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提起三大運營商的員工,很多人都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鐵飯碗、旱澇保收”的形象。而從現實來看,情況卻並非如此。

這幾年,隨著通信行業步入下行通道,運營商們的日子都不好過起來。降薪、離職與失業問題也持續影響到三大運營商的員工。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此前,運營商的員工還能在“錢”途與“前”途的迷茫中選擇主動離去。如今,失業危機也露出了些許苗頭。

當“混改”與“劃小承包”已經讓很多聯通、電信的基層員工感受到了“失業”危機時,“網格離職承包”也開始讓移動的員工感覺到一絲絲不妙。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近日前,中國聯通發佈重磅公告稱,將積極探索子企業的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組織和員工活力。據瞭解,中國聯通的廣西分公司(“廣西聯通”),將啟動對下屬柳州等七個州市分公司社會化運營合作方的公開招募工作。而此前,中國聯通的雲南分公司(即“雲南聯通”)已經開展了全域社會化合作。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此次廣西聯通的社會化合作,簡單來說就是,廣西聯通也將參照雲南模式,引入社會化合作方開始全面混改。但一旦社會化合作方入主後,將有部分員工大概率會與聯通解除合同,進入新組建的民營公司。

聯通的這番操作,可以說是中國聯通在省級公司的混改已進入了批量實施階段。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而據近期的業內爆料稱,中國移動也要效仿聯通、電信,開始在某省進行“網格員工離職承包試點運營”工作。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據瞭解,這種“網格離職承包”,類似與電信的“劃小承包”。具體來說就是,參與承包的員工要與移動解除勞動合同然後進行承包,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而此次中移動的“網格離職承包”試點工作遵循“先增收再降本,先易後難,小步快跑”14字方針推進,是中國移動基礎改革的新動向。

這種模式,對於有能力有本事有資源的員工來說是好事,因為承包後業務拉的越多收入越高;而對於大多數且長期從事後臺支撐又沒什麼資源的員工來說,則不是什麼好事。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誠然,通過“混改”、“劃小承包”等舉措打破“鐵飯碗”,將會進一步激發人才隊伍的活力,還能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成本開支。在整個通信行業不景氣,負增長已不可避免的困境期,對企業而言的確是度過瓶頸的好辦法。但這類舉措也還需從員工的角度來多方考慮才更為穩妥。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混改”是一個破舊立新、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而隨著運營商“混改”的逐漸展開,當利益的調整、觀念的更新都在更深的層次上進行時,更不能忽視的則是企業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下降問題。

畢竟,人才是一個行業最大的希望所在,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有“主人翁”意識的員工。如果,過分強調所謂的員工“競爭優勢”,過分追求企業利益,而對員工的職業發展及工作現狀進行有意無意的忽視,則必然將“寒了員工的心”。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如今,運營商對人才的吸引力正逐年降低。據某人才招聘網站發起的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顯示,如今211、985等高校畢業生已很少有願意入職通信運營商,而更願意進入互聯網、IT行業以及金融業。這恰恰說明了社會大眾對於一個行業、企業發展的基本判斷和認知。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面對5G時代的來臨,通信行業又將進入一個大發展期。此時的運營商企業將更需要大量優秀人才來支撐行業、企業的再次“勃發”。而當有熱情有創造力的員工悵然若失,紛紛離去,可人才有遲遲難以吸納之時,企業要創新要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在目前來看,運營商混改已是大勢所趨。那麼,如何將激發員工活力、吸納並留出人才與降本增效和諧統一起來,將更考驗運營商管理層的智慧與勇氣。

不止“離職潮”還可能有“失業潮”,運營商的員工故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