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兩大最庸諸侯,沃野千里,兵丁糧足卻最終被人吞併

在軍閥混戰的三國時代,那就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表現的淋漓盡致,諸侯爭霸,逐鹿中原,沒有誰能笑到最後,最終都淪為歷史的煙塵,隨風飄散。

然而,雖則如此,不論強弱都要登上歷史的舞臺表現一番,有的剛一出場就被腰斬,有的唱到半路卻被殺頭,有的勉強唱到戲終卻不料又為他人做了嫁衣,不一而足。然而,更可悲的是從來不想登臺表演,只想充當看客的竟然也被歷史的車輪裹挾著而走向了滅亡。

三國裡兩大最庸諸侯,沃野千里,兵丁糧足卻最終被人吞併

劉璋,劉季玉,四川最大的諸侯王,佔據並經營四川多年,真可謂富甲天下,兵丁糧足,沃野千里。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在這裡出發,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兵出函谷,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並最終建立大漢王朝,而當時的四川就為劉邦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無數的錢馬兵糧,為戰勝項羽打下了堅固的物質基礎。然而就是這樣富裕的天府之國,諸葛亮《隆中對》中就其重要性也做了闡述,“益州險塞,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諸葛亮一眼就揭穿了劉璋的昏庸無能,並預言這麼好的地方就是虎口之食,劉璋根本就守不住,更不要指望他能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有所作為了。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最大不同,劉邦做夢都想和項羽爭奪天下,即使被封為漢王遷移巴蜀之地,其理想和鬥志都沒有磨滅,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最終實現了他的目標。

劉璋就不同了,他想的是能守住這份家業就很不錯了,他可從來沒有想到去匡扶漢室,或建立自己的帝國,劉璋壓根就沒有那樣的想法,要不是曹操進攻漢中,給了劉璋空前壓力,劉璋根本就不想去爭取什麼外援,劉備入川后,劉璋就徹底失去了最後一點希望,劉璋能做的就是投降,可以說這個劉璋和劉備的兒子阿斗劉禪差不多,都是個善於投降的主兒。

也難怪諸葛亮如此看不起劉璋,他早就研究透了劉璋,就算定他不是什麼強者而是絕對一個庸才,四川就是上天要送給劉備的最大禮物,結果劉備還真不客氣就拿了。

三國裡兩大最庸諸侯,沃野千里,兵丁糧足卻最終被人吞併

另外一個,就是劉表劉景升,如果說劉璋遠離是非中心,那劉表可不是如此,他絕對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諸侯爭霸天下,劉表佔據當時最富庶的荊襄九郡,手裡有大量的物資和兵力,他也絕對又問鼎中原的實力。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劉表更是一個鼠目寸光的人,甚至比劉璋還窩囊,也難怪諸葛亮評價道:“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就是這樣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劉表卻喪失了其鬥志,根本不管漢室天下岌岌可危,而是被家窩子裡的事攪得焦頭爛額,三國演義裡劉表整天圍繞家事撕扯不清,哪裡還有精力去想天下之事,結果這些手裡有兵有糧有地盤的劉姓諸侯們對漢室的衰微根本不放在心上,而爭霸天下的都是外姓人,除了一無所有的劉備還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外,再沒有劉姓諸侯為漢室天下殫精竭慮了,看來這大漢王朝也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曹操大軍南下侵擾荊襄,劉表憂慮而死,其子劉琮馬上投降了曹操,使曹操兵不血刃就佔據了荊襄大部分城池。

三國裡兩大最庸諸侯,沃野千里,兵丁糧足卻最終被人吞併

由此來看,如果人能力不行,客觀條件再好也無法讓他做出更大的成績,想法,如果有理想有目標有動力有措施,那麼條件再差他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利用現有的條件奮發有為,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客觀條件面前,主觀努力更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