏的交界處 ,這個觀念一直傳承到現代。


還有一些西方國家的磚家大言不慚的說:全世界只有一座神山,崑崙山只不過是中國的叫法。它們認為像中國的崑崙山、印度神話中的蘇迷廬、還有阿拉伯神話中的田園,其實都是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山,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希臘神話是當地老百姓經過口口相傳慢慢成型的,他的成型時代大概在公園前8世紀左右(公園前799年~公園前700年)距今2712~2811年。

《山海經》一書的年代眾說紛紜沒有具體說法,但根據書中記載大量祭祀用品分析,其成書年代起碼在5000年以上。

希臘神話根本沒法比,最起碼差2000年。

至於山海經中的崑崙山在哪裡?老天爺知道

我在這裡說一下我天馬行空的想法,有兩種一是《大洪水時期》被毀,至於什麼是大洪水諸位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第二種我就只能和神話掛鉤了。


烊仝鳶


崑崙墟是黃帝的聖地,在崑崙山。遠古發音崑崙=穹窿,穹窿山像倒扣的釜,所以又稱釜山,在山東淄博崑崙鎮。在黃帝時代大的崑崙山指泰山。黃帝故里在泰山北部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


周乙1963


山海經裡最初是崑崙之丘,然後記錄了很多崑崙虛,記錄崑崙山只有一處。可見崑崙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並非只有一個。


清雅居士70


有的研究認為山海經的崑崙山在美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