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全传(23)|司马勋:至死打不进成都的蜀王

奉友湘、李后强/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成都这个锦绣之地,天府之国就很容易让人目迷五色,耳迷笙歌,舌迷五味,身迷温柔之乡。于是,古往今来,曾有许多枭雄豪杰都想在成都称霸称王。司马勋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他拼死拼活,东征西讨,最终自封成都王之日,就是灭顶之灾降临之时。真个是,到头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浪花却已淘尽英雄。

司马勋字伟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他大概生于公元300年左右,正是中原“八王之乱”之时,可谓生逢乱世。他的身世有点复杂,不大说得清楚,连《晋书》也含糊其辞。建兴四年(316年),汉赵(亦称前赵)将领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司马邺是西晋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可怜这位13岁时被稀里糊涂拉上宝座的少年皇帝,哪里守得住江山,西晋很快在汉赵的攻击下土崩瓦解,司马邺只好束手投降。两年后他被汉赵皇帝刘聪杀害,年仅十八岁。

这个时候,司马勋也有十几岁了。由于机缘巧合,司马勋成了刘曜部将武卫将军令狐泥的养子。令狐泥是西晋叛将。他的父亲令狐盛是西晋并州刺史刘琨的护军。刘琨本人是个颇有才能的人,可谓文武双全,不但诗文出众,而且深谙音律。于是他任用一个名叫徐润的艺人为晋阳令,引为知音。但徐润除了吹拉弹唱,啥也不会,还喜欢干预政事。护军令狐盛忍无可忍,屡次劝说刘琨杀了徐润,刘琨哪里舍得,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徐润。徐润自然对令狐盛怀恨在心,经常在刘琨面前诋毁、污蔑他。终于,刘琨在徐润的怂恿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令狐盛。

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一气之下投降了汉赵皇帝刘聪。刘聪大喜,于公元312年八月,以令狐泥为向导,令刘粲、刘曜进攻并州。有令狐泥大力相助,刘粲和刘曜的进攻非常顺利。汉赵军先引诱围歼了刘琨的先锋部队,然后乘虚进攻晋阳。刘琨抵挡不住,仅带着数十骑突出重围,落荒而逃。刘粲和刘曜攻破晋阳后,令狐泥将刘琨父母双双杀害以报杀父之仇。令狐泥也就成了刘曜部将,后因功被汉赵封为武卫将军。

司马勋成为令狐泥养子之后,跟着他在兵营里摸爬滚打,练习武艺。成年后,司马勋膂力过人,弓马娴熟。据说他左右手可同时开弓射箭,而且很有准头。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六年(331年),司马勋大概在汉赵混得并不如意,便投奔东晋。他自称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曹魏大长秋司马恂的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司马遂的曾孙,略阳太守司马瓘之子。这时司马衍虽已即位6年,但年仅11岁,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共同参辅朝政。这王导正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堂伯父。此时,东晋正是用人之际,在讲究门阀关系的两晋,司马勋自报的身世就是当官的绝好通行证。于是朝廷也不辨真假,任命司马勋为谒者仆射。这个职位为谒者台主官,掌管朝廷礼仪与传达使命。此时,司马勋就以勇猛而闻名朝中。

后来的十数年里,威猛的司马勋颇受重用,相继任建威将军、梁州刺史。他东征西讨,胜败不辍,依仗一身武艺,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永和三年(347年),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灭亡了蜀地的成汉政权。益、梁二州故土又重新纳入东晋版图。司马勋捡了个便宜,兵不血刃地回到原本的梁州治所汉中。

两年后,后赵皇帝石虎去世,石虎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打成一团,中原大乱。349年八月,后赵乐平王石苞谋划率领关右的军队攻打邺城,谋夺皇位。石苞是个“手长衣袖短”的人,生性贪婪却毫无本事,更谈不上战术谋略。他的所谓密谋,弄得尽人皆知。雍州的豪杰之士都知道他不是干大事的人,便派人把他想攻打邺城的阴谋报告给东晋朝廷。

东晋觉得有机可乘,便命司马勋率军攻城掠地。九月,他率军偷出骆谷,攻克后赵的长城戍,又在悬钩设置营垒,兵锋直指距离只有二百里的长安。接着,司马勋派遣治中刘焕攻击长安,杀死京兆太守刘秀离,后又攻克贺城。于是关中地区的豪杰之士大多都杀死后赵的地方官员来响应司马勋。此时,司马勋共有三十多座营垒,五万兵众。石苞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力量攻打邺城?于是命部将麻秋、姚国等统领士兵抵抗司马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后赵皇帝石遵趁机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二万精锐骑兵,以讨伐司马勋为名,顺势将石苞劫持到邺城。司马勋害怕王朗的精锐骑兵,不敢继续前进。十月,司马勋放弃悬钩,攻克宛城,杀死后赵南阳太守袁景,撤军回到梁州。

这个时候,司马勋也差不多50岁了。他基本上以梁州为根据地打来打去。以后的两三年里,他时而与前秦军厮杀,时而与其他军阀争斗。他也曾用计射杀了一方枭雄张琚。但他的地盘也没扩大多少,官位也没再往上挪一挪。

司马勋自己也许都没弄明白,他就是东晋集团的一杆枪。让他打谁就打谁。永和三年(347年)十二月,东晋振威将军萧敬文见朝廷对蜀地的统治并不牢固,主将桓温又回中原去了,心里也打起了主意,想在这天府之国坐坐第一把交椅。他突然袭击,斩杀了昔日同僚征虏将军杨谦,攻陷涪城(今四川绵阳),接着攻占巴西地区,打通与汉中的通道,自号益州牧。桓温大惊,赶紧派邓遐与益州刺史周抚一同进攻萧敬文,但屡战屡败。萧敬文一直在蜀地割据了长达四年。

桓温觉得还是司马勋这杆老枪好用,永和八年(352年)八月,桓温命司马勋南下入蜀,配合北上的益州刺史周抚,两路进剿萧敬文。司马勋不愧猛将,与周抚两路夹攻,势如破竹,迅速攻克涪城,将萧敬文诛杀,把其首级传回京城。

两年后,司马勋又跟着桓温攻打前秦,打了四个月,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最终败在前秦丞相苻雄手下,灰溜溜地逃回汉中。

仗虽然没打赢,苦劳还是有,桓温对他也颇为不错。不久,桓温让朝廷升任司马勋为征虏将军、监关中军事,兼任西戎校尉,并封他为通吉亭侯。这一下司马勋更是长大了,豺狼本性暴露无遗。五六十岁的人了,不但不熄火,脾气反而越来越火爆。他手下的官员,州内豪强,只要一句话让他不高兴,在座位上就可以命人将他们拉下去斩首示众。有时司马勋竟亲自操起弓箭把他们射杀。司马勋到过蜀地,对天府之国成都一直很是景仰。从前那些个英雄豪杰在这个锦绣国度,温柔之乡称孤道寡的榜样,让司马勋心驰神往。时任侍中、大司马,实际上把控朝政的桓温听到司马勋生有异心的风声,依然来软的一手,对司马勋极力安抚,让他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汉中太守。但开始启动独立称王战车的司马勋,已经刹不住了,他只是畏惧强悍的益州刺史周抚,才暂时没敢发作。

司马勋辛辛苦苦地隐忍了好几年,直到兴宁三年(365年),终于熬到镇守蜀地三十余年的周抚去世。此时,司马勋自己也六十几岁,须发皆白了。他若是老老实实当个一方诸侯,也算东晋忠臣名将。但他决意要称王称霸,死而后已。同年十月,司马勋揭竿而起,自封梁益二州牧、成都王,与东晋分庭抗礼。他的部下梁州别驾雍瑞、西戎司马隗粹苦苦相劝,希望他不要晚节不保。但此时司马勋已经利令智昏,非当成都王不可。他斩杀二人祭旗,誓师出兵。 十一月初,司马勋大军铁骑踏破剑门,再攻涪城,吓得西夷校尉毌丘暐弃城逃跑。十一月十五日,司马勋兵临城下,包围成都。此时的益州刺史正是周抚之子周楚。见司马勋来势汹汹,周楚火速求援。桓温立马任命鹰扬将军、江夏相朱序为征讨都护,星夜兼程,紧急入蜀增援周楚。

桓温还使出“围魏救赵”手段,太和元年(366年)三月,派荆州兵攻打司马勋老巢南郑。而司马勋久攻成都不下,师老力疲,心中焦躁,这成都王眼巴巴望着成都却插翅难进。到了五月,朱序大军云集成都,与城内周楚军内外夹击,在成都城外大败司马勋,一举擒获司马勋及儿子司马陇子、长史梁惮、司马金壹等,并将他们押送到桓温镇地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城)。桓温下令把他们全部斩首 ,并将司马勋的首级传送到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可怜司马勋成都王王冠还没戴热乎,便铿然坠地,碎成南柯一梦!

奉友湘,男,四川内江人。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曾任四川日报记者、编辑、主编、主任、首席编辑。1994年8月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并任副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2007年起相继任金融投资报总编辑兼人力资源报总编辑、消费质量报总编辑、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2013年1月出版专著《远离危机》,在业内广受欢迎,两次重印。2016年5月出版成功学专著《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在青年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2017年1月出版影视文学作品《交子》,引起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双重关注,目前正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剧。2019年1月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蜀女皇后》,获得广泛好评。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最后的伟大征服》《实用新闻谭》《报业通论》《长江漂流风云录》。新闻作品《“长漂”系列报道》(合作)荣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李后强,男,汉族,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共十五大代表,理学博士,1992年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2000年分别获中国图书奖,近年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主持和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重要报刊和出版社发表论著800余篇(部),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出版论著50多篇(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