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胃癌的高危細菌會“傳染”給孩子和家人,需要注意做對這件事

現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裡,人們都害怕生病,尤其害怕癌症。

罹患癌症,不僅意味著生命受到了威脅,而高額的治療費用更是讓一個小康家庭在一夜間“破產”。

幾年來的努力奮鬥就是為了改善生活,卻因為癌症的到來在一夜間化為烏有。

而在各大常見癌症中,胃癌不管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在我國高居前三名。

基本上每個人都出現過腸胃不舒服,或多少有一些胃病。

而胃癌的前期病變,可能就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一些看似問題不大的“胃部不舒服”。

但很多人對胃部不適都不在意,自己忍著或者亂用藥,最終拖成了大問題。

根據《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報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95.1萬例,死亡72.3萬例。

其中,中國的發病和死亡例數均佔了全球將近一半。

2016年北京市戶籍居民胃癌年齡別發病率

按照一年新發胃癌病例40萬,因胃癌死亡病例32萬粗略計算,我國每天有近1100人被確診胃癌,每5分鐘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喪生。

從上面的折線圖中也可以看出,一過40歲,胃癌的發病率大大增加,且男性發病率遠遠高於女性。

更麻煩的是,近5年來,我國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而目前認為預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從各項研究來看,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呈正相關。

幽門螺桿菌(H.pylori)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的病原菌。

胃壁上的幽門螺桿菌

它可以引起慢性和進行性胃黏膜損傷,並且會讓受損面積不斷擴大,形成炎症。

如果不加以干預,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導致一些列胃部疾病

根據分析,胃癌高發地區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胃癌低發地區。

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比例就越高。

圖片來源:《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Mate分析》

更可怕的是,這種公認能致癌的生物因素,傳染性極強,可以說是1人感染,全家遭殃。

幽門螺桿菌主要由口-口和糞-口的途徑傳播。食物、水源、打噴嚏都可以傳染幽門螺桿菌。

而我國由於集中進餐,不分碗筷,互相夾菜的飲食習慣,讓幽門螺桿菌更容易在家人之間傳染。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東亞地區,都是胃癌的高發地區。

2012年全球胃癌發病率

以日本為例,雖然也是胃癌高發國,但治癒率(5年生存率)比我國高出許多。

中日胃癌的治癒率差這麼多,和醫療技術的關係並不大,主要的差別在早篩上。

原來,日本胃癌早期診斷率高達50%至70%,相比之下我國只有10%至20%的早期胃癌發現率。

在我國,由於缺少預防與早篩意識,胃癌一經發現常為中晚期,患者治癒率一般低於30%。

同時,日本對幽門螺桿菌的積極干預,也讓胃癌死亡率一降再降。

日本從1982年開始啟動針對胃癌的幽門螺桿菌篩查;2013年,開始對篩查出幽門螺桿菌胃炎的人群進行根除治療。

日本從1982年開始啟動針對胃癌的幽門螺桿菌篩查;2013年,開始對篩查出幽門螺桿菌胃炎的人群進行根除治療

在隨後4年間,日本胃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

在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的2019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也指出胃癌的高危對象之一,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如果儘早做一次篩查、根除幽門螺桿菌,或許就能逃過罹患癌症的命運,免去鉅額的治療費用,和親人間生離死別的痛苦。

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其實目前沒有金標準。

每種檢測方式優缺點與可操作性不同,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推薦的非侵入式方式是:C13/C14呼氣檢測和糞便抗原檢測。

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常見方式

這兩種檢測方式,在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準確性上是相似的。

但兩者相比較而言, C13/C14呼氣檢測比較麻煩,須空腹3小時以上;而且費用比較貴,也更耗費時間、需要跑去醫院。

除此之外兒童、老人等,由於配合度欠佳,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

而糞便抗原檢測,則更加方便、快捷。雖然以往的糞便抗原檢測,因為成本太高而不被人所接受。

但諾輝健康所推出的幽門螺桿菌檢測設備——幽幽管,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操作簡單,在家就能自己完成檢測,兒童老人均能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