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老照片,法國人拍攝最早的晚清影像


1844年10月,澳門一景。1844年,法國外交官Jules Itier來到澳門、廣州,參與中法《黃埔條約》的談判。在工作之餘,他攜帶剛剛發明沒幾年的照相機,使用達蓋爾銀版攝影法,拍攝了澳門、廣州兩地的風土人情。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記錄中國面貌的影像作品。

1844年10月,澳門港口。Itier有著業餘攝影師的身份,他的中國之行,並不僅僅是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他還意圖記錄中國的城市、百姓、港口、廟宇、建築等等,將這些照片展示給西方人,以增進他們對中國的瞭解,改變他們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1844年10月,彭天魁一家。Itier這些照片距今175年,已經模糊不清,但它們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其史料價值無比珍貴。目前這些老照片珍藏在法國攝影博物館。

1844年11月,廣州的洋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Itier在中國期間寫下了日記,記錄了自己拍照的經過。比如在1844年10月26日,他寫道:“我累得筋疲力盡,因為這一天我已經拍了十張或十二張照片了。”拍十張照片就累得筋疲力盡,是因為當時的照相機非常笨重,拍攝手法非常複雜。

1844年11月,廣州三位高級官吏。從左至右他們分別是Tseung-Kueng,Fao-Yuen,Kwang-Chou。你能分辨出他們是誰嗎?

1844年11月,廣州潘仕成別墅。Itier在廣州土豪潘仕成家待了一天。他說:“我隨身攜帶的銀版相機使他全家興奮驚歎不已,東瞧瞧西看看。潘西成的母親搶先拍了第一張;他的姓李的夫人婉言謝絕了,我就給主人的妺妺拍照。”他在日記中還不忘損一下潘仕成的妹妹:“她很難看。”

1844年11月,廣州街頭的人群。根據Itier的記錄,當時無論是官吏還是百姓,大部分都不排斥照相機,對它充滿好奇。他寫道:“許多中國人都讓拍照,但是,得讓他們看看這西洋鏡內是什麼以及反映在不光亮的玻璃上的物體,隨著就聽到不斷的驚訝聲和笑聲。”


1844年11月,廣州全景。Itier為這張照片標註了明確的拍攝時間和地點。時間:1844年11月7日;地點:“我置身在美國商館的最高點,為了用達蓋爾法相機拍攝到廣州市及其近郊的全景。”

1844年11月,站在高處拍攝廣州城。

1844年10月,澳門阿媽廟。阿媽廟又稱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面,始建於1488年。廟內供奉道教女仙媽祖,人稱能預言吉凶,常在海上幫助商人和漁民化險為夷,消災解難。如今這裡已成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