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

焦泽山


历史上,蜀汉势力的正式确立实际上是以219年刘备打败曹操夺取汉中为分水岭。从219年刘备称汉中王,220年曹丕篡汉,221年刘备篡汉,到264年邓艾钟会攻灭蜀汉,蜀汉总共延续了40多年。那么,为何魏国前后花了40多年才攻灭蜀汉呢?

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北方经历战乱,魏国的实力优势并没有那么大。魏国需要通过休养生息来恢复元气。

以东汉的十四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凉州、扬州、荆州、交州、益州)为单位,在220年三分鼎立时,大致是蜀汉占一个州(益州),东吴占两个半州(交州,大半个扬州,大半个荆州),而魏国占十个半州,即魏国领土实力是蜀国的10倍,是吴蜀联合的三倍。但是这只是从领土,或者说未来潜力而言。

(有人拿着地图看,说三国面积差不多大。但国家潜力不能光看面积,要看耕地和发达程度。以汉魏时候的格局,北方中原河北是比南方蜀地东吴要发达得多的,州的数量基本能反应战乱前实力。)

实际上由于北方战乱频繁,魏国的十个州遭到破坏的程度比吴蜀两国的三个半州要严重得多。根据西晋初年的统计,在三国末年三国在籍人口大致是魏国400多万,蜀汉近100万,东吴200万余万。也就是说,魏国仅仅是蜀汉的四五倍,是吴蜀联合的1.5倍左右。当然,这个统计本身只是“在籍人口”,考虑到魏国可能有大量的隐匿人口与部曲,未必准确反映当时三国实力,但可以确认的是魏国的优势并没有“州数”那么大。尤其这还是指三国末年的数据,是在魏国已经经过两代人恢复的情况下。可以预想,在三国初年,北方战乱造成的影响更严重,魏国的优势可能更小,

对魏国而言,既然现在本国实力的优势还不算太大,但本国领土发展潜力大。那最佳策略当然就是暂时不要南下进攻,而是采取保守策略,守住现有土地,恢复经济。恢复上几十年,与吴蜀两国实力进一步拉开,这才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攻过去。那可比在实力优势不大的时候去勉强煮夹生饭要好多了。227年魏明帝曹睿打算进攻蜀汉,孙资就劝他:“……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魏国一直持续的这个策略。

实际上,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三国初期,蜀汉军队约有十余万(234年诸葛亮北伐就出动了十万大军),东吴军队至少有十多万到二十万(孙权进攻合肥就出动了十万大军),而曹魏全国兵力也不过三四十万这个量级(赤壁之战出兵加降兵二十万,此后每一方面作战也不过数万人)。但等到三国末期,蜀汉军队依然只有十万出头,东吴军队不过二十三万,比几十年前差距不大;而曹魏军队已经到了五十万以上。司马昭单是平定淮南三叛就调集了二十六万大军;邓艾钟会灭蜀出动了十八万大军,司马昭还带着11万以上的作为后应,再加上同期驻防东吴和国内的兵力,可见魏军确实已经拉大了蜀吴两国的差距。

因此,“通过相持,拉大双方差距”是魏国一项有效的战略,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魏军不过早进攻吴蜀。同样,这也反过来说明诸葛亮、姜维、诸葛恪等人不断北伐的合理之处。如果不北伐,就只能眼睁睁坐看魏国实现这个拉大差距的战略,北伐的话至少还能趁实力差距没那么大的时候搏一搏,至少延缓这个差距的增速。

魏国40多年才灭蜀的另一个原因是蜀汉之前尚有外来的人才。蜀中天府之国,在中国历史早期,更多出文人学士,但军政方面的大牛并不多。以两汉为例,蜀中多有司马相如、杨雄这些名士,却没什么名臣良将。因此蜀汉集团的军政大业,主要靠川中的外省人士(有的是刘焉父子时代入川的,如李严;大部分是刘备征战各地带入川的),这些很多都是跟随刘备数十年,大浪淘沙胜出的精英。如果这时魏国发动进攻,很可能被这些人迎头痛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省人士逐渐老病死去,而新生的二代三代很难延续祖父辈的能力,整个蜀汉人力衰弱,就更容易拿下。

魏国40多年灭蜀的最后一个原因是魏国本身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动荡。239年曹睿去世后,首先是司马懿和曹爽的对峙。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灭掉曹爽后,司马氏和曹氏的斗争高潮迭起,先是司马懿斗王凌,然后是司马师废曹芳、灭毌丘俭,再后来有司马昭灭诸葛诞、杀曹髦……这些内斗一方面损耗了曹魏的国力,更重要的使得曹魏高层始终腾不出手来对付蜀汉。

直到260年司马昭杀死曹髦,改立曹奂之后,又过了三年,基本上理清楚了内部关系,这才腾出手来对蜀汉动手。而此时蜀汉方面因为姜维和黄皓、诸葛瞻三家的矛盾,导致国防体系处于分崩离析,故而被魏军长驱直入汉中。即使如此,魏军也用了差不多一年才攻灭蜀汉。


巴山夜雨涮锅


第一,蜀国建国初期,人才众多,但是经过夷陵之战后,蜀国丧失了众多领土与名将,但是经过诸葛亮四处奔波,使蜀国修养生息,恢复到了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抵御魏国侵袭。


第二,蜀国占据益州,汉中,南蛮等地,占据天险,李白曾做诗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天险,易守难攻。



第三,魏国经过赤壁之战后,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需要修养生息,不宜发动大型进攻。



第四,魏国内部的权利更迭太快了,皇帝太短命。



第五,蜀国吴国再次联盟抵御魏国。


小哥烨


那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你说袁绍缺不缺粮食,而且军队在面对曹操的时候占据优势,可最后他输了,输的很彻底,这是为什么?

有的时候某些问题回答起来还真的是有点儿令人头疼,因为说来说去也就那几个大道理,其实魏国整体的国策是谁制定的?曹操从曹操开始就已经制定了一条国策,那就是不和蜀汉还有东吴这两个事例做短期决战,而是长期决战的那种通过稳固前线防御,然后大力发展后方,在综合国力的引导之下步步为营,最后通过国家实力彻底压死对方。

所以曹操一直在稳定三个前线一个是关中地区一个是北荆州,还有一个就是合肥方向。

犹豫就会败北,但是果断也会白给,曹操的这个举动说起来也是对的,为什么当时的蜀汉和东吴在人才方面并不虚曹魏势力,所以曹魏在和蜀汉或者是东吴政权进行作战的时候,通常并不能占据优势,哪怕自己兵力比对方多,哪怕自己的实力比那方墙,但是一旦真正牵扯到小部队的团战的话,那还是对方占优势关中之战,曹操为什么在军队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没有办法搞定刘备,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自己在人才方面没有办法对曹操实行碾压的态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如果曹操的人才比刘备多或者当时刘备的人才没有,那曹操赢这场战争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到底三国的历史时期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这个东西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抵得了一只10万左右的军队?大家可去看看官渡之战,城南官渡之战曹操跟袁绍这两个领导人有硬实力的差距,但是不要遗忘的便是曹操手底下面的人才可以说是群星璀璨,人才济济,也正是凭借的人才的巅峰配置,才干掉的袁绍。

所以对于曹魏政权来讲,他们其实在等等一个时机能够等到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的这些人才全部死光了,那么这个时候改成消耗战,当然对于曹魏政权更加有力,但是实在是没有想到的便是中间出了几次变故。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故,那就是司马家族代替曹氏家族执掌北方大权,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事情,这也导致了曹操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部为司马家族做了嫁衣。

不可否认的是曹操政策的正确性,为什么曹操新的赤壁之伴事实上已经很难在短期之内能够百分之百地将蜀汉和东吴彻底统一起来?如果要真的打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给对方机会,到时候自己就是第二个袁绍,所以曹操心里明白,要想能够百分之百没有任何风险的拿下东。吴可,蜀汉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等待等待时间等待时间异常,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对方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到时候自己凭借着强势的实力就能够把对方直接碾压致死,只是可惜了最后的结局,曹操的一世英名,可能在这个上面稍微有所欠缺。


漩涡鸣人yy


魏国虽然不缺粮食,但是要击灭蜀汉政权也十分难,打仗粮食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有粮食就可以稳操胜劵。从三国形势来看,魏国最强,蜀汉最弱,因此蜀汉与东吴相联,魏国攻击任何一国,另一国就会偷袭魏国,这样魏国就会陷入两面作战的险境。因此魏国最好的策略是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待其两国有变,便择机而战,一举击灭一国。打仗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时间可以长一点,但是不能兵行险招。

从蜀汉内部的原因来看,前期有刘备纵横无敌,中期有诸葛亮苦心精营,后期有刘阿斗休养生息,因此想要快速的攻灭蜀汉是不现实的。前期曹操亲率三军攻取汉中,刘备亲征迎敌,一举击败曹军并收复汉中,此后魏国对蜀国一直居于守势,再没有主动进攻蜀国。刘备亲征东吴失败后,魏国意图趁机收复荆州,结果蜀汉很快结盟,最终不了了之。中期诸葛亮六次远征魏国,尽管没有什么收获,但是慑于诸葛亮的威名,魏国还是以守为主。诸葛亮死后,姜维又多次远征魏国,这导致蜀汉政权内部不稳,于是魏国派两支偏师入蜀,一举击溃蜀国。

打仗要选择时机,时机不到时就要耐心等待,时机一到就要抓住战机雷霆出击。如果没有战机时,就不要急躁,要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就表明了越是急于统一,结果就越是不利;刘备认为自己老了,再不击吴灭魏,汉家天下就难以恢复,于是他亲征东吴,最终惨败而归。诸葛亮与姜维师徒不顾国力弱小,多次发动灭魏之战,结果魏国没有灭,自己到是先亡了。东吴是根墙头草,十分善于选择时机,一会联蜀击魏,一会又联魏击蜀,最终它的生命反而最长。


大秦铁鹰剑士


我认为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是魏国战略设定的原因。三国演义里可以把刘关张,赵云诸葛亮写得很神奇,其实他们的实力和势力是三国中最小的。曹操、曹丕父子最重视的还是江东!另外,曹操一直自诩汉臣,他才不会吃饱了撑得去打不惹事的刘璋呢。

第二就是蜀国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仅是针对蜀国人说的,栈道运粮难也不仅是针对蜀国说的,这些条件对魏国也同样有效。花大力气打一个没啥大油水的国家,不划算!

第三是复仇心理。赤壁一战,曹魏让周瑜、诸葛亮给烧得太惨了。所以一旦有机会,曹家父子总想回去找场子。

最后,战略目标转移是灭蜀的关键。司马炎看明白了,如果他重复曹氏的战略,只会让自己的后方有个讨厌的敌人。因此,先平了蜀国,解决了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同一天下。所以,当司马炎做了正确的战略决定,再配邓艾这样的战术大师,蜀国被先灭掉也属于正常。


冬耳听雨


三国战之曹操与诸葛亮

六出祁山无寸功

割须弃袍成枭雄

火烧连营悲白帝

分香卖履踏乌恒

乐不思蜀子龙怨

温酒赠袍释关公

外接蛮夷五胡乱

文采武功千古颂

刘备在白帝城死后,托孤与诸葛亮,诸葛亮不是军事家和经济治理能手,只是一个阴谋家。

西蜀自古富庶。诸葛亮却穷兵黩武,六出祁山,治理西蜀非常严厉,以使蜀国人人面有菜色,衣食不保,走路不敢抬头,人多不敢交头接耳。这是孙权派人去做特务侦查回来报告给孙权的。

这样造成了西蜀是三国中第一个被征服的。刘禅开城投降。蜀国宣布灭亡。

曹操,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曹操的天下是打来滴。 刘备,借荆州不还,要急了就哭。抢兄弟刘璋的西川。刘备的天下是哭来滴。 孙权,孙策平定江东就呜呼哀哉啦。孙权的天下是拾来滴。😃😃😃


诗书刀剑醉逍遥


哪个告诉你魏国不缺粮?诸葛亮北伐缺粮是因为运输不行运不出去,不是国家没粮食。魏国却是百姓面有菜色。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没有粮草危机了,可惜武侯病逝,司马懿最后查看蜀汉营地的时候还发现了大量粮食,而此时蜀汉已经和司马懿对峙了半年了,上天要是真能给武侯十年,平定天下不敢说,拿下雍凉却是极有可能的。可惜武侯病逝后,蜀汉就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北伐了,这一时期的曹魏发展迅速,等到姜维北伐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中央军支援了,仅凭雍凉地区的军队就能抵抗住蜀汉军队了。这才是武侯为什么一直要北伐的根本原因,不到二十年,曹魏已经发展到不可战胜的地步了


用户5774630102


魏蜀吴分天下三,谁是铁板一块砖?你平南来我定北,君心安处我心安。话说三国鼎立之后,东吴偏安江左,季汉屈尊西南,曹魏倒占了大半江山。然而吴蜀并非一无抵抗生存之力,魏国也绝不是鼎盛旺业,无往不利,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还比不得吴蜀。

曹操的继承人问题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不久郁郁而死,刘禅顺利继任蜀汉皇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得到了丞相诸葛亮的毫不保留的扶持;孙权岁数小死的晚。曹操生前就出现了尖锐的继承人之争。

曹操长子曹昂战死;次子曹冲自幼聪慧(称象的那一位),可惜早逝。剩下的两位曹植和曹丕的太子之争形成了两大势力系统,卷入了曹魏所有的核心力量。经过各施神通尔虞我诈的博弈,曹丕胜出。这一政治过程决定了帝国的走向,也将一位更具争议的重头人物——司马懿正式推上了历史舞台。

成也司马,败也司马

司马懿很早就被曹操忌惮,感觉此人城府深,野心重,有”三马同槽“的典故。然而他极受曹丕信任,也因为在曹魏阵营中日渐重要的军事作用而越发崛起。司马懿是真正的“三世托孤”,终生辅佐了曹丕、曹叡、曹芳祖孙三代皇帝。

司马懿在抵抗蜀汉的战争中也属于魏国的中流砥柱,然而与诸葛亮的赤心扶汉、鞠躬尽瘁不同,司马懿在政治中逐步壮大实力,一方面保证了魏国的军事胜利和曹魏政权的顺利过渡,一方面也壮大了自身势力渗透到曹魏政权中,直到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兄弟二人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颠覆曹魏。可以说曹魏的成长史也是司马家的奋斗史,魏国这个看上去好吓人的巨人,腹内却始终躲藏着一团吸取他身躯养料的寄生虫。所以他与吴蜀的相持,并不象看上去的那样优势明显。

魏国并不是铁板一块

公元220年,曹丕继魏王、受汉禅称帝。此时蜀国的小皇帝刘禅还没有象后来诸葛亮死后那样跟着太监嬉戏荒诞。诸葛亮也正在不紧不慢的发展国力、不定不毛,安抚益州、汉中屯田,为接下来的五次北伐做着充分的准备。曹丕的帝国,四位顾命老臣一直在博弈,与东吴的盟友关系也从未结束斡旋,青州、徐州腹心之地割据的藏霸、孙观也不安分,北面的胡人和鲜卑人没有一天不捣乱……

曹丕在位七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平定河西胡部和鲜卑人、联通西域,整顿朝纲稳定政权发展国力和文化,甚至发动了三次针对东吴的战争,尽管没有一次不是失败告终。至于蜀汉那边,诸葛亮甚至一直占着进攻的先机和主动权。虽然不排除魏国持重以不变应万变,也凸显了同时应对吴蜀两国的吃力尤其是面对诸葛亮持续不休的军事打击的无奈和乏力。

灭蜀用43年,很长么?

魏灭蜀?不过是替晋做了嫁衣裳

自曹操起兵讨董卓,历丕、叡、芳共计四世几十年的辛苦经营,最终天下落到了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手上,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天下三分,至此归晋。英雄豪杰风云际会,尘埃落定后,再回首却是大梦一场。


容我漫溯


1.吴蜀联盟,蜀汉尚未建国刘备驻兵江夏时便与东吴建立联盟,以防被曹操各个击破。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夺西川,建立蜀汉政权。

2.建国前期,刘备雄才大略,依靠文成武将定鼎西川并夺取汉中,曹操几次发兵征讨都没能成功,东吴也趁机发展,魏吴两国互有攻伐,曹操不能全身心投入灭蜀之战。

3.建国中期,诸葛亮治蜀,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蜀吴两国关系跌至冰点。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联盟重新建立,在诸葛亮治蜀有方,国力逐渐恢复,平定孟获叛乱,还能发兵北伐,诸葛亮治蜀能力可见一斑。

4.刘禅安邦,早期的刘禅并不昏庸,还有所作为,诸葛亮在世时,全力支持诸葛亮,诸葛亮逝世后,依靠蒋琬费祎姜维等,国内安定,国力逐步发展。

5.天堑阻隔,巴蜀被誉为“天府之国”,四面环山,三处环水,是易守难攻之地。


失去航线的孤舟


从蜀汉内部的原因来看,前期有刘备纵横无敌,中期有诸葛亮苦心精营,后期有刘阿斗休养生息,因此想要快速的攻灭蜀汉是不现实的。


前期曹操亲率三军攻取汉中,刘备亲征迎敌,一举击败曹军并收复汉中,此后魏国对蜀国一直居于守势,再没有主动进攻蜀国。 刘备亲征东吴失败后,魏国意图趁机收复荆州,结果蜀汉很快结盟,最终不了了之。 中期诸葛亮六次远征魏国,尽管没有什么收获,但是慑于诸葛亮的威名,魏国还是以守为主。 诸葛亮死后,姜维又多次远征魏国,这导致蜀汉政权内部不稳,于是魏国派两支偏师入蜀,一举击溃蜀国。 魏国虽然不缺粮食,但是要击灭蜀汉政权也十分难,打仗粮食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有粮食就可以稳操胜劵。


从三国形势来看,魏国最强,蜀汉最弱,因此蜀汉与东吴相联,魏国攻击任何一国,另一国就会偷袭魏国,这样魏国就会陷入两面作战的险境。 因此魏国最好的策略是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待其两国有变,便择机而战,一举击灭一国。 打仗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时间可以长一点,但是不能兵行险招。 打仗要选择时机,时机不到时就要耐心等待,时机一到就要抓住战机雷霆出击。

如果没有战机时,就不要急躁,要明白欲速则lq不达的道理。 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就表明了越是急于统一,结果就越是不利。 刘备认为自己老了,再不击吴灭魏,汉家天下就难以恢复,于是他亲征东吴,最终惨败而归。 诸葛亮与姜维师徒不顾国力弱小,多次发动灭魏之战,结果魏国没有灭,自己到是先亡了。 东吴是根墙头草,十分善于选择时机,一会联蜀击魏,一会又联魏击蜀,最终它的生命反而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