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有这样一位奇女子:

她,虽出身豪门,从不恃宠生娇,饱读诗书。却因为一双丝袜,悔婚豪门贵公子,宁死不嫁;

她“下嫁”的丈夫,一度出轨,她用最平静的手段领回丈夫,此后,两人恩爱一生;

她的晚年颠沛流离,十年浩劫时期,她挖过鱼塘、碎过大石头,被口水吐,被扫把打,可她仍然穿着旗袍刷马桶,穿着皮鞋去卖菜;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一直保持优雅,把小鸡当宠物,在铁丝上烤面包,她教育孩子不卑不亢,坚守信念。

身为女子,她用美丽与倔强写下传奇人生,总结下来,是蔑视苦难的洒脱,接受命运的从容,享受贫穷的勇敢,与超渡罪行的宽容。

她就是郭婉莹,也是中国最后的贵族,被称为“上海的金枝玉叶”。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01 出身显赫的大小姐

1909年,郭婉莹出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她的英文名字叫Daisy(黛西)。

她的父亲郭标,赤手空拳在澳洲打拼下一片水果天下。

黛西六岁那年,郭标应孙中山的邀请,举家回到上海,开办了永安百货公司。

当时,上海有四个百货公司并立的局面:永安百货、先施百货、新新百货、大新百货。

而郭婉莹,就是永安百货的四小姐,全上海都知道:

永安百货的四小姐,喝牛奶说英文,是郭标最喜欢的女儿。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因为喜欢,所以郭标格外重视她的教育。

1920年,郭婉莹被送到中西女塾读书。这是一所美国基督教女子中学,也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贵族学校。宋庆龄、宋美龄、张爱玲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可是,中西女塾绝不是简单的贵族学校。

宿舍里六英尺长、四点五英尺宽的小床都必须用白色被褥,每个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小床整理得一丝不苟。

一进学校大门,不管你之前多么珠光宝气都必须要褪尽浮华,否则,身上的首饰就会强制被学校充公——任何家庭背景的学生都不能例外。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中西女塾的教育与如今的中学教育有极大的差异。它对学生的承诺是:要让她们一生年轻和愉悦地生活。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也许正是受此影响,生于豪门的郭婉莹,一生从未因家境卑亢,反而对贫苦人,有种贴己的共情。

当生活的苦难与变故,猝不及防的发生时,也许正是童年的光芒照耀了郭婉莹的一生,使她在苦难面前也能雍容坦然。

02 面对婚姻,她的选择不可复制

1928年,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同时,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美少女。

毕业后的郭婉莹,被父亲留在了国内。让她与一个同自己家是世交的富家子弟订了婚。

没想到,因为一双丝袜,这段富二代之间的联姻,吹了。

当时,富二代男友从从美国给郭婉莹带回来一双珍稀的、令上层社会女郎趋之若鹜的玻璃丝袜,价值上千美金。

他对女朋友说,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郭婉莹当场吐血拒绝了这门亲事。

她说,我不能嫁给一个只会和我谈丝袜结实不结实的男人,No fun(太无趣了!)。

拒绝了富二代,她远赴燕京大学求学,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的丈夫:出身贫寒门第的吴毓骧。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众人都认为吴毓骧高攀了郭四小姐,唯独她,从不说这样的话。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别人眼里的伉俪情深。

常去戴西家玩的晚辈们回忆起都说:

“那时候他们这一家人,都那样好看,那样体面,那样幸福,家里那么温馨,家居那么漂亮,客厅里的圣诞树那么大,福州厨子的菜烧得那么地道,真的像是好莱坞电影里才有的十全十美。”

但幸福总是短暂的。

1943年,戴西难产,在医院两天生不下孩子来,女儿正在家里患了肺炎修养。吴毓骧却夜夜去俱乐部玩牌到半夜三更才回家。

吴毓骧的小三,是一个年轻风流的寡妇。

知道这件事的郭婉莹,没有开扒,没有撕逼,只是在一个晚上,由一位燕京大学的同学陪着,找到这个寡妇家中,平静地问她:

我知道我的丈夫在你这里,我现在可以把他带回家吗?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这晚过后,她再没对人说过这件事,也没有过抱怨。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史上最优雅的捉奸。

至此之后,吴毓骧再也没有晚归过。

任何人或事,都是有AB面的。当我们得到了A面的好,就必须为B面的坏埋单。郭婉莹懂得这个道理,她选择原谅的丈夫。当丈夫回归家庭的时候,她再不提从前的事,还会为丈夫做好精致的早餐。

即便人生是一场闹剧,她也有强大的修复能力。

这种能力,是此后人生,支撑她的一道光。


03 优雅的倔强,是坚持,也是底牌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郭家的大多数人匆匆逃离,散落在世界各地。郭婉莹和吴毓骧一家选择留在了新社会。

吴毓骧送一位朋友一家离开大陆时说:“日本人在上海时,上海人照样过好日子,D更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而郭婉莹后来回忆说:

“要不是我留在上海,那我就不会知道,原来,我可以什么也不怕,我能对付所有别人不能想象的事。”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人生最难的那些事,该来的,还是来了。

因为吴毓骧骨子里自带的知识分子孤高,参加工商政治学习大放厥词,不久,吴毓骧就被革去经理职务,被逼着做小工,干拖地倒垃圾的活儿。

当时所有的资本家都夹着尾巴做人,都把私家车锁在自家车库里,改雇三轮车上班、并穿中山装;

只有吴毓骧,是一直开车。

1958年,吴毓骧被捕。三年后,因心肺系统的疾病去世。

郭婉莹对丈夫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活得长短没有什么,只是浪费了你三年的时间啊。

兜兜转转,她还是那个最能体贴最能懂吴毓骧的女人。

1963年,吴毓骧被判向国家偿还巨额美金和人民币,他的家产,连同郭婉莹的首饰衣服,全被充公。

吴家被封,戴西母子被扫地出门,被分配住在一个7平米的亭子间。

晴天时,有阳光会从屋顶的破洞里射进来。而有北方寒流到来的早上,她醒来时,常常发现自己的脸上结着霜。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就是在这个亭子间里,郭婉莹用铁丝在煤火上烤出恰到火候的金黄的土司面包,用被煤烟熏得乌黑的铝锅蒸出彼得堡风味的蛋糕。

这是一种精致的、对生活微小而纯正的坚持。

1963年,她下乡改造。

挖过鱼塘、挖过河泥、碎过大石头;在建筑工地上作过拌水泥的小工、清洗过厕所;

卖过水果和鸡蛋;冬天的时候被派去剥冻坏的东北大白菜的菜帮子,手被冻僵变形;

她被别人往身上吐口水,可她仍能每天穿着洗得发白的旗袍去刷马桶;

她没有低过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她的下巴永远是高高抬起的,任何人,任何时代,都不能打垮她。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04 不卑不亢,熬得过岁月,抵得过时光

她从来不渲染自己的苦难,甚至从不抱怨。

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华莱士采访她,希望她亲口说出在大陆经受的磨难,她拒绝了。

“我不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苦展览给外国人看,他们其实也是看不懂的,他们是想把我表现得越可怜越好,这样才让他们自己觉得自己生活的十全十美。”

她在美国遇到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问起情况时,她优雅地直着背和脖子说:

劳动有利于我保持体形,不在那时急剧发胖。

郭婉莹的子女全部去了海外,他们多次要求郭婉莹过去与他们同住,这个安静且坚定的女人拒绝了孩子们的要求,留在了上海。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八十多岁时,她和三四个妙龄少女去意大利餐厅吃饭,她优雅的行为,让别人一度以为,是三四个男子,陪着一位金枝玉叶出门吃饭。

她走路从来不让人扶,上车下车,也不让人扶,她坚持一个人独立的生活,以精致的妆容见人,安详、体面,干净。

去世前的二十四小时,从许多照片中找出一张老年时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课录制录音带时的相片说:

“要是我死了,我想要这张照片做纪念照片,因为这张照片显示了,我在工作。”
民国最后名媛:因孙中山回国,和张爱玲是校友,一生颠沛活成传奇

她自拟遗嘱,表示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上海的红十字会,并且不留骨灰。

志愿书上写着:“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的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她的一生,就像她说的那样:

“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些什么,我就接收它们。”

也正像别人写给她的那样:

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

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