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me進軍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有望複製小米的成功

realme是由OPPO孵化的一個子品牌,一年多時間以來這個品牌在印度市場崛起,做到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四名,隨後它開始迴歸國內市場,如今又宣佈將進軍中東和非洲等市場,它的發展路徑與小米頗為相似,都是選擇進入對價格敏感的新興市場,試圖先做大規模再考慮其他發展。


realme進軍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有望複製小米的成功

小米在新興市場的成功

2014年小米在達到它的巔峰(國產第一、全球第三)的時候就選擇走向海外市場,同年底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奪得第五名,不過隨後它在海外市場連遭挫折,先是被迫退出巴西市場,接著是在印度市場的季度出貨量跌穿百萬,2017年1月負責海外業務的副總裁雨果·巴拉也因此而離開小米。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其時小米不僅在海外市場遭遇挫折,在國內市場也出現出貨量大幅下跌,2016年小米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36%。於是小米進行了機構和人事調整,2017年二季度起小米在國內外市場都出現了觸底反彈。

其中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反彈力度尤為迅猛,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連續飆漲,2017年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奪下第一名,隨後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更是持續增長,一度佔有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三成以上。除了在印度市場表現出色之外,在烏克蘭、俄羅斯、巴拉圭等市場也進入前五名。

小米在海外市場所取得的成績主要是在新興市場取得的,因為這些市場的消費水平較低,對價格敏感,而小米手機延續了它在國內市場的性價比策略,並且主要以低價的紅米品牌出擊海外市場,價格較低、性能又比三星等其他品牌強太多,因此小米手機得以在這些新興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並取得了可觀的出貨量。

realme有望複製小米的成功

OPPO在2015年起開始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隨後它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進入飆漲階段,到2016年它更一度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奪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OPPO在國內市場所取得的成功與它的線下渠道優勢分不開,從2011年至2013年小米以互聯網營銷崛起,國內手機企業均認識到了線上市場的重要性,忽視了線下市場,特別是三四五線城市,OPPO卻埋頭在三四五線城市建設渠道,到2016年OPPO崛起的時候,手機企業才發現OPPO以在線下市場擁有了近20萬零售點。

華為最先認識到這種轉變,它迅速在2016年推出千縣計劃出擊線下市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華為在2017年一季度擊敗OPPO重奪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隨著華為在線下市場的渠道建設取得成功,OPPO在線下市場的優勢被大幅削弱,這迫使OPPO轉變它的經營策略,開始進軍線上市場。

2018年6月OPPO推出針對線上市場的realme品牌,只不過它並沒有在國內市場推realme品牌,realme品牌先在印度市場試水。據OPPO方面的消息,realme在印度市場上市後,兩個月就取得了200萬出貨量,到今年二季度realme品牌更以9%的市場份額成為印度第四大手機品牌,今年三季度realme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進一步增加至16%,三季度realme和OPPO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合計的市場份額已達到24%位居第二名。

realme在印度市場所取得的成功,讓OPPO對該品牌信心大增,今年一季度realme品牌迴歸國內市場。realme品牌迴歸國內市場頻頻發佈新品,手機的性價比直逼小米和榮耀兩大性價比手機品牌,在線上手機市場聲勢大增,realme在國內市場的熱銷無疑有效彌補了OPPO在國內線上手機市場的缺席,與OPPO在線下市場的優勢形成互補。

在印度市場、國內市場所取得的成功進一步刺激了OPPO做大realme品牌的決心,由此它決定讓realme品牌出擊新興市場。realme所走的路子與小米頗為類似,即是以低價、高性能作為主要賣點吸引那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按它目前的勢頭,它進入新興市場很可能也將取得小米的成績,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當中走向海外市場的一個強勢品牌。

OPPO將realme推向新興市場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國內市場已由華為佔據絕對優勢,三季度的數據顯示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66%,包括OPPO在內的其他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均面臨華為的擠壓,OPPO只能加強進軍海外市場的力度,而美國市場排斥中國品牌、歐洲市場對知識產權管理嚴格,進軍新興市場也就成為OPPO的選擇,realme品牌在印度市場所取得的成績證明了它能承擔這一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