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律師入行,如何選對實習律所?

新律師入行,如何選對實習律所?

知乎上有年輕人問,入行之初怎麼選實習律所,先說一段我入行時的曲折經歷吧。

2004年4月我剛剛在廣州拿到法律從業資格證,就趕緊給多個律所投簡歷。感覺自己已經有了兩年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從業經驗,也算是專業人才吧,但仍然感覺不到目標律所對我的青睞。

直到遇到一個大所的合夥人,他開辦這家律所的東莞分所,見到我時候以相見恨晚的語氣說,我就是他想要的專業人才。他跟我說,他的目標是打造高端的公司化律所,目前已經引入多名涉外法律人才,我過去正好滿足了律所知識產權人才的空白。

我聽了當然立刻有千里馬被伯樂相中的感覺,一拍即合決定從廣州奔赴東莞分所上班。還記得下定決心的時刻,簡直內心雀躍得要飛起來了。

然而,現實卻是不盡如人意的。

我去了之後,發現所裡除了主任一個人忙得團團轉之外,其他律師和實習律師們都閒的發慌。我們問主任,沒活幹怎麼辦?他說好好看書,為將來做案子打好知識儲備。

近四個月的時間裡,我只接觸到所裡兩個案卷材料,其餘的時間大部分在所裡無聊到上QQ,或者隨同主任外出吃飯喝酒。所裡當時給每個實習律師1800元工資,包住宿,薪資條件相比很多律所倒也不算很差。但是這種無所事事混日子浪費時間,實在是太煎熬了。於是也顧不得實習期中斷要重新計算,只能趕緊走人找下一家律所了。

之後我獲知佛山一家律所知識產權部門招人,於是過去面試,獲得主任的認可。當時這家提供的薪酬還不如上一家,入職後還有一些同事說我選錯律所云云,但是我進所之後,馬上手頭上有了很多工作,接觸到不少的案件和客戶。

因為主任對做事的要求比較嚴苛,因此我自然不敢怠慢,各種事務做起來也是倍加賣力和謹慎。也正是這一家律所,我工作了近四年,讓我真正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知識產權律師,培養了我這麼多年對於案件辦理的工作習慣和要求。

如今回想起來,我的曲折經歷值得大家引以為前車之鑑。我建議所有選擇實習律所的新人用如下方法來選擇律所:

01

畢業前多實習幾家律所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鑑別。這是真理,千萬別不當真。提成所,公司化所,大所,小所,專業所,所有的名稱都是外界的形式,只有深入其中仔細觀察體味才能感知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

今天有個面試的小夥子,說畢業前實習在一家提成制律所,所裡律師各忙各的,沒人管他也沒人交辦事情給他,於是他閒的快生鏽了。這樣的律所畢業後他還會去嗎,果斷沒有去。

所裡另外一個準備讀研究生的實習生小姑娘,就很有想法。她大學本科寒暑假就開始找不同的律所進行實習,通過細心觀察她發現不同律所對年輕律師的培養方式不同,做案件的方式不同,文化氛圍也不同。比較下來她認為不靠吃飯喝酒拉案源,搞關係,認真做好每一個案件,願意培養年輕人的律所才是她嚮往的律所。

02

對目標律所做盡職調查

有的年輕人給很多律所投了簡歷,但對每一個律所卻並不瞭解,選擇起來當然無所適從。互聯網時代,有很多信息都可以從網絡上獲得。

比如這個律所有沒有網站,網站介紹是怎麼樣的,合夥人是哪些人,辦了哪一些案件等等。再比如這個律所有沒有公眾號,公眾號上有哪些信息和文章,可以側面瞭解律所的經營風格。還可以檢索律所合夥人的文章,從這些文章中瞭解合夥人的理念,為人等等。另外,還可以從無訟等網站檢索目標律所的案件,看看這家究竟辦了什麼樣的案子。

前天律所有個年輕人說,入職前一直對方圖所宣稱只做知識產權疑難案件有疑慮,覺得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個很簡單,做個案例檢索就能知道了。不僅是案件,連代理什麼樣的客戶都可以一清二楚。

假如哪一個年輕人來面試時,能夠拿出一份目標律所的調查報告,我相信面試官絕對是被驚豔的,說明這個人真的是有心人和聰明人,做事情哪有做不好的。

新律師入行,如何選對實習律所?

03

做一個正確的選擇價值排序

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一定要比較清楚。

師傅重要的嗎?很重要。但是選師傅很難(為人這個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知曉),選培養機制更為保險,所以培養機制大於師傅。因為如果一個律所有長效的培訓系統,那麼年輕人在這個系統中不斷的學習,成長自然是有預期的。當然既有好師傅,又有培養機制,那就是首選。

怎麼樣選師傅,當然最好是願意幫帶年輕人的業界大咖。一方面師傅水平高,徒弟一般也差不到哪裡去。另一方面,師傅在業界的地位也決定了徒弟們能夠接觸到怎樣的客戶、怎樣的案件,還有怎樣的同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就是一個圈子的問題。

另外,城市重要嗎,薪酬重要嗎,當然都很重要。但是這些排序都應該排在成長的後面。所以,建議年輕人的價值排序是這樣的:團隊階梯式培養機制>師傅>薪資>城市。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有設置年輕人培養機制的團隊,一般都有能夠保障生活的薪資待遇。但是個人師傅帶徒弟的,就很難說,有的發固定工資,有的發零底薪加提成。所以有些時候這些排序並非會有直接的衝突,但是假如工資稍微低一些,城市也未必是一線。這個時候你不妨學我當初一樣,大膽選擇那個最有利於自己技能成長的律所。最不實際的,就是什麼都想要,或者把薪酬甚至提成放在第一位。

04

選錯律所一定儘快離開重新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選對了實習律所,就決定了年輕律師將來的執業方向和執業習慣。而選擇錯了,則會導致實習一兩年,跟沒有實習一樣,既無嚴謹的執業習慣,也沒有達到執業律師應有的專業積累。所以找律所合作跟結婚一樣,千萬別隨便,更不能為了掛證擔心時間浪費了,就明知律所學不到東西也照樣混一兩年,這個就完全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所以,建議那些不小心入坑,發現整天在律所無所事事混日子,偶爾有個事情但是做了也沒有人指點對錯,趕緊做好離開的打算,重新選擇適合自己並且真正能夠幫助實習期間快速成長的律所。

選擇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選擇會比努力更重要。

新律師入行,如何選對實習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