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英傑│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吳仲超埋骨茅山下的歷史緣由

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東南25公里處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在紀念館後院裡,從左到右依次矗立著王必成、江渭清、吳仲超和段煥競、李珊夫婦等四位新四軍老前輩的陵墓。初次來館的觀眾見此情景,都不禁帶著疑惑詢問:“這些墓都是真的嗎?”“他們身前為何要選擇將骨灰安葬在這兒?”……為了讓大眾明白這其中的歷史緣由,筆者就以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吳仲超為例,結合館內展出的歷史老照片和相關資料,向大家詳細道來。

红色英杰│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吴仲超埋骨茅山下的历史缘由

抗戰初期擔任中共蘇南特委書記的吳仲超

他把青春獻給了革命事業

吳仲超,1902年出生於上海南匯。192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9月,率領新四軍戰地服務團來到丹陽延陵地區,日夜奔波於鎮江、句容、丹陽、金壇等地,廣泛地開展民運工作。他帶領農民減租減息,提高僱工工資,發動群眾建立民主政權,開展抗日武裝鬥爭,積極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配合新四軍部隊,團結一切愛國力量,開展抗日武裝鬥爭。抗戰時期,吳仲超歷任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副團長、茅山特委書記、蘇南特委書記、蘇皖區黨委書記等職,為創建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發展和鞏固蘇南解放區作出了重大貢獻。

1977年11月2日,吳仲超回憶說,茅山地區的範圍在鎮江、丹陽之間,溧(水)武(進)公路以北,在敵人的心臟地帶。陳司令站得高看得遠,他看到茅山重要不在於茅山本身,而在於只有通過茅山,才能東進,才能北上,才能真正深入敵後。所以我們重視,敵偽和國民黨也拼命要爭奪這個地區。那時,我們通過勝利的戰鬥、模範的群眾紀律,特別是採取廣泛的統一戰線策略,爭取了紀振綱等許多上層愛國人士,得到他們的許多幫助,加上貧苦老百姓的支持,我們不僅在茅山立下了腳,而且為開創蘇南抗戰新局面打下了基礎。

然而,這位把青春都獻給了革命事業的同志,一直沒有成家。據吳仲超的嫂子黃翠徽回憶,吳仲超青年時,曾由父母做主介紹過一門婚事,是鎮上一位郎中家的姑娘,但吳仲超沒有答應。他說,我是要出去(革命)的,不願連累人家。即便是後來,也是一再堅持要等革命勝利以後再說。結果,就這樣單身了一輩子。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他的墓碑上的名字都是紅黑兩種顏色。

红色英杰│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吴仲超埋骨茅山下的历史缘由

吳仲超(中)與江渭清(左)、王必成(右)於1944年在浙江長興

他是建國後首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吳仲超同志既是一位久經考驗的革命家,又是一位熱愛文博工作的事業家。早在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出任中共華中分局秘書長、山東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在組織後方黨政機關和留守人員支援華東前線解放軍作戰和對江南敵後鬥爭的支援同時,他還徵集保存了大量珍貴文物。

红色英杰│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吴仲超埋骨茅山下的历史缘由

1954年周恩來任命吳仲超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任命書

1954年,吳仲超出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共中央文化部部長助理。在經過深入瞭解與周密調查之後,吳仲超決定首先從整理文物著手,對分散於紫禁城內各處的文物,按類分別整理,集中到專庫庋藏,並建立帳冊,以備核查。經過六年的整理,對故宮文物從心中無底無數到有底有數,從好壞不分到劃分一、二、三級,並對全部一級文物編目、照相和制檔。通過整理,發現了大量文物珍品,為以後各類研究和陳列布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3年至1983年間,吳仲超本人亦陸續將個人自費收藏的陶瓷、漆器、銘刻等各類文物二十餘件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他總結的整理、登記、制卡、庋藏、修復和複製5個文物工作環節,至今仍被奉為博物館行業的“法則”。在他的帶領下,故宮博物院博得了國內外觀眾的好評與讚譽,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博物館之林。

他淡看起落 身後葬於茅山腳下

吳仲超是故宮博物院任期最長的院長,前後長達30年。他篳路藍縷、恪盡職守、鞠躬盡瘁,為發展國家博物館事業嘔心瀝血,貢獻了畢生精力。即便是他晚年生病住院的最後幾年中,仍時刻關心故宮的發展。

1984年10月7日,82歲的吳仲超辭世。訃告稱:“根據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在中國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目標,國家正在重新“喧騰”起來的時候,這位老人卻以靜悄悄的方式遠行,且不要人們“送行”。不僅如此,他還留有遺囑:私人存款全部留給故宮博物院,作科學發展基金。於己、於家族,他什麼都沒“保留”,什麼都“不要”。這位老一輩革命家的高風亮節和淡看起落,令人欽佩不已。

吳仲超逝世後,遵照其生前的遺願和故宮博物院等方面的安排,其骨灰安葬於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院內,與老戰友王必成、江渭清、段煥競一同長眠於這片曾經戰鬥過的紅色熱土上。

红色英杰│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吴仲超埋骨茅山下的历史缘由

上海南匯區家鄉來人祭掃吳仲超同志墓

如今,每年都有上百萬人次的遊客觀眾來此參觀瞻仰,重溫革命老一輩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表達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周再興/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