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这两天,气温陡降,仿佛一夜步入了冬天,不少骑车出行的市民都全副武装,并且给电动车加装了“挡风神器”,一种包裹式的防风被。然而,最近不断有媒体曝出这种“挡风神器”引发的交通事故。“挡风神器”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防风被惹祸

近日,常熟市发生了一起两轮电动车与三轮电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据当事人介绍,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车速并不快,但二轮电动车驾驶人王某还是伤得不轻,磕掉了一整颗牙。

监控画面显示,伤者王女士原本是在电动三轮车后方行驶的,快到事发路口时,她加速从三轮车左侧超车,没想到右转时两车发生相撞。民警介绍,由于电动自行车安装了一个防风被,电动三轮车骑手也是反穿衣,两人在交汇的过程中,双方都没办法采取措施,所以造成电动驾驶人直接脸部着地摔了下来。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防风被成电动车标配

看来,这种所谓的“挡风神器”的确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记者在街头观察,发现如今绝大多数电动车都装上了这种挡风被,而且基本都是“全包围式”,不仅设置了手套,还能将身体、腿部整个包围起来。商家表示,这种全遮挡的挡风被自从上市后就一直卖得火,已成为电动车的标配。

商铺老板称,这段时间“挡风神器”销量特别好,几乎每车必备。至于安全性,商家们表示,尽管放心用,不论拐弯还是直行,完全没问题。记者随后又采访了部分市民。有市民表示,防风被只是遮住腿部,基本上对骑车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也有很多市民坦承,防风被虽然能够挡住刺骨的寒风,但在操控性上,对骑车还是有一定的阻碍。毕竟有了遮挡物,刹车时可能会不太灵活。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实验探究竟

看来,不少市民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安全隐患。那么,这种挡风神器对安全的威胁到底有多大?市民在骑行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呢?《关注》记者特意找来一辆电动车,进行了亲身体验。

记者来到交警支队的训练场,这里放着七只等距离摆放的锥形桶,记者驾驶着电瓶车,尝试进行绕桩练习。

实验一:绕桩实验

每个锥形桶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5米,在没有穿戴防风被的时候,转弯半径足够,电动车绕桩非常的流畅。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随后,记者在电瓶车安上“挡风神器”,尽管温暖了不少,但是在转弯时后轮接连碰到了四、五个锥形桶,而且在刹车时,需要用脚撑在地上上,才能勉强的转过弯来。也就是说,“挡风神器”对电瓶车的操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骑行者的手和双臂都产生了束缚。

实验二:窄路通过实验

穿戴防风被之后,会极大地影响操控性,加大电动车拐弯的难度。那么,穿上防风被后,通过一些狭窄路段是否顺畅呢?记者将锥形桶摆放成间距为90厘米的窄路,看看穿与不穿防风衣会有什么不同。

在没有穿戴防风被的情况下,记者很轻松通过了窄路实验。穿上防风衣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记者通过窄路时,锥形桶多次倾倒,也就是说,“挡风神器”增加了整个车体的宽度,在窄路通行时,非常容易发生擦碰。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交警安全提示

对此,交警部门表示,这种所谓的挡风神器会对电动车驾驶人的骑行产生较大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脚被束缚住了,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方便采取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或者交通事故,人本能下意识地用手去撑地面,如果手被防风被束缚在里面,可能会造成头会先着地的后果,带来更大的损伤。

温暖之余,“挡风神器”有多危险?

同时,在使用这种防风被时,刹车把手也很容易被夹住,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刹车的制动距离会变长,也就更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对此,交警部门提醒,虽然目前并无相应的交通规则禁止市民在电动车上加装挡风被,但这种御寒方式,的确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广大市民还是穿着厚衣服、佩戴头盔,用传统方式抵御风寒,这样才会更加安全。

看来,这厚厚的“挡风被”在挡住刺骨寒风的同时,也束缚住了行车安全。建议大家还是少用为妙,毕竟安全第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